内容推荐 国家为什么结盟,以及国家如何选择自己的盟友,这是国际政治理论经常探讨的重要问题。《联盟的起源》作者斯蒂芬·沃尔特认为,国家之所以结盟主要是为了制衡威胁,而不仅仅是制衡权力。威胁主要源于综合实力、地缘的毗邻性、进攻实力和侵略意图四个方面。据此,他提出了国家结盟原因的五个假设。最终,沃尔特得出结论,国家结盟的目的是制衡对自己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而不一定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应对威胁时,国家更有可能进行制衡,而追随强者的行为只是那些孤立无援的弱小国家迫不得已的选择。意识形态、经济援助和跨国渗透在联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限。 目录 新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导论:关于联盟建立问题的探讨 有关争论 主要论点 关于联盟问题的文献分析 研究方法和程序 第二章 对联盟建立问题的解释 作为对威胁反应的联盟:制衡或追随强者 意识形态与联盟的建立 对外援助与联盟的建立 跨国渗透与联盟的建立 结论 第三章 从《巴格达条约》到六天战争 主题 背景与有关国家 《巴格达条约》与纳赛尔埃及的兴起 超级大国的竞争与西奈战争 艾森豪威尔主义与地区重新结盟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第二次追求霸主地位 纳赛尔的新方式 两极冲突下超级大国的政策 六天战争 结论 第四章 从六天战争到《戴维营协议》 主题 超级大国的义务与消耗战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与冲突 十月战争的外交 渐进外交与地区的重新结盟 《戴维营协议》及其后 结论 第五章 制衡与追随强者 制衡行为与联盟的建立 追随强者与联盟的建立 结论 第六章 意识形态与联盟的建立 中东地区意识形态与联盟的建立 意识形态与超级大国在中东的联盟 意识形态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政治:团结和分裂 结论 第七章 联盟的工具:援助和渗透 对外援助与联盟的建立 跨国渗透与联盟的建立 结论 第八章 结论:联盟的建立与世界均势 对联盟建立的分析评估 联盟与世界均势 保持遏制:联盟与美国的大战略 结语 附录1 1955—1979年中东地区的联盟 附录2 世界均势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导语 斯蒂芬·沃尔特著的《联盟的起源》荣获国际研究协会(ISA)查德威克·阿尔杰奖(Chadwick Alger Award)、政策科学协会(Policy Sciences Society)迈尔斯·麦克杜格尔奖(Myres McDougal Prize),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组织研究的经典著作,有助于学者和普通读者对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