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朝花夕拾(名师导读美绘版)/成长读书课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从儿时的回忆,到求学的经历,再现了鲁迅的生活轨迹和思想转变历程,在旧时的世态风貌里和追忆的思绪中感受文字的力量。本书还收录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了忘却的记念》等经典篇目。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姓周,幼名章寿,字豫山,后改豫才。1898年起,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笔名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卒于上海。鲁迅从小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很多野史、杂记,对民间艺术也有深切爱好,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资源。
鲁迅也被誉为“青年导师”,受他提携、指点和教导的后辈学生非常多,如孙伏园、丁玲、萧军、萧红、罗家伦、冯雪峰、台静农等,都深受鲁迅的影响。
目录
第一辑: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第二辑:野草·三闲集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

风筝
好的故事
死火
狗的驳诘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无声的中国
第三辑:自言自语·故事新编
自言自语
自题小像
哀范君三章
无题二首
偶成
自嘲
悼丁君
桃花

爱之神
人与时
出关
铸剑
第四辑:准风月谈·南腔北调
夜颂

偶成
别一个窃火者
秋夜纪游
喝茶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世故三昧
序言
大师少年时
王耿
同学们,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学生有所谓三怕:“一
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文言文拗口难懂,读起来“之乎者也”,不借助课下
注释,还真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
甚至会闹出笑话。写作文呢,更是让人头疼,怎么把作文
写得条理有序、文采斐然,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老师就开
始训练我们的写话能力了,好不容易“下笔千言”,却落
得个“条理不清”“详略不当”“离题万里”的评语。各
种作文培训书籍、作文训练秘籍直往小脑袋瓜里招呼,也
成效平平,难怪一写作文就像“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的新媳妇,忐忑不安,生怕语句不通被打入“冷宫”呢
。周树人呢,我们都知道,它是鲁迅先生的原名。提起鲁
迅先生,他的两条剑锋一般的眉毛和紧锁的眉头就出现在
我们面前,长袍大褂,背手一立——“横眉冷对千夫指”
,以前他对的是黑暗恶势力,现在就像对的是我们。我们
一看他的文章,就不得不苦苦挖寻文章的立意、写作手法
、时代背景,动辄还理解错了文意,阅读题一分都拿不到
。你们说,能不让人害怕吗?
这“三怕”虽为笑谈,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
的文章,我们不仅要读,还要读顺、读懂,是多么不容易
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走进鲁迅,走进他的《朝花夕拾
》。
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
闰土戴着明晃晃的银项圈,在西瓜地刺猹的画面在我们的
脑海中定格成了一幅漂亮的水彩画,充满了童年的快乐。
不论我们如今所看到的鲁迅先生的画像多么地严肃,他“
民主战士”的形象多么高大鲜明,你也不可否认,他是一
个情怀里充满了有趣的人。
陈丹青先生2008年在鲁迅纪念馆的一篇演讲词《笑谈
大先生鲁迅》中说“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位斗士、先驱、革命家,说他愤
怒激烈、嫉恶如仇;厌恶鲁迅的人说他心胸狭窄、不知宽
容,总之,仿佛他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但
是鲁迅先生自己说:“我只有一支笔,可是你们偏要给我
背后插许多军旗,像个在舞台上凶巴巴唱独角戏的老武生
……”这委屈巴巴的语气,似乎在控诉那些评价他的人:
“你们真是管的太多啦!”鲁迅先生要是活到如今,肯定
是中国最大的网红了,毕竟人红是非多嘛!
但是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个很爱开玩笑的人。有一天
,他的朋友章太太和朋友去找鲁迅玩,瞧见老先生正在四
川北路往家走,于是隔着马路喊,鲁迅没听见,待众人撵
到他家门口,对他说喊了你好几声呢!于是老先生“噢、
噢、噢……”的“噢”了好几声。问他为什么连声回应,
鲁迅笑说,你不是叫我好几声吗,我就还给你呀……你们
看,多么可爱的鲁迅先生!
他也写了很多很有趣的文章,一看题目就让人想读—
—《论他妈的》《人心很古》《马上支日记》等等,好看
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难怪鲁迅先生会
收获那么多粉丝了!
他的人格魅力,在那个灰暗的时代,就像一束火把,
点亮了许多人的心。
从字面上看,“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掉落的花
,晚上去把它拾起”,多么闲适、有意境的四个字啊!这
本书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
提》,共十篇,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
