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个人的藏地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唐韵 |
出版社 | 青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如果乌巴花献于佛台的话,那蜜蜂我也愿进入佛堂。”这是他蘸着青稞酒写在风马藏餐吧原木桌子上的一句诗。他,就是那个第一次见到我,就笃定地认为我是绿度母的化身的藏族男子。也是他,使我只身一人在遥远的高原腹地的旅行,变得更加充实,也更加不真实。但在拜谒了一座又一座寺院,亲身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开悟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他写的那句诗的意思。而我的一个人的藏地之行,虽然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但直到今天,闭上眼睛,我仍能清晰地看到风马藏餐吧缝着吉祥八宝的蓝白色棉布门帘,还有高原明丽的阳光穿过雕刻精美的窗棂……本书为《一个人的藏地》精装版,作者在修订的过程中,续写了十年变迁后灵魂人物“朵朵”的人生际遇,更增添了厚重的现实感。 作者简介 唐韵,中文系毕业后,曾在媒体、广告业任职,目前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对于写作,是从小的爱好,这次儿童绘本的创作算是一次新的尝试,在过程中获得了快乐。 目录 0 引子:七步莲花与玉树 01 走去青海湖 02 像一件行李被打包 03 站在日月山上 04 神猴变人的传说 05 巴颜喀拉的风马 06 神牛奶水之河 07 万物有灵的崇拜 08 怎一个“苦”字可说 09 九天神奇降佛法 10 泅渡苦海的绿洲 11 活佛是怎样“修炼”成的 12 我不想保留那条哈达 13 谁能做首裂千辦的菩萨 14 “我想那是真的!” 15 漫山遍野的虔诚 16 一代藏王 千秋赞普 17 康巴汉子问我“卖不卖” 18 不想做纯真的松石 19 朵朵失去了她的羔羊 20 朵朵又失去了她的羔羊 21 我非要“请”下绿度母 22 开在墙缝里的黄罂粟 23 雪山双狮圣水灌顶 24 一个叫做“德”的王 25 生于莲花的佛陀 26 除妖降魔 佛教生根 27 如牛乳溢满高原 28 藏地古老丧葬仪式 29 千年王朝的毁灭 30 我的藏地版《保镖》 31 永登说没有朋友的人很可怜 32 由毁灭而粲然重生 33 藏传佛教诸派别 34 三十五条人命的罪孽 35 即世成佛的藏密典范 36 人间关怀的金刚手菩萨 37 热水沟的老婆婆死了 38 藏地挡住了我的坠落 39 生命中的“坛城” 40 我告诉”影子”不想再见他 41 清晨遇到拾牛粪的吉兆 42 寺院里的希望小学 43 逆光中的活佛 44 我又“请”下了绿度母 45 我坐在天葬台中央 46 久美老师的理论 47 美国喇嘛和北京喇嘛 48 管家托我给李姑娘捎句话 49 我没有带走那只藏獒 50 活佛尊前,我请求皈依 51 那些生命里的明王 52 给我一双慧眼吧 53 原来,我一直误解了 54 我成了一个“乞士” 55 “玉树少年”的礼物 56 劈开化现的度母 00 结语:那一世,…… 序言 这个夏天,我决定去玉树。 玉树在青海。地图上,青海像一只蜷身腾跃的兔子, 青海湖是它的眼睛。青海省一共有八个行政区,以青海湖 为坐标。环绕周围的是海东地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北藏族自治州,以及西宁市。海南 州东面和南边,是黄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果 洛州的西南为玉树藏族自治州。有人给这“六州一区”起 了一个简称,叫“东、西、南、北、黄、果、树”。 对于不熟悉青海的人,这样的说法倒也好记。 之前,我来过青海六次,玉树是青海六州一区里我惟 一没有到过的州。 玉树位于青南高原腹地。所谓“腹地”,就是从哪里 走都不容易到达。玉树是整个青藏高原的地理中心,州府 结古镇在青藏高原东北向最大城市西宁和西南向最大城市 拉萨的连线中点上,它也几乎是青藏高原最西北坐标点格 尔木和最东南坐标点云南中甸的中分点。 