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半局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晓风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前言/序言

晓风小传

我不喜欢写小传,因为,我并不在那里面。再怎么写,也只能写出一部分的我。

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叫白龙桥的地方,这地方,我一岁离开后就没有再去过,但对它颇有好感。它有两件事令我着迷:其一是李清照住过此地,其二是它产一种美味的坚果,叫香榧子。

出生的年份是一九四一年,日子是三月二十九日。对这个生日,我也颇感自豪,因为这一天在台湾正逢节日,所以年年放假,令人有普天同庆的感觉。成年以后,偶然发现这一天刚好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忌日,事实上她是一九四一年三月二十八日自杀的,但如果把时差算在内,已是我们东方的三月二十九日了。

有幸在时间上和弗吉尼亚 .伍尔芙错肩而过的我,有幸在李清照晚年小居的地方出生的我,能对自己期许多一点吗?

父亲叫张家闲,几代以来住在徐州东南乡二陈集,但在这以前,他们是从安徽小张庄搬去的,小张庄十几年前一度被联合国选为模范村。

母亲叫谢庆欧,安徽灵璧县人(但她自小住在双蒲镇上),据说那里面的钟馗像最灵。她是谢玄这一支传下的族人,这几年母亲一直想回乡找家谱。家谱用三个大樟木箱装着,在日本人占领的时期,因藏在壁中,得避一劫,不料后来却遭焚毁。一九九七年赴山东胶南想打听一个叫喜鹊窝的地方,那里有一个解家村(谢解同源,解姓是因避祸而改姓的),她听她父亲说,几百年前,他们是从喜鹊窝搬过去的。

我们在胶南什么也找不着,姓解的人倒碰上几个。仲秋时节,有位解姓女子,家有一株柿子树,柿叶和柿子竞红。她强拉我们坐下,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好柿子不是“吃”的,而是“喝”的,连喝了两个柿子,不能忘记那艳红香馥的流霞。

家谱是找不到了,胶南之行意外地拎着一包带壳的花生回来,是解姓女子送的。吃完了花生,我把花生壳送去照相馆,用拷贝的方法制成了两个书签,就姑且用它记忆那光荣的姓氏吧!

我出身于中文系,受“国故派”的国学教育,看起来眼见着就会跟写作绝缘了。当年,在我之前,写作几乎是外文系的专利,不料在我之后,情况完全改观,中文系成了写作的主力。我大概算是个“玩阴的”改革分子,当年教授不许我们写白话文,我就乖乖写文言文,就作旧诗,就填词,就度曲。谁怕谁啊,多读点旧文学怕什么,艺多不压身。那些玩意儿日后都成了我的新资源,都为我所用。

在台湾,有三个重要的文学大奖,吴三连文学奖、中山文艺奖、台湾文艺奖,前两项是官方的,后一项是民间的,我分别于 1967年、1980年和 1997年获得。我的丈夫笑我有“得奖的习惯”。

但我真正难忘的,却是《幼狮文艺》颁给我的一项散文首奖。

台湾地区刚解严的时候,有位美国电视记者来访问作家的反应,不知怎么找上我,他问我解严了,是否写作上比较自由了?我说没有,我写作一向

自由,如果有麻烦,那是编者的麻烦,我自己从来不麻烦。

唯一出事的是有次有个剧本遭禁演,剧本叫《自烹》,写的是易牙烹子献齐桓公的故事(此戏 20世纪 80年代曾在上海演出),也不知那些天才审核员是怎样想的,他们大概认为这种昏君佞臣的戏少碰为妙,出了事他们准丢官。其实身为编剧,我对讽刺时政毫无兴趣,我想写的只是人性。

据说我的另外一出戏《和氏璧》在北京演出时,座中也有人泣下,因为卞和两度献璧、两度刖足,刚好也让观众产生共鸣。其实,天知道,我写戏的时候哪里会想到这许多,我写的是春秋时代的酒杯啊!

我写杂文是我自己和别人都始料未及的事。躲在笔名背后嬉笑怒骂真是十分快乐。有时听友人猜测报上新冒出来的这位可叵是何许人也,不免十分得意。龙应台的《野火集》在 20世纪 80年代的台湾的确有燎原功能,不过在《野火集》之前,我以桑科和可叵为笔名,用插科打诨的方式进行我对权威的挑战,算是一种闷烧吧!

