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国平著的这本《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研究回顾了国内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梳理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减贫实践进行对比研究,总结经验,以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石梁河库区为实证,对贫困特征以及致贫机理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扶贫、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生态保育等规划对策,并制定实施措施及政策保障。
本书可供从事城乡规划、扶贫开发等人员使用,亦可供相关高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规划理论与实践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熊国平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熊国平著的这本《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研究回顾了国内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梳理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减贫实践进行对比研究,总结经验,以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石梁河库区为实证,对贫困特征以及致贫机理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扶贫、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生态保育等规划对策,并制定实施措施及政策保障。 本书可供从事城乡规划、扶贫开发等人员使用,亦可供相关高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熊国平,男,1973年出生于湖北赤壁市,副教授,注册城市规划师。199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建筑学系城市规划专业,2001年、2005年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8年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执教,2011年任昆明规划局副局长(挂职),201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访学学者,主持90余项规划设计项目,获国家及部省奖1O余项,中标10余项,负责项目获建设部一等奖,国家银奖1项,获山东省优一等奖1项,河北省优一等奖1项,河北省优三等奖1项,江苏省三等奖4项,参与项目获建设部一等奖,国家铜奖1项,江苏省二等奖2项,在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市奖论文9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1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参与1项,主持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主持城乡建设都科枝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主持厅局级科研基金5项,参与2项,出版专著《当代中国城市形态演变》,出版译著《塑造城市——历史、理论、城市设计》,作为编委参与《城市规划资料集》第4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编写工作。主要专业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 目录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贫困的阶段回顾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 3.1 概念解 3.1.1 连片贫困地区 3.1.2 精准扶贫 3.2 理论基础 3.2.1 “满足基本需求”理论 3.2.2 “社会保障方案”理论 3.2.3 人力资本理论 3.2.4 生计资本理论 3.2.5 “发展极”理 3.2.6 空间贫困理论 3.2.7 多元发展理论 3.2.8 新区域主义 3.2.9 绿色减贫理论 3.2.10 产业化扶贫理论 3.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3.1 研究思路 3.3.2 研究方法 4 国内外连片贫困地区减贫实 4.1 国外连片贫困地区减贫实践 4.1.1 综合开发减贫——美国 4.1.2 综合开发减贫——日本 4.1.3 “发展极”减贫——巴西 4.1.4 “发展极”减贫——印度 4.1.5 “发展极”减贫——法国 4.1.6 国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减贫经验总结 4.2 国内连片贫困地区减贫实践 4.2.1 六盘山区 4.2.2 武陵山区 4.2.3 乌蒙山区 4.2.4 滇黔桂石漠化区 4.2.5 滇西边境山区 4.2.6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 4.2.7 燕山—太行山区 4.2.8 吕梁山区 4.2.9 大别山区 4.2.10 罗霄山区 4.2.11 秦巴山区 4.2.12 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减贫经验总结 4.3 江苏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实践 4.3.1 淮安市刘老庄地区 4.3.2 泗洪县西南岗地区 4.3.3 徐州黄墩湖滞洪区 4.3.4 淮盐的灌溉总渠以北地区 4.3.5 宿迁市成子湖地区 4.3.6 江苏省六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规划总结 5 集中连片地区扶贫开发实施措施与政策 5.1 指导思想 5.1.1 推动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相互结合 5.1.2 普惠制政策和特惠制政策相互配套 5.1.3 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相互衔接 5.1.4 外部支持和内生发展相互促进 5.1.5 包容性增长战略 5.2 实施措施 5.3 政策建议 6 石梁河库区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实证 6.1 片区现状 6.1.1 自然条件 6.1.2 历史沿革 6.1.3 经济社会发展 6.1.4 产业发展 6.1.5 城乡空间 6.1.6 贫困状况 6.1.7 贫困人口 6.1.8 公共服务设施 6.1.9 交通 6.1.10 基础设施 6.1.11 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现状 6.1.12 综合防灾 6.2 致贫原因 6.2.1 区位条件较差 6.2.2 自然条件相对较差 6.2.3 基础设施发展较慢 6.2.4 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低 6.2.5 因老因病因残是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 6.2.6 贫困对象识别方法不精确 6.3 规划定位 6.3.1 SWOT分析 6.3.2 扶贫思想与原则 6.3.3 规划定位 6.3.4 规划目标 6.4 规模预测 6.4.1 人口规模预测 6.4.2 城镇化水平 6.4.3 城镇人口预测 6.5 空间布局 6.5.1 四区划定 6.5.2 镇村体系 6.5.3 空间组织 6.6 产业发展 6.6.1 产业发展定位目标与策略 6.6.2 产业布局 6.7 社会事业 6.7.1 文化体育设施 6.7.2 教育科研设施 6.7.3 医疗卫生设施 6.7.4 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设施 6.7.5 综合防灾 6.8 基础设施 6.8.1 综合交通规划 6.8.2 水利工程规划 6.8.3 公用设施规划 6.9 文化与旅游扶贫 6.9.1 历史文化保护 6.9.2 旅游规划 6.10 生态保育 6.10.1 生态建设 6.10.2 环境保护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后记 导语 熊国平著的这本《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规划》依托江苏省连片贫困地区石梁河库区为实证,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为思路,精准扶贫路,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特征、致贫因素与减贫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扶贫、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生态保育等规划对策,探索可复制的规划对策与政策措施,为我国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提供参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