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最美的思想(第2版)/最美中国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莫幼群 |
出版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莫幼群著的这本《最美的思想(第2版)》着眼于“智慧中国,博大精深”,以人物为坐标,以人本性、创新性、超越性为标准,力求发掘中国古代和近代思想的优美和壮美,彰显中国精神的坚韧和励志。本书精心选择了50个中国古代和近代思想史上的代表人物,从大禹的“水的智慧”、孔子的“和为贵”、鲁班的“最初之翼”、司马迁的“向死而生”,一直写到李时珍的“本草精神”、梁启超的“少年中国”、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鲁迅的“梦里野草”,涉及哲学思想、人文思想和科技思想等方面。 目录 大禹:水的智慧 管仲:文明大使 老子:大道无言 晏婴:达者无敌 孔子:以和为贵 孙武:胜者之歌 墨子:爱的合唱 鲁班:最初之翼 孟子:浩然正气 庄子:鱼和蝴蝶 《易经》:君子豹变 邹衍:五行芬芳 公孙龙:诘难之马 苟子:人定胜天 韩非子:法治为大 陆贾:书生意气 《淮南子》:塞翁失马 司马迁:向死而生 桓谭:生如火烛 王充:知学有力 张衡:天地如卵 华佗:悬壶济世 阮籍:大人先生 葛洪:丹心一片 祖冲之:美妙圆周 玄奘:九死无悔 慧能:菩提花开 李白:天生我才 韩愈:师生之间 刘禹锡:豪气干云 周敦颐:奇哉太极 沈括:格物之趣 程颐:生命鹅黄 朱熹:万紫千红 陆九渊:我和宇宙 王阳明:此心光明 郭守敬:仰望星空 郑和:永在路上 李时珍:草木精神 李贽:童心可贵 黄宗羲:万民为上 顾炎武:匹夫有责 郑板桥:恻隐是金 龚自珍:病梅悲歌 严复:适者生存 孙中山:天下为公 梁启超:呼唤新民 鲁迅:梦里野草 胡适:无限清明 陶行知:人生一事 序言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 ,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 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 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 ”、“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 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 、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比如说孟子 、苟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等,都对人生保持 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 基本精神,即对待人生、社会的积极进取精神;服 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 的思维模式;善于协调,讲究秩序,在人伦日用中 保持满足和平衡的生活习惯……中国文化的源头如 此,决定了汉民族的心理结构和精神走向,包括汉 民族理想追求、文化风格以及审美倾向。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 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遵从天地人 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 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比如说孔 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 ,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 ,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 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 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 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 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 合为一体。这种贯穿着士大夫精神的人生价值观, 让人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越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 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慕,或怡然自适,或回 归自然,在前进和后退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 意趣。这就是中国历代土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 艺术清洁精神。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 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 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 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 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 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 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遭到了 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 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 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 。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 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 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 ”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 ,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 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 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可以说 ,这些朝代,是中国最具审美价值、最开人们心智 、也最出艺术珍品的年代。