我的小说写得不多,1996年写的一篇《一千二百三十点》我比较喜欢

(也入选了当年的年度小说选),但我选了另一篇《潘渡娜》。“潘文”是旧作,是华文作品中第一篇发表的科幻小说。这件事也很意外,我当时并没有注意到原来还没有华人写过这种东西。

我的职业是教书,我不打算以写作为职,想象中如果为了疗饥而去煮字真是凄惨。我教两个学校,阳明大学和东吴大学。前者是医科大学,后者是我的母

校。我在阳明栖属于“通识教育中心”,在东吴属于中文系。

我的另一项职业是家庭主妇,生儿育女占掉我生命中最精华的岁月。如今他们一个在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读化学,一个在美国东岸纽约大学攻文学,我则是每周末从长途电话中坐听“美国西岸与东岸汇报”的骄傲母亲。

我的丈夫叫林治平,湖南人,是我东吴大学的同学,他后来考入政大外交研究所,他的同学因职务关系分布在全球,但他还是选择了在中原大学教书,并且义务性地办了一份杂志。杂志至今持续了 25年,也难为他了。

最近流行一个名词叫“生涯规划”,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太大的道理,无非是每隔几年换个名词唬人罢了!人生的事其实只能走着瞧,像以下几件事就完全不在我的规划掌控中:

1.我生在20世纪中叶。

2.我身为女子。

3. 我身为黄肤黑发的中国人。

4. 我因命运安排在台湾长大。

至于未来,我想也一样充满变数,我对命运采取不抵抗主义,反正,它也不曾对我太坏,我不知道我将来会写什么,一切随缘吧!如果万一我知道我要写什么呢?知道了也不告诉你,哪有酿酒之人在酒未酿好之前就频频掀盖子以示人的道理?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会跨步而行,或直奔,或趑趄,或彳亍,或一步一踬,或小伫观望,但至终,我还是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去。

作者简介

张晓风,笔名晓风、桑科、可叵,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教授国学及文学创作。晓风的散文淡然平和,兼具知性与深情,内在深沉广阔,富于哲思,兼具浓厚的文化情怀。代表作有《地毯的那一端》《步下红毯之后》《再生缘》《玉想》等。余光中称其文笔“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有一点刚劲”,是“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亮点展示

精彩书摘

可 爱

【女人到七十岁还死爱漂亮,是该致敬的】

酒席上闲聊,有人说:“啊哟,你不知道,她这人,七十岁了,雪白的头发,那天我碰到她,居然还涂了口红,血红血红的口红呢!”“是呀,那么老了,还看不开……”

趁着半秒钟的“话缝”,我赶紧插进去说:“可是,你们不觉得她也蛮可爱的吗?等我七十岁,搞不好我也要跟她学,我也去抹血红血红的口红!”望着惊愕地瞪着我的议论者,我重申“女人到七十岁还死爱漂亮,是该致敬的”。

记得有一年,在马来西亚拜访沈慕羽老先生。古老的华人宅第中,坐镇着他九十多岁的老母亲。我们想为她拍一张照,她忽然忸怩起来,说:“等一等,我今天头发没梳好。”她说着便走进屋去。

在我看来,她总共就那几茎白发,梳与不梳,也不见得有差别。可是,她还是正正经经地去梳了头才肯拍照。

老而爱美的女子别有其妩媚动人处。

又有一次,听到有人批评一位爱批评人的人。

“可是,听你们说了半天,我倒觉得他蛮可爱,”我说,“至少他骂人都是明来明去,他不玩阴的!人到中年,还能直话直说,我觉得,也算可爱了!”

有人骂某教授,理由是:“朋友敬酒,他偏说医生不准他喝。不料后来餐厅女经理来敬酒,他居然一仰脖子就干了,真是见色忘友!”“哎呀!”我笑道,“此人太可爱了。酒这种东西,本来就该为美人喝的,‘见色忘友’很正常啊!”我想,既然我动不动就释然一笑,觉得人家很可爱,大概,是由于我自己也有几分可爱吧?