如果把整个藏区比作一个人形,西藏无疑是这个人的 头脑和躯干,拉萨是他的心脏;青海安多藏区、甘南藏区 、川西北藏区和滇西南藏区,分别是这个人的四肢;而玉 树呢,就是他肚脐的地方,正儿八经的“腹地”。 然而,腹地并不就是低洼之地。玉树是青海地势最高 的地方,平均海拔4500米。州内超过5000米的山峰有2000 多座,可谓“群山绵延、终年雪冠”。玉树境内有两座著 名的山脉: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 河和长江,就分别发源于这两座山脉。 中国最大的国际河流澜沧江也源出玉树,玉树地区因 此又被称为“三江源”。 玉树虽然地处高原腹地,历史上却曾是出入西藏的交 通要道,著名的唐審古道即穿行其中。藏语里,“结古” 就是“族众兴旺”和“物资集散地”的意思。 公元7世纪初,一代藏王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建 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634年,松赞干布遣使人唐,首开“ 唐蕃古道”。之后的二百多年里,唐蕃古道成了连接青藏 高原和中原内地的一条“天路”。 盛唐年间,松赞干布渴慕大唐繁荣,向唐朝请求联姻 。公元641年,唐皇李世民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嫁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率庞大的和亲队伍沿唐蕃古道进藏,一路留下 众多美丽传说。 藏传佛教历史上,人们通常把松赞干布的两位王妃尼 泊尔尺尊公主和汉唐文成公主进藏时分别带来的两尊释迦 牟尼等身像,作为佛教正式传人藏地的标志,唐蕃古道因 而又被藏族人恭敬地称作“迎佛路”。在玉树通天河畔的 勒巴沟,文成公主亲自设计并命随行工匠修建了一座佛塔 ;在更深处的贝纳沟,文成公主又主持在一面摩崖岩壁上 凿刻了气势恢宏的大日如来佛等九尊石刻佛像。 佛教的传统仪轨中,佛像和佛塔是最重要的法物标志 ,文成公主留在玉树的佛塔和佛像群,可算是藏地本土最 早修建的佛教神圣法物了。 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玉树是整个藏区佛教最有传 统、也最兴盛的地区之一,甚至比西藏的很多地方都保留 有更纯正完整的宗教体系。 藏传佛教目前主要有四大教派,分别是宁玛派、噶举 派、萨迦派和由噶当派衍生而来的格鲁派。不少人以为藏 地的藏传佛教就只是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即以达赖 和班禅为领袖的“黄教”,这其实是一个误解。青海现有 藏传佛教寺院670余座,玉树一个州就占了三分之一,且较 多的是更有历史传承的古老的派别。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一个教派,它的创始人是 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藏地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即属于 宁玛派,它的建立标志着佛教正式植根雪域高原。宁玛派 在青海的全部寺院大部集中在玉树州和与其毗邻的果洛州 境内,且都建在山林深处交通不容易到达的地方。 藏传佛教最为神秘和玄妙的部分,是它独有的活佛转 世系统。活佛转世最早起源于藏传佛教噶举派,后为其他 教派仿效,在藏地普遍实行。噶举派是藏传佛教中分支最 多的一个教派,体系庞大,曾经长时间在藏地掌握统治政 权。噶举派在青海共有寺院105座,其中103座在玉树。 “政教合一”曾经是藏地一种特殊的社会结构体制, 起始于藏传佛教萨迦派。公元13世纪,萨迦派在西藏建立 “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使之前分裂了数百年的青藏高 原重新走向统一,并最终归人中国版图。萨迦派在青海现 共有28座寺院,全部都在玉树地区。 在玉树,寺院星罗棋布。