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洪文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李洪文,1970年生于辽宁葫芦岛市。葫芦岛市签约作家,辽宁省作家会员。发表小说、纪实等文体800万字,出版个人文集12本《我到美国种荸荠》《逃出毒蝎之海》《草船借箭》《温暖人心的灯光》《暗度周仓》《盲人智破盐枭案》等,出版纪实文学作品《任正非传》《袁隆平传》《张荣时传》2015年即将出版的传记有《蒋经国传》《李书福传》《张作霖传》《雷军传》等。
目录
前言
1 艰苦的岁月
清贫,灰色调童年
求学,大力神启示
大学,人生转折点
2 军旅的生活
回家,探望父母亲
参军,报国志气高
失败,痛苦自己受
3 艰苦的奋斗
创业,锁定交换机
研发,努力有回报
险阻,一定要克服
加盟,英雄齐牵手
艰难,成功的基石
床垫,爱你又恨你
合资,莫贝克公司
失败,也要挺起胸
4 华为之崛起
C&C08,爱你不容易
惊险,开局在佛堂
人才,大将李一男
研制,万门交换机
配合,一定要做好
邳州,腾飞的起点
狼道,勇敢往前冲
狈性,有勇亦有谋
5 开拓大市场
贝尔,围而歼袭之
市场,你们来开拓
立法,订立“基本法”
对手,竞争中成长
突围,成败论豪杰
离开,回首不容易
突变,一时风云急
官司,跨国的诉讼
握手,一笑泯恩仇
阻击,港湾被收购
6 世界在手中
香港,拆机不改号
俄罗斯,不相信眼泪
非洲,决胜我来了
印度,受阻显身手
欧洲,潇洒走一回
7 向华为学什么
文化,企业的魂魄
人才,成败的关键
管理,创业的保障
研发,前进的引擎
8 华为存在的问题
低价,互打七伤拳
设限,遏制你崛起
文化,是否能认同
出路,究竟在何方
不上市,传位给何人
9 任正非的八张脸
暴躁和变通
大方与小气
责任和低调
独裁和温情
主要参考资料
精彩页
参军,报国志气高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一个书生和一个战士之间,就是一念之差。任正非虽然一步就轻松地跨越了过去,可是再回头,却已经隔着11年戎装铁马的岁月。
任正非还能接着往前行,他还能继续自己的军旅之路吗?为了一双儿女,为了家庭的责任,任正非还是选择了转业,可是任正非身上的军装穿得时间够久,深圳这个商业之都,真的能容得下他的理想与现实吗?
任正非坐火车又回到了重庆。那时,重庆市造反派林立,武斗不断,完全是一个“枪林弹雨”的环境。
任正非回到学校后,他静下心来,什么派系斗争、文攻武卫,都成了他耳边的秋风、眼前的落叶和头顶的闲云。任正非重新回到了课堂,端起了书本,他将亏欠的知识都一点一滴地补了回来。他甚至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这些看似没有用的课程,也都自学完毕。后来,他的家人都说:没什么用的东西也这么努力学,真是很佩服、感动。
任正非还在校外认识了几个西安交大的老师,这些老师经常会给他一些油印的书看。另外,他还把樊映川的高等数学习题集从头到尾,一道不落地做了两遍,并自修了哲学和逻辑学。最后,任正非还自学了英、日等外语,并达到了可以阅读大学外语课本的程度。如今,任正非去欧美市场考察,他和当地的客户洽谈业务的时候,可以不带翻译,直接用外语对话。
任正非知识渊博,见解独到,故此他的讲话旁征博引,总能一针见血地戳中要害。他之所以能达到这个境界,和他读大学时的努力自学是分不开的。
任正非知道自己父亲的处境很艰难,他就收集了许多传单,并夹在信中,寄给自己的母亲。其中有一张传单上印有周恩来总理的一段讲话:干部要实事求是,不是的不要乱承认,事情总会搞清的。
任母就把周总理这段话藏在饭碗里,送给关在牛棚中每日挂着牌子遭受批斗的任父。后来任摩逊说,是这张条子救了他的命,他看了这张条子才没有自杀。
其实,为了自己的孩子们,任摩逊也不能自杀。如果他自杀了,就等于自绝于人民,孩子们将背上父辈沉重的政治包袱,一辈子都无法生存。
任正非大学毕业后,首先就职于建筑工程单位。1974年,国家为了尽快实现工业现代化,做出了一个决定:从法国引进一套世界先进的化纤项目,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并将在东北的辽阳市建厂。为了保证辽阳化纤基地的建设顺利完成,急需从全国各地调集优秀人才参加这项重点工程,而这些建设人员首先要参军,然后再以军队的形式参与建设。
此时,“文革”已经到了后期,任正非的出身问题,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任正非报名参军,应征入伍的事情受到的阻碍不大。任正非就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基建工程兵的一员,并远赴辽阳,参加施工建设。
任正非1974年入伍,正式穿上了军装,成为辽阳化纤建设工地基建工程兵部队的一员。基建工程兵部队是我国独有的特殊兵种,承担着国家大中型工程建设的任务。该兵种组建日期为1966年8月1日,这支部队后来发展到10个军级单位,总人数近50万人,成为国家基建战线上的一支突击队。