也因此,很多艺术种类 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 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 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界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 明月,如古松苍翠。从审美上看,由于存有或明或 暗的观照,存有人格与事物的交融,主题得到了提 升,感悟与生命同在,境界与天地相齐,一种深远 的“禅意”油然而生……从总体境界上来看,这一 阶段的各类艺术形式,达到了各自的高峰。它们是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 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之后,有低矮化的倾 向。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制制度进 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 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呈低俗化的倾向, 社会和人生的自由度越来越窄,艺术的想象空间越 来越逼仄,艺术作品的精神高度下降。随着“程朱 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被扼制,审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弱智 化”。大众普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 ,崇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不 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晚期,那种崇尚自然 、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 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尽管如此,士 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只是 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 近现代之后,由于社会动荡,战乱连连,再加 上西方现代化所导致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渗入 ,中国的文学艺术遭到了进一步摧残,传统的艺术 精神更进一步沉沦。艺术的政治化倾向、实用主义 倾向和世俗主义倾向抬头,这直接导致了真正的艺 术精神缺失,艺术的品位下降,高蹈精神向世俗俯 首,自然和自由变身为功利和实用,士大夫精神更 是变身为犬儒主义。中国近现代上百年的屈辱和战 乱,更使得中国自古以来高洁的审美观变得扭曲和 肤浅:黄钟大吕变成田野俚语,布衣青衫变成了披 红挂绿,古琴琵琶变成了锣鼓鞭炮,洁身自好变成 了争相取宠,安详宁静变成喧哗骚动,幽默风趣变 成庸俗不堪……如果说是与非,美与丑是人类最基 本标准的话,那么,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基本标 准都在丧失,很多人已分辨不了是与非,也分辨不 了美与丑。“文革”时期八个脸谱化的样板戏在左 右着中国人的全部精神生活,这样的现象,又何尝 不令人扼腕叹息! 如果说中国当代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的话,那 么,以我的理解,当代教育最大的失败,甚至不是 传统丢失、精神扭曲以及弱智低能,而是在美育上 的缺失。这一点,只要观察我们周围的人们,就可 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对 于生活没有感觉,对于美丑没有鉴别的人。他们所 拥有的,只是功利,只是物质,只是金钱,只是对 美丑的弱智的鉴别和判断。这些人不仅仅是一些教 育低下的人,甚至,一些貌似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 是这样——他们虽然拥有很高的学历,有很好的教 育背景,但在美丑的辨别力,以及对于艺术、心灵 的觉察力、感悟力和理解力上,同样表现得能力低 下、缺乏常识。这样的现象,实际上是我们多年以 来的教育缺乏美育,缺乏精神导向的结果。一个人 的审美,是与道德和智慧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的缺 失,实际上也是道德和智慧的缺失。一个对美缺乏 判断力的人,很容易在人生中缺乏动力和方向,也 很容易被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极端主义、工业 主义所奴役,成为过度现代化的牺牲品。在很多时 候,这种人不可能是一个丰富的生命,只是一架精 神匮乏的机器。 现在,这一套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精心组织 的“最美中国丛书”,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 一些“寻根”和美育上的缺失。该丛书旨在“重建 中国优美形象,重构华夏诗意生活”,通过对古代 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风景民俗、器物发明 等的重新梳理,重新发现中国特有的美,倾情向世 人推介这种美,以期真正的美得到传承。这套书知 识精准,图文并茂,力求童趣与大美的融合,悦目 和感人的统一。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这一 套书,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它可以让人知 道,什么是中国的最美,什么是中国真正的美。继 第一辑十本书受到业界、读者的广泛好评之后,合 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又趁势推出第二辑“物华灼灼” 和第三辑“文质彬彬”,加在一起又有20本,这两 辑丛书在第一辑相对比较宏大叙事的基础上,着力 聚焦中华文化的细节之美,视角更为开阔,叙述更 为细腻。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曾经提 出过著名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五育”为: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 观教育、美感教育。其中,美感教育尤其有特色, 蔡先生还以“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闻名于世。在 蔡元培看来,美育是宗教的初级阶段,对于没有宗 教传统的中国人来说,美育教育是一种基础,并且 相对宗教,美育更安全,更普及,也更为人接受。 通过美育,可以培育出道德是非的基础,培育出向 上的力量。