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中西思想对话的基础上,郝大维,安乐哲著的《孔子哲学思微》不仅给出了孔子哲学的新解,还提供了比较哲学的范本。这种大跨度多层面的对话,由哲学家郝大维和汉学家安乐哲通力完成,故而既展开于哲学思辨传统与汉学考辨传统之间,间接地表现为中西圣哲的恳谈,又展开于古代经典文本与现代阐释话语之间,鲜明地表现为古今心音的交响。它令人信服地证明,鉴于长期以来的文明碰撞和思想混杂造成了难以自拔的阐释迷宫,所以倘要澄清对中国精神的某些不自觉误解,往往有赖于加深对西方精神的批判性理解。 目录 中译本序 绪论 从比较的观点看孔子 第一节 比较哲学的方法 第二节 用比较方法研究孔子的几个预设 第一章 思维方式之比较 第一节 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孔子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诗经》——一个例证 第二章 人格论之比较 第一节 中西方造就人的不同标准 第二节 礼和义之相互关系 第三节 仁人 第四节 伯夷和叔齐——一个例证 第三章 社会政治观之比较 第一节 中西方对秩序概念的差异 第二节 民 第三节 为政 第四节 君子 第四章 天道观之比较 第一节 从西方的观点看孔子的宇宙论 第二节 天和天命 第三节 德 第四节 宗教 第五节 道 第六节 情境主义 第五章 概念论之比较 第一节 概念与交流 第二节 孔子若干概念之比较分析 第三节 孔子——交流的大师 结语 从孔子看中西文化的融合 第一节 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命运 第二节 中西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第三节 中西文化融合的前景 参考书目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