光采男子

【酒杯后那张悲苦落寞的脸,飘浮在城市喧嚣的灯影里】

我不见那人,算来居然也有十几年了。有天开车,在收音机里偶然收到他的声音,他正在接受女记者的采访。哈!我想,虽然是在收音机里,我也能想象他正在努力漂亮着的那番风采。

所谓风采男人,大概包括五官、身材、谈吐、穿着品位、高学历和江湖上(“学术江湖”或“政坛江湖”)的响亮名头。以上条件,此人算是约略具备了,虽然每一项都未必是上选。

我和他不熟,偶尔碰见,总是在他人邀请的集会上。此外,他请过我做一场演讲。

可是,有一天午夜时分,我遇见他,在一家小餐厅。那地方很多人喜欢去吃消夜,我和家人这天也去享受一下江米藕和清蒸臭豆腐的滋味。

正忙着点菜上菜,他走过来,原来当晚他也在这家餐厅里,我站起身来要跟他“打个招呼”,才发现他的脸——哦,不,他不是过来跟我打招呼的,他有惊天动地的话要说。他醉了,至少是半醉。他的手里犹自端着一杯酒,他大概不是一个人来喝闷酒的,那跟他的个性不合,那么他一定有一桌朋友坐在餐厅某一角落。是哪一桌?我不确定,我只知道他的异常落寞的脸正期待倾诉。那么,他为什么不跟他同桌的朋友去说,却急急地跑到我的桌上来呢?

“你知道吗?”他俯身向我的座位,“今天一大早,我接到我女儿的长途

电话,从纽约打来的。——你知道她要告诉我什么吗?我的女儿——”

“哦——”我回答,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我知道,这场面,他所需求于我的,大概就是我什么都不必说吧!我知道他离了婚,女儿和母亲同住。他在台北的高身价和这身份也有关系吧!

“我女儿说:‘爸爸!你知道吗?我来了月经了。’我说:‘好啊,女儿,恭喜你,你现在算是个小女人了!’你看,我的女儿,她居然月经来了——”我有点明白了。我猜,他那桌上的朋友,大概都是些男人,他无从跟他们开口。“恭喜你了,”我说,“女儿长大了呢!”

我的恭喜不是假意,但也并不全然真实,我的女儿也在那时候初潮。我知道那欣喜中嗒然若失的空虚感觉。更何况,他失去了整个和孩子相共的成长历程。而且,那时机一旦失去,就永远不会再回来。这一点,他知道,我也知道。

繁灯的夜晚,有多少权倾一时或风华倾一座的光采男子,各咽其欲吐难吐的悲情,各忍其欲泪无泪的哽咽。

那以后我一直未见他。每次想起,别的事全忘了,单只记得酒杯后那张悲苦落寞的脸,飘浮在城市喧嚣的灯影里。而那晚我竟曾附和他,向他恭喜。

我猜他自己已忘记那晚的事,我相信他之所以还能活得光鲜耀目,活蹦乱跳,很可能就是由于第二天一早起来,便已忘记前晚他自己的脸——不对,他那晚其实根本未曾看见他自己的脸,他的脸刚好长在他目光不及之处。连“忘记”的手续都不必了,他压根儿不相信自己的脸除了一向自信的微笑外,还可以悲苦沮丧。

他是幸运的。或许。

记得那张酸楚的脸的人,其实是我。

我 有

【人只有两种,幸福的和不幸福的】

那天下午回家,心里好不如意,坐在窗前,禁不住地怜悯起自己来。

窗棂间爬着一溜紫藤,隔春青纱和我对坐着,在微凉的秋风里和我互诉哀愁。

事情总是这样的,你总得不到你所渴望的公平。你努力了,可是并不成功,因为掌握你成功的是别人,而不是你自己。我也许并不稀罕那份成功,可是,心里总不免有一份受愚的感觉。就好像小时候,你站在糖食店的门口,那里有一份抽奖的牌子。你的眼睛望着那最大最漂亮的奖品,可是你总抽不着,你袋子里的镍币空了,可是那份希望仍然高高地悬着。直到有一天,你忽然发现,事实上根本没有那份奖额,那些藏在一排排红纸后面的签全是些空白的或者是近于空白的小奖。