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组成。用
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从记忆里抄出来的”,前七篇反
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
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
历,记叙了他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人和事。建议你在
翻开此书的时候,为自己沏上一杯茶,播放一首舒缓的音
乐,跟着鲁迅先生一起走人他的回忆。
同学们,老师在这里不“剧透”每一篇的故事情节是
什么,但是却忍不住想摘录出那么一两段好玩儿的句子和
你们分享。例如在首篇《狗·猫·鼠》中,因为长妈妈告
诉鲁迅先生,他的隐鼠被猫吃了,他气愤得不得了,所以
决心与猫为敌。能想象吗,“横眉冷对”的鲁迅先生竟然
和一只猫较上了劲儿!他是这么写的:“心中有着空虚时
,我要充填报仇的恶念!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
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猫,最先不过是
追赶、袭击,后来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的头,或者
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
读到这里,老师的嘴角都弯起来了,天哪,这还是我
们认识的那个鲁迅吗?别说是个成年人了,一个懂事点的
孩子都不会和猫打架吧?崇高的鲁迅先生却花式打猫——
追逐袭击,用石头打,骗猫到房子里打——他为什么打猫
呀?隐鼠是什么?这个得等你们自己到书中去寻找呢。
还有,在《二十四孝图》中他读到“郭巨埋子”的部
分,他说“我自己不敢再想去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
孝子。倘若我父亲学了郭巨,该埋的不应该是我么?”因
为看到这个愚孝的故事,鲁迅先生把自己心中的恐惧毫无
保留地告诉了读者,让我们知道,原来伟大的人面对愚昧
的生死也是害怕的,一下子就感觉很亲切了,他不再是道
德神坛上的“教父”,而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来与我们
对话了!
同学们,你是不是很好奇,他还讲了什么故事?又联
想到了什么吗?那就让我们赶快打开《朝花夕拾》吧!
《朝花夕拾》十个故事,每一个都很有趣儿呢。它让
我们换一个视角看鲁迅先生,走进他的日常生活,走进他
的内心世界,触摸到更真实、更可亲的鲁迅。建议大家花
一周时间阅读完这本书:可以根据导读文字选择自己最喜
欢的篇章先睹为快,可以采取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
边读边批注,也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精彩片段
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由于年代的差异,所以鲁迅
先生有一些半文半白的文字用法,大家不用惊异,略过即
可。相信你一定能从书中找到一个好玩的鲁迅先生。接下
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朝花夕拾》的世界吧。
导语
“成长读书课”(名师导读美绘版)是一套配有线上互动课程,专注青少年读写发展、人文素养提升的经典文库。该书系根据部编版教材“整本书阅读”要求,结合老师教读、学生自读、师生共读三个层面,从阅读到课程,旨在给读者提供全套的阅读写作提升方案。百年经典名作,中小学语文教材主编编写,全国名师倾情导读、音频精讲,知名插画师量身美绘,共同打造百万师生课堂内外的共读之书。
本书是该书系之一,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是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
书评(媒体评论)
鲁迅的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书,
翻开来看时觉得惊喜,因为得未曾有,及至看完了。
又不禁怅然,可惜这太少了。
——周作人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民间话语空间的闲聊者的
形象。作者掏出心来,真诚地袒露自己生活与内心的
秘密、真实的欢乐与痛苦,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联
想、议论与诘难,达到精神的互补,而非趋一。
——钱理群
精彩页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角色是“不好惹”的。怎的“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髦,不过想给自己预先洗刷洗刷。据我想,这在动物心理学家,是用不着费什么力气的,可惜我没有这学问。后来,在覃哈特博士(Dr。O。Dahnhardt。即德恩哈尔特,德国文史学家和民俗学者)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那原因了。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会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日耳曼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独有这一篇童话却实在不漂亮;结怨也结得没有意思。猫的弓起脊梁,并不是希图冒充,故意摆架子的,其咎却在狗的自己没眼力。然而原因也总可以算作一个原因。我的仇猫,是和这大大两样的。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哕唆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