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何谓心灵哲学?塞尔认为心灵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且不能被还原为物质的普遍实在现象,同时也是人类大脑的神经生物学机能。正如同光合作用、胆汁分泌那样,意识也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学现象。由此,塞尔也批评了由笛卡尔肇始的二元论,以及各式各样的唯物主义关于心灵的错误观点。 在此基础上,塞尔针对心灵哲学的诸多论题,比如,意识与身心-问题、意识的结构与神经生物学、意向性、心灵因果关系、自由意志、无意识问题以及对于行为的解释、知觉、自我等,进行了重点论述,勾画出了塞尔的心灵哲学地图。 目录 中译者序心灵哲学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哲学分支?——兼论其与欧陆现象学的关系 中译本前言 致谢 导论 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第一章 心灵哲学中的12个问题 第二章 转向唯物主义 第三章 反对唯物主义的论证 第四章 意识(上)——意识与身一心问题 第五章 意识(下)——意识的结构与神经生物学 第六章 意向性 第七章 心灵因果关系 第八章 自由意志 第九章 无意识问题以及对于行为的解释 第十章 知觉 第十一章 自我 尾声 哲学与科学的世界观 术语索引 人名索引
导语 在本书的一开始,作者还想让我们特别弄清楚这样两个区别,因为它们对于我们的论证来说是具有实质意义的,而且,过去人们对于它们的误解已然导致了大量的哲学混乱。第一个区别即世界的这样两种特征之间的分别:一种特征乃是独立于观察者的,另一种特征乃是依赖于或相对于观察者的。请设想一下这样一些其实存无关乎人类的思想或作为的事物,诸如力、物质(mass)”、重力吸引、行星系统、光合作用和氢原子。就这些事物的实存都独立于人类的态度这一意义而言,它们都是独立于观察者的。但也有很多事物的实存是依赖于我们与我们的态度的,如金钱、财产、政府、足球比赛和鸡尾酒会。这些事项之所以就是它们所是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因为它们是由我们的思想所造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