那串紫藤这些日子以来美得有些神奇,秋天里的花就是这样的,不但美丽,而且有那一份凄凄艳艳的韵味。风一过的时候,醉红乱旋,把怜人的红意都荡到隔窗的小室中来了。

唉,这样美丽的下午,把一腔怨烦衬得更不协调了。可恨的还不只是那些事情的本身,更有被那些事扰乱得不再安宁的心。

翠生生的叶子簌簌作响,如同檐前的铜铃,悬着整个风季的音乐。这音乐和蓝天是协调的,和那一滴滴晶莹的红也是协调的——只是和我受愚的心不协调。

其实我们已经受愚多次了,而这么多次,竟没有能改变我们的心,我们仍然对人抱着孩子式的信任,仍然固执地期望着良善,仍然宁可被人负,而不负人,所以,我们仍然容易受伤。

我们的心敞开,为要迎一只远方的青鸟。可是扑进来的总是蝙蝠,而我们不肯关上它,我们仍然期待着青鸟。

我站起身,眼前的绿烟红雾缭绕着,使我有着微微眩晕的感觉。遮不住的晚霞破墙而来,把我罩在大教堂的彩色玻璃下,我在那光辉中立着,洒金的分量很沉重地压着我。

“这些都是你的,孩子,这一切。”一个遥远而又清晰的声音穿过脆薄的叶子传来,很柔和,很有力,很使

我震惊。“我的?”“是的,我给了你很久了。”“嗯,”我说,“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晓得,”他说,声音里流溢着悲悯,“你太忙。”

我哭了,虽然没有责备。等我抬起头的时候,那声音便悄悄隐去了,只有柔和的晚风久久不肯散去。我疲倦地坐下去,疲于一个下午的怨怒。我真是很愚蠢的——比我所想象的更愚蠢,其实我一直是这么富有的,我竟然茫无所知,我老是计较着,老是不够洒脱。有微小的钥匙转动的声音,是他回来了。他总是想偷偷地走进来,让我有一个小小的惊喜,可是他办不到,他的步子又重又实,他就是这样的。

现在他是站在我的背后了,那熟悉的皮夹克的气息四面袭来,把我沉在很幸福的孩童时期的梦幻里。“不值得的,”他说,“为那些事失望是太廉价了。”“我晓得,”我玩着一裙阳光喷射的洒金点子,“其实也没有什么。”“人只有两种,幸福的和不幸福的。幸福的人不能因不幸的事变成不幸福,不幸福的人也不能因幸运的事变成幸福。”

他的目光俯视着,那里面重复地写着一行最美丽的字眼,我立刻再一次

知道我是属于哪一类了。“你一定不晓得的,”我怯怯地说,“我今天才发现,我有好多东西。”“真的那么多吗?”“真的,以前我总觉得那些东西是上苍赐予全人类的,但今天你知道,

那是我的,我一个人的。”“你好富有。”“是的,很富有,我的财产好殷实,我告诉你我真的相信,如果今天黄昏时宇宙间只有我一个人,那些晚霞仍然会排铺在天上的,那些花儿仍然会开成一片红色的银河系的。”

忽然我发现那些柔柔的须茎开始在风中探索,多么细弱的挣扎,那些卷卷的绿意随风上下,一种撼人的生命律动。从窗棂间望出去,晚霞的颜色全被这些纤纤约约的小触须给抖乱了,乱得很鲜活。

生命是一种探险,不是吗?那些柔弱的小茎能在风里成长,我又何必在意长长的风季?忽然,我再也想不起刚才忧愁的真正原因了。我为自己的庸俗愕然了好

一会儿。有一堆温柔的火焰从他双眼中升起,我们在渐冷的暮色里互望着。“你还有我,不要忘记。”他的声音有如冬夜的音乐,把人圈在一团遥远的烛光里。

我有着的,这一切我一直有着的,我怎么会忽略呢?那些在秋风犹为我绿着的紫藤,那些虽然远在天边还向我粲然的红霞,以及那些在一凝注间的爱情,我还能要求些什么呢?

那些叶片在风里翻着浅绿的浪,如同一列编磬,敲出很古典的音色。我忽然听出,这是最美的一次演奏,在整个长长的秋季里。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辑一 半局

