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黄万华,浙江上虞人。山东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团队负责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现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常青树)特聘教授,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和多个全国性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等。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教学,授课8千余课时,作为主持人或独立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奖1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6项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著有《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五四至1960年代))》《战时中国文学研究》《战后20年中国文学研究》《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中国与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多源多流:双甲子台湾文学(史)》等专著15种,主编或主笔《美国华文文学论》等12种,在52种CSSCI刊物等发表论文300余篇,60余篇被转载。独立获山东省社科研究成果一、二等奖等省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 目录 导论 跨越“1949”: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一体性和丰富差异性 上编 第一章 互为参照中的战后中国文学转型 第一节 互为参照:战后中国文学转型中的大陆、台湾和香港文学/2l 第二节 战后中国左翼文学的三种形态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三节 “内化”中的“缝隙”:战后中国文学建制变化和文学转型 第四节 文图:战后文学史叙述的新途径 第二章 中国大陆:从多种流脉到一统格局 第一节 瑞恰慈和战后平津地区文论:战后中国文学重建的多种流脉 第二节 创作:跨越“1949”的政治、历史分水岭 第三节 文学的生存限度:文艺政策和文学创作 第三章 台湾:战后政治高压缝隙中发生的多种文学思潮 第一节 去殖民性进程中的战后初期台湾文学 第二节 大陆赴台作家和光复初期台湾文学重建的两种方向 第三节 “二二八”文学:战后台湾文学的重要转折 第四节 1949年后台湾政治高压缝隙中发生的多种文学思潮 第四章 香港:在传统中展开的文学转型 第一节 “预演”:1945—1949年的香港文学 第二节 左、右翼政治对峙中的香港文学思潮和香港文学主体性建设 第三节 战后香港文学:在传统中展开的文学转型 第四节 从《文潮》(上海)到《文艺新潮》(香港):战后香港文学转型的文学史线索 第五章 媒介和战后中国文学转型 第一节 上海一北京:从媒介生态看战后中国大陆文学转型 第二节 非“二度漂流”:1950年代的台湾文学及其媒介 第三节 青年文学刊物:战后香港文学转型的重要基石 下 编 第六章 战后中国文学转型中的作家选择 第一节 “京派”的“终结”和战后中国文学的转型 第二节 文学立场的坚守和艺术实验的艰难 第三节 文学常识的力量:与内地“工农兵文艺”和台湾“战斗文艺”分手的香港文学 第七章 跨越“1949”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被忽视的新诗成熟年代:1945—1949年的中国大陆新诗 第二节 1950年代后大陆诗歌的文学史经验 第三节 战后台湾政治压抑下的诗歌突同: “中国传统”和“善性西化 第四节 从“左翼”到“现代”:战后香港诗歌交汇中的延续和综合 第八章 跨越“1949'’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写什么和怎样写:战后中国大陆小说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节 战后台湾小说:边缘突围中的多种叙事 第三节 战后香港小说:超越政治化和商品化的本地化进程 第九章 跨越“1949”的散文和戏剧创作 第一节 时代性和个人性:1949年后的大陆散文 第二节 “集体旅行”中投向域外的目光 第三节 台湾散文:五四多种流脉的战后拓展 第四节 “在”与“属”的相容和转化:战后香港散文的主体性建构 第五节 “第四种剧本”:1950年代大陆戏剧文学的突破 第六节 现代与传统的沟通:战后台湾、香港的“新戏剧”/61l 第十章 转移和转型: “离散”中的作家创作 第一节 跨越“1949'’:刘以鬯和香港文学 第二节 上海一台北:中国新诗现代化路径的探索者纪弦 第三节 “三级跳”:战后至1950~F代初期张爱玲的创作变化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战后”是指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本书大致指 1945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重点在1950年代)这一中国社会重要的转型时期。本书在东亚现代性曲折展开的背景上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文学互为参照的视野中,展开对战后中国文学的历史考察,深入剖析这一时期中国文学转型的影响因素、实质内容及其意义。以往学术界以“四十年代文学”统称1937—1949年的文学,遮蔽了抗战和国共战争(解放战争)这两个不同时期文学的差异,研究的重点又在抗战八年文学,尚未将1945—1949年文学作为一个重要时期的文学深入展开研究,也忽略其与 1949 年后文学的密切联系,研究又基本上限定于中国大陆。本书着眼于被学术界忽略的1945年至1949年这一重要历史转型时期,将1945—1949年和1949年后文学打通,同时突破中国大陆的范围局限,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文学历史整合在一起展开研究,构建一种全新的“大文学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