它们像一部浓缩奇幻的藏传 佛教史,让你只在山水之间步换身移,便能将藏传佛教千 年的历史重溯,仿佛时光倒流、轮回从前。 这也是我之前一直没有来玉树,和今夏将要启程去那 里的原因。朝佛和拜谒圣地是需要深厚缘分的,我之前自 觉福德不够,一直“不敢”来。这个夏天,心思忽然动了 。而这一“动”,竟像一桶打翻的牛乳洒在草地上,满心 满意荡漾起热切的向往与冲动。 是时候我上路了。当初,佛陀降生时行走七步,步步 莲花;后来,圣者在菩提树下冥想,七日成佛。 如此,我这第七次的青海之旅,应该交给玉树。 导语 该书是一本图文书,全书有近300幅图片,它融知识性、宗教感和传奇色彩于一体,尤以经历丰富及史料周翔为可贵。本书主要描写了藏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神猴变人的传说、九天神奇降佛法、雪山双狮圣水灌顶、藏地古老丧葬仪式、千年王朝的毁灭、生命中的“坛城”等。这一地区自然人文的历史沧桑和别具情怀的人生形态由此展开。 后记 结语 那一世,…… 我去长途汽车站买了回西宁的票,是卧铺。 离发车还有一段时间,我来到结古街上,无所事事, 左右观望。忽然,一只金丝雀从我眼前飞过,我竟就想起 一句诗——: 如果乌巴花献于佛台的话,那蜜蜂我也愿进入佛堂。 这也是“影子”之前送给我的,他沾着青稞酒把它写 在了风马藏餐吧的原木桌上。 我的脑海里猝忽一亮,突然心有所感,“啊!原来, 这首诗是这个意思啊!原来……!” 我背起背包,以尽可能的速度向飞马集市跑去。我跑 过那尊有着火焰身的紫玉宝马雕像,一口气冲上风马藏餐 吧。我很久没有来藏餐吧了,从囊谦回来以后我就没有来 过。 我在二楼餐吧门口站住,大口大口喘着气。我停了很 久,好让自己突跳的心脏平息下来。然后,我深深吸了一 口气,伸手撩起藏餐吧缝着吉祥八宝的蓝白色棉布门帘。 高原明丽的阳光穿过雕刻精美的窗棂,将一个人影重 重压在了我的身上。 汽车终于离开了结古镇。它接着离开了通天河,离开 了歇午镇,离开了清水河,一路驶上巴颜喀拉山。 经过山巅垭口时,司机熄火下了车。我也从卧铺上爬 起来到车下。司机去给玛尼堆上石头,我则坐在路边一块 倒伏的界桩上,试图最后看一眼眼前的所见。 我想起多年前我曾深深爱过的、那个从没有来过藏地 却一直为藏地迷惑的人曾告诉我的一首诗,他说那是他一 生中读过的最好的诗,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写的。可我在 《仓央嘉措情歌》中并没有查到,也许是遗漏了,也许原 本就不是,但它确是一首好诗。诗的题目叫《那一天》, 它是这样的——: 那一刻, 我念诵真言。 不为修行。 只为幻想你的双眼。 那一天, 我摇动经筒。 不为祈愿,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长跪圣殿。 不为超度。 只为体贴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遍神山。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一句多么好的诗 啊,真是一句好诗! 我心里默念着,慢慢跪下,像一个真正的藏族信徒那 样,将身体扑向了大地。 精彩页 01 走去青海湖 我准备了行囊,一个人上路了。 这些年里,我几乎走遍了所有藏地:青海、西藏i川西北、滇西北、甘南,——为了寻访我深爱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足迹,我甚至从宁夏翻越贺兰山,去到内蒙古的阿拉善旗。相传,那里是这位至情至圣的达赖喇嘛的圆寂地。 但我总是一个人。 去藏地,我总是一个人。当然,我会尽量寻求当地朋友的帮助,也找机会搭顺风车;但心情上我是独立的,甚至是孤独的。 就一个人。 从北京到了青海。 我北京的朋友何雷帮我联系到青海省旅游局的一位官员李华庆,他份内正巧有一个工作组将去玉树,说可以随车捎上我。 我十分高兴,一桩心事有了着落。 因为等别人的日程,我需要在西宁呆上两天。西宁海拔2275米,它周围的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上地势最低的地方,对于从内地初到青藏高原的人,这里是一个合适的缓冲地。 我去附近农贸市场买回一些类似山药状的红景天根茎,据说这东西泡水喝可以预防高原反应。