虽然蔡元培的这一观点引起过一番争论 ,但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美的熏陶,有对于美丑的 正确判断,怎么都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并且,美与 是非,与善恶,与道德,与人类的心灵,与这个世 界的根本,是联系在一起的。以对美的判断和感知 为出发点,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 国人曾经的艺术生活,了解一个民族的内心世界; 从而进一步了解世界,了解世界的规律,与身边的 一切做到和谐相处,都是大有好处的。 也许,这套书的意义就在于此。 导语 《最美中国丛书》旨在“重建中国优美形象,重构华夏诗意生活”,通过对古代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风景民俗、器物发明等的重新梳理,重新发现中国特有的美,倾情向世人推介这种美,以期真正的美得到传承。这套书知识精准,图文并茂,力求童趣与大美的融合,悦目和感人的统一。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这一套书,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它可以让人知道,什么是中国的最美,什么是中国真正的美。 莫幼群著的这本《最美的思想(第2版)》就是该套丛书之一,选取我国古代和近代50个思想家的思想做介绍,展示了其中蕴含的内在美。 精彩页 大禹:水的智慧古人依水而居,近水而耕,逐水而牧。但对于人类来说,水既是恩物,又是祸物。翻开中国历史,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古代人民与水患作斗争的漫漫长卷。 战争造就英雄,治水同样造就英雄。在中国历史上涌现的治水英雄中,大禹是最早的一位,也是最闪光的一位。他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治水模式和治水格局,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模式和政治格局。 据说在尧执政的时候,黄河连年泛滥,大水冲毁了村庄、房屋,淹没了土地。尧决心治水,为民消除灾难,就召开部落联盟首领会议。各部落首领推选鲧领导治水。鲧采用的方法是筑堤防水。但今天刚筑好的堤坝,明天就被大水冲垮了。这样,鲧治水9年没有成功,反而淤塞了河道,使以前没有泛滥的地方,也泛滥起来。舜即位后杀了鲧,又根据众人的推选,派鲧的儿子禹领导治水。 大禹忍着父亲治水失利而亡的耻辱,带领民众继续与大自然搏斗。他总结了父亲的经验教训,改筑堤防水为开凿渠道,把洪水疏导出去。大禹“手执耒锤,以民为先”,亲自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斗争,疏通、开凿了许多条河床渠道,终于把洪水引入大河,再由大河引人大海。这就是传说中的“禹疏九河”。 大禹出身于夏部落,他的妻子是南方涂山地区的一位女子。婚后4天,大禹便离家治水去了。后来涂山氏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启,这是大禹留下的名字。启,就是启行,是纪念大禹为根治洪水启程上路的意思。 在治水的13年中,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相传,涂山氏在漫长的思念中,写下了据说是中国第一首爱情诗——《候人歌》:“候人兮猗!”然后在涂山上凝固成一尊望夫石。 除了这些感天动地的美丽传说外,大禹还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不仅是一位实干家,而且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思想家。首先,大禹作为农业社会的一个领袖人物,懂得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调动广大民众的力量,和衷共济地完成治水这一农业社会的头等大事。这大大强化了农业社会的凝聚力,强化了民众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任和崇拜,在客观上有助于原始的政权组织形式由雏形慢慢走向成熟。据《尚书·五子之歌》记载,大禹曾说过“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样的话,意思是说民众可以亲近,不可以轻慢鄙视。这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 其次,大禹“以疏为主”的治水模式不仅实用,同时具有深邃的哲学内涵,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既启发了老庄等人的道家哲思,又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智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中国古代政治智慧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水的智慧”,无论是正面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是负面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都能看见水的光影,听见水的声响。 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当舜年老时,众人一致推举禹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禹接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禹还有组织地对不听教化、多次叛乱的苗族进行征伐,打败了苗军,打死了三苗酋长,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 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大禹把全国分为多个州进行管理,他还到南方巡视,在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约请诸侯相会。涂山大会上,各方诸侯都带来了朝贺的礼物,大国献玉,小邦献帛。大禹接受朝贡后,对各诸侯又重加赏赐,并申明贡法,要求务须按照规则缴纳。同时,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护各诸侯国的权利,使其不受邻国的侵犯。为纪念这次盛会,大禹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九个鼎,象征统一天下九州。这鼎也成为夏王朝之象征。 大禹是夏王朝的奠基者,是继炎黄以后的又一华夏人文初祖。当然,在他那个时代,英雄形象都是“半人半神”和“全知全能”的,大禹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逐渐被神化的过程。甚至连孔子颂扬禹的功德时都说:“我简直找不到他的一点缺点,他的宫室简陋却没有想到改善,而是尽全力平治水土,开沟洫,发展农耕,鼓励人民从事劳动。”对于大禹的神化,寄寓着古代民众和知识阶层对统治者的理想。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