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从探讨与近现代广告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入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以寻求中国近现代广告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解析中国近现代广告产生、发展并走向辉煌与衰落的曲折历程。
本书采用理论探讨与史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广告通史研究与专题史研究相结合,在充分占有相关资料的前提下,一方面勾勒出中国近现代商业广告产生、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和轮廓框架;另一方面对近现代广告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广告表现形态如报刊广告、月份牌广告、广播广告、户外广告等,以及特殊时期诸如社会主义改造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类广告等进行总结、归纳、概括,研究其产生的环境,描述其延续的脉络,总结其发展的特色,发掘其蕴藏的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本书对中国近现代广告发展的特点及规律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风云变幻的时代,伴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在传统的广告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近代广告,既有着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又有着外来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色。近代广告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利用近代西方出现的先进的传播媒介,即报纸和广播电台进行广告。广告是资本主义商业高度发展的产物。越是商业发达的地区,广告的发展也越是迅速。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不平衡,因此中国近代的广告发展也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规律。近代的广告传播在地域上呈现出由沿海通商口岸到内地,再到城镇乡村的传播趋势。近代广告也越来越关注国家政治和人民生活,并呈现出多元化的服务倾向。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商业广告虽经历曲折,但逐渐被纳入到法制管理的轨道上来,至1978年前后,经历了长时间在黑暗中的探索,终于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中国近现代广告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