街上药店里有红景天胶囊,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未经加工的原始药材。 这不只因为成药制作过程中药效多少会有减损,还因为红景天那东西很苦,苦得不得了——我离开青海后十个月,口杯里还能闻到它顽固的苦味。这样反令我对它信赖,心里感到安慰和服帖。 以前数次来西宁,多把这里当作中转站和补给站,由此去藏地的其他地方。这一次,我反而有机会好好走一走西宁和其周边的地方。 这些地方,有的是第一次去;有的就不止一次,反复去过。 在藏地旅行,我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像风。就走马观花,就赶脚程、累公里数,相信所有经过的都不会白过,它们都会在心田埋下种子,在或长或短的将来破土而出,粲然开花,结果。 另一种,就是像虫草。找准一个地方,在那里深钻下去,占领它,然后再被它占领,相互交融,期待变成一种新的心情,拿来人药。 青海湖是我的“虫草”,每一次都要去。 青海湖是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内陆湖。它是大陆上升、海水退却时遗留下的女儿,它所以有着大海的辽阔与恬静,气质非凡。 藏语里,青海湖叫“雍措赤雪嘉姆”,意思是“碧玉湖赤雪女王”。它与西藏阿里的玛旁雍措、山南的羊卓雍措、藏北草原的拉姆纳木措湖共称藏区的“四大圣湖”。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青海湖附近是一片茫茫草原。草原上有一眼神泉,神泉的神奇在于只要取完水后用一块石片盖住泉眼,泉水就永远不会枯竭。神泉滋养了整个草原,让这一片土地水草肥美、牛羊成群,人们过着天堂般的生活。 居住在祁连山上的赤雪女王嫉妒人们的幸福生活,偷偷取走了石片,致使神泉水涌形成大海,淹没了好大一片草原。藏地民众请莲花生大师降妖,莲花生大师从印度搬来玛哈代瓦山,压住泉眼制止了灾难,这就是如今矗立在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大师又施法降伏了赤雪女王,使其皈依佛教,成为青海湖区的保护神。 据说,为了护佑草原众生,赤雪女王从祁连山迁居下来,就住在青海湖里。 我第一次去青海湖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候我才刚刚恋爱,也才刚刚失恋。 失恋原本没有什么,问题是它是我的初恋。任何事情的第一次都是致命的,这是一个真理。我于是在那个夏天一个人去了西部。 出发之前,我对将要开始的旅程没有任何打算。我只是想去一趟敦煌,到那个传说中远离纷繁嘈杂尘世、被脉脉黄沙湮灭了的、曾经演绎过无数情爱故事的迷幻之地,去看上一看。 我买了一张去兰州的票。一夜醒来,却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西宁。 那是我第一次来青海,也是第一次到藏地。 在车站售票室排队等买回兰州的票时,我无意中瞄了一下旁边一个人手里的地图,一眼就看到了青海湖。我说过的,地图上青海像一只兔子,青海湖就是这只兔子的眼睛,碧蓝碧蓝的,异常清澈。我同时注意到,一条红色的代表火车轨道的细线,贴着青海湖北面由东向西延展,离湖岸最近的地方不过二三毫米。 我忽然就有了一个想法:决定去一趟青海湖。 然而,我疏忽了一个重要细节,我目测的是一张比例尺1:6000000的地图! 我在一个叫刚察的小站下了车。车站很小,只是一个土台和几间土房子而已。远处,地平线呈现出弧形的曼妙轮廓,一条蓝色的带子静静地横陈在那里。 我知道,那就是“传说中的”青海湖了。 起初,我以为离“蓝带”特别近,走过眼前的油菜地就是了,于是很高兴。可是,穿过油菜地,另有一片绿草地横在我与那条“蓝带”之间。待绿草地之后,又冒出一片紫色的苜蓿地。穿过苜蓿地,接着是一片艳红的罂粟地。走过罂粟地,眼前又被一片青稞地阻挡。 高原仿佛无边无际,走过青稞地,一块块粉红色、深蓝色、七彩色的草地依次冒出,而那条我要去到的“蓝带”,隔着这许多种颜色的帏幔,仿佛一个谜,与我不即不离,朦胧而神秘。 我默默地走着,像一个爱护舌头的苦行僧。中间,我远远看到一个牧羊人。我欣喜地朝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