任正非正式入伍,最初的时候从事化工相关方面的自动操纵工作。当时有数百个法国专家在现场亲临指导,他们教会了中国工人化工自动化操纵等必要的技术。
任正非在后来曾经这样回忆道:因为其时中国比较贫穷,国家的理想就是每一个老百姓都能穿上化纤的衣服。中国人那时认为化纤的衣服很挺,不打皱,很美丽。那个化纤厂建好以后,中国就改革开放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认为棉布比化纤好。化纤有个缺点,不透气,一旦着火以后,沾在身上烧,会很危险。这个厂没有实现给每个中国人提供化纤打扮的梦想,后来转变为做包装袋质料,而不是做衣服了。
任正非入伍不久,由于技术突出,就当上了通信兵,他随后便被抽调到贵州安顺地区的一个飞机制造厂,参与开发一项代号为011的军事通讯系统工程。任正非上进好学,刻苦钻研,有多项科技发明创造,还有两次曾经填补国家空白。由于任正非的出身问题,虽然他的发明不断,但他从未受到过嘉奖,想要入党更是奢谈。
飞机制造厂的工作虽然艰苦,但火热的青春和艰苦环境的碰撞更能激起绚丽的火花。经过多年建设,部队在贵州陆续完成了包括总装厂、飞机洞库、试验场地在内的几十个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分布在贵州至安顺公路两侧的山沟里,绵延400多公里。1970年,该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这里面自然有任正非的一份功劳。
即使在条件艰苦的戈壁滩上,也能长出一朵爱情的小花来。任正非当兵的时候,他结了婚,有家的男人才像个男人的样子,有家的男人就好像一艘孤舟终于找到了可以停泊的港湾。
P19-21
导语
华为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民营世界五百强企业,它的意义已经不仅仅限于商业上的成功,甚至已经成为到对当代中国人精神层面的鼓舞。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也成为当代中国作为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他的事迹成为无数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李洪文著的《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以任正非和华为的主,在讲述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的同时,传达出当代中国人积极向上的精神。
序言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调查和
统计,得出如下结论:一个企业家,最佳的创业年
龄应该是26~35岁,一旦超过40岁,创业之路基本
就等于画上了句号。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
从四川某部队转业后随即来到位于深圳的南油集团
工作,成为该集团下属一家电子公司的副总经理。
任正非当兵11年,待人以诚是他的信条,可是
鬼蜮的商场,却让他这个创业者遭遇到了人生第一
个“寒冬”。因为一笔生意被骗,公司有200多万货
款收不回来。任正非只得离开了“南油”,成了一
个真正的“无业者”。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随后,任正非的第一任
妻子离开了他。此时的任正非,上有退休的父母需
要照顾,下有6个弟妹需要他操心。
军人,你的名字叫强者。任正非这个在军队服
役11年的男人没有倒下。他来不及回味失败的痛、
离异的伤,便在1988年毅然下海。他从注册资本只
有两万多元的小企业——华为技术公司做起,以代
销香港一种HAX交换机艰难起步。经过15年的奋斗,
到2003年,终使华为的销售额一举突破300亿美元,
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明星公司。
手胼足胝,玉汝于成。任正非没有忘记自己贫
苦的少年时代。任正非兄妹七个全靠父母微薄的工
资生活,挨饿成了常态,以至于能吃到一个白面馒
头成了他青少年时代最憧憬的奢望。
任正非没有忘记,他创办公司伊始,他和父母
等人挤在深圳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极不方便
不说,阳台还被当成了厨房。父母为了替儿子省钱
,他们通常在市场收档时,捡一些菜叶,买来便宜
的鱼、虾,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
任正非没有忘记,他的背后还有15万名充满着