生活就像一条河流,后浪推前浪,不断逝去,又不断涌来。

半局 2

满场的孩子仍在游戏,属于你的游伴却不见了

一篇四十年前的文章  12

人类是多么想、多么想挽回那些远行的故人啊

凡夫俗子的人生第一要务便是:活着  15

忽然发现一项真理,讲“不朽”,是圣人的事。

一句好话  22

竟有一句话使我一夕成长

一番  27

人类总有一个角落,是留给自己的族人的

正在发生  29

无论什么事,亲自参与了它的发生过程,总是动人的

回首风烟  31

原来事过三十年,什么都可以一笑了之

辑二尘缘

生命是纯净的火焰,我们活在世上,心中有一轮无形的太阳。

尘缘  36

我所挽留不住的,只能任由永恒取回

母亲的羽衣  47

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毛的仙女呢

地毯的那一端  52

我们已有过长长的等待,现在只剩下最后的一段了

绿色的书简  59

弟弟妹妹们,我们真该常常记得,我们是不能分割的一串儿

初雪  66

在全人类里,我有权利成为第一个爱你的人

娇女篇  71

妈妈,世界上有没有一条三寸长的溪流

别人的同学会  79

装假,实在是很累人的事

辑三 我在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我在  82

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

我有  88

幸福的人不能因不幸的事变成不幸福

我喜欢  92

我喜欢活着,生命是如此充满了愉悦

情怀  107

胸襟中的每一缕柔情都是无限天机所流泻的微光

描容  116

每一转折都自成祸福,每一岔路皆隐含杀机

我恨我不能如此抱怨  122

静坐悟道,忽然感出种种自卑之端,皆在于生平不会埋怨

咱们何不来谈谈个人的心愿  126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辑四 有些人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

有些人  130

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情塚  133

世上所有的女人都会喜欢泰姬玛哈的故事

女子层  144

那里面有一种情逾姐妹的亲热

光采男子  147

酒杯后那张悲苦落寞的脸,漂浮在城市喧嚣的灯影里

她曾教过我  149

我深信她仍殷殷地从穹苍俯身看我们这一代的舞台

酒井先生的笑容  156

一直记得他的脸,大雪里的一枚红石榴,笑得开心到爆裂的程度

你的侧影好美  158

侧影这玩意儿其实也很诡异,它非常不容易被本人看到

辑五 也算可爱

虽有种种倒霉事,但我记得住的而且在心中把玩不已的,全是从生活渊泽里捞起来的种种不尽的可爱。辑五

辑六 我知道你是谁

如果五月的花香有其源自,如果十二月的星光有其出发的处所,我知道,你便是从那里来的。

辑七 人生的什么和什么

我两手空空而来,却带着两握盈盈的爱和希望回去;我在人间曾播下一些不朽,是给了别人而依然存在的。

内容简介

生活就像一条河流,后浪推前浪,不断逝去,又不断涌来。散文名家张晓风的一支健笔,写尽了尘世的缘法和岁月的风沙。相逢有时,别离有时,怀着一颗欢喜温柔的心,记挂着人间无处不在的善与美、笑与泪。作者携一世的情缘、半生的收获,与读者一起,在一花一木、一饭一蔬中,参见万物的多情和柔软,收获岁月的丰盈和圆满。

生命是纯净的火焰,我们活在世上,心中有一轮无形的太阳。

编辑推荐

1.名家作品精选,张晓风深情寄语。本书从台湾散文名家张晓风执笔50周年的丰硕成果中精挑细选50篇精华文章,旨在解答大众对人生、工作、家庭、成长的困惑和迷茫,图文结合、设计精美,意蕴深远。作者签章向读者提出邀约:我们何不来谈谈各人的心愿?

2.这一次,让散文名家为你破解人生谜题。从出生到求学、工作,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们不仅要时时面临外部的竞争和击打,而且还有来自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历经世事的张晓风用她的睿智通透,告诉读者在疾病、痛苦、孤独、失意、得意、学习、工作中如何步步为营,取得属于自己的生命荣光。

3.生活以平淡吻我,我却报以欢喜与温柔。在漫长的人生里,除了少数的沸腾时刻,我们终究要与平静如水的岁月和平相处。以一颗温柔欢喜的心,去观他人和世界,细品平凡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也会觉得颇有滋味。

4.世界原本很可爱,你要懂得欣赏。懂得是一种慈悲,也是消除偏见、打破隔阂的不二法宝。白天和黑夜来自地球、太阳的公转自转的规律,月亮却在规律之外洒向大地以清辉;懂得一颗种子发芽需要时间,懂得一朵花开需要灌溉,就会更加欣赏我们这个由微小事物构成的大千世界。

5.生生不息,永不言败。半局不是结局,胜败未分、输赢未定,生命之火未熄。半局就意味着还在路上,不管上半局是赢是输,都要鼓足斗志,再下一城。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起起伏伏的命运中,只要生命之火还未熄灭,就要打起精神活下去。

6.篇目珍贵,值得收藏。本书收录晓风未在大陆发表作品《凡夫俗子的人生第一要务便是:活着》点明书中之义,同时收录入选教材作品《行道树》《我喜欢》《有些人》等,经典耐读,可反复阅读咀嚼。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半局、尘缘、我在、有些人、也算可爱、我知道你是谁、人生的什么和什么七辑, 主要内容包括: “半局”、“一篇四十年前的文章”、“凡夫俗子的人生第一要务便是: 活着”、“一句好话”、“一番”、“正在发生”等散文作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