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选择或支持一定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来实现特定的经济资源和利益的分配。换言之,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选择本质上是一种资源和利益分配方式(包含利益分享和对应的成本及负担转移)。本书通过对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分析和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指出地方政府领导层的政治资源的集中程度和与上级的政治嵌入程度是影响地方政府和官员选择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两个重要因素。 作者简介 章奇,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政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兴趣为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尤其关注经济政策的决策逻辑及其经济效果。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以及Journal of Politics,Political Behavior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著作也已经由国内外著名学术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发展型国家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第2章 经济发展、政策选择和政治激励 2.1 经济政策的逻辑:一些现有的假说 2.2 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一个理论假说 第3章 地方经济模式和地方发展型政府的政策选择:土地财政的前身和演化 3.1 亚洲金融危机前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 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发展型政府的政策组合:土地财政 第4章 土地财政下的分配效应 4.1 土地财政的利益及其主要收获者 4.2 土地财政下的成本及其主要承担者 第5章 省内治理视角下的土地财政省际差异 5.1 省级政府在土地财政中的作用 5.2 自上而下体制中省级政府的激励问题 5.3 实证分析 5.4 结果和分析 5.5 结论 第6章 地方治理视角下的政商关系:“亲”与“清”的分野和结合 6.1 政商互惠的内容和性质 6.2 政商合谋下的政商勾结:特点和后果 6.3 政商合谋下的政商合作:特点和后果 6.4 社会资本和政商合谋 6.5 政商勾结还是政商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