奋斗理想、创业精神的华为员工,他设立了“人人
股份制”,使企业发展的红利惠及到了华为的每一
个员工。
不管是金融风暴、IT泡沫、国际巨头的拼命打
压,还是国内同行的残酷竞争,任正非屹立如山,
牢牢地把握住华为这艘民营电信“航母”的舵轮,
穿过激流、驶过险滩、奋勇前行……
2007年,华为凭借着125.6亿美元的收入,超
过北电,一举成为全球第五大电信设备经销商。
2010年,华为首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榜单,在IT企业中列第29位,全球第397位。
2011年,任正非以11亿美元的身价首次进入福
布斯富豪榜,排名全球第1056名,中国第92名。
美国《财富》杂志评定的2012“中国最具影响
力的商界领袖”榜单中,任正非位列第一,2013继
续年蝉联第一。
2013年,华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2390.25亿元,同比增长8.5%。华为智能手机业务
获得历史性突破,进入全球TOP3,华为手机品牌知
名度全球同比增长110%。
劳伦斯曾经说过,成功的秘诀是养成迅速去做
的习惯,趁着潮水涨得最高的一刹那,不但没有阻
力,而且能帮助你迅速地成功。
华为人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懂得借势而行,借
机而动,并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迅速将企业做
强、做大。他们时刻都保持着“狈”的警觉,“狼
”的行动力。一有商机,立刻出动,紧盯目标,以
求必胜。
现在,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极为丰富,涵盖了
移动、核心网络、电信增值业务、终端等众多领域

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包括印度、美国、瑞典、俄
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研究所,
截至2013年末,华为拥有的专利数量已经超过36500
项,并已连续数年成为国内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随着众多名誉铺天盖地而来,任正非选择的是
低调,就连企业家们竟相争夺的工商联副主席和全
国人大代表资格,他也守拙婉拒。曾经有一名中国
记者感慨地说:“采访他的难度,要远远超过采访
华人世界首富李嘉诚。”
不管任正非多么低调,媒体的聚光灯始终以他
为焦点。坊间对任正非、对华为的猜测不绝于耳。
有人说他神秘,有人说他行事如“土狼”,有人说
他简单粗暴,也有人说他重情重义,有人说他是军
人铁汉,也有人说他侠骨柔情。对于这些褒贬,任
正非一律无视,概不回应。也许不回应,就是最好
的回应。
旁观者才最有发言权。美国《时代周刊》评价
说:华为正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等全球化大公司
的发展历程,并且成为这些电信巨头“最危险”的
对手。英国《经济学人》的评价则是:它(华为)
的崛起,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
意大利媒体也开始推波助澜,据《共和国报》
报道:2012年华为全球销售额超354亿美元,同比增
长8%,其中66%来自海外市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或将超越其竞争对手——瑞典爱立信公司,成为全
球第一大电信设备供应商……美好的情景,令人心
里充满了憧憬!
内容推荐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由李洪文著。
他曾是一名军人,在军营了度过了自己的青春。面对军队改革的大潮,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军营。走向社会的他明显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国企任职的他给企业造成巨额亏损,他一心要做的研发也不得到企业的支持。工作不顺利的他只得辞职另谋出路。为了生计,他以21000元创办了一家小的不能在小的公司。然而,就是这家在破仓库里成立的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冲破国际巨头的围追堵截,不仅在国内取得优势地位,在海外也是四处开花,如今已然是世界五百强企业。这就是任正非和华为的传奇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5: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