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有一种风雅趁年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白落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自古以来,无论是淡酒、清茶、疏梅、幽兰,还是老巷、石桥、山水、花鸟……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骚客,还是市井小民,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这风雅的趣味。白落梅著的《有一种风雅趁年华》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作者简介
白落梅,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女子,端雅天然,安静无争。江南人物,隐世之才。
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四十余篇,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她开创了“唯美传记”这一全新畅销书领域,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畅销书作家。
代表作有《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等。
目录
第一卷 一寸光阴一壶酒
弦琴
围棋
书韵
古画
淡酒
清茶
第二卷 一纸诗书一年华
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第三卷 一剪梅花一溪月
疏梅
幽兰
翠竹
素菊
净莲
云松
第四卷 一方古物一风雅
金饰
银物
青铜
玉石
古陶
瓷器
第五卷 一曲云水一闲茶
楼阁
琐窗
庭院
老巷
石桥
长亭
第六卷 一树菩提一烟霞
山水
花鸟
戏曲
佛卷
道经
儒风
序言
有一种风雅 趁年华
我不爱世外仙源,只爱烟火红尘。我不要浮名
虚利,只要诗酒琴茶。
万物生灭,起于自然,红尘往来,莫问因由。
凡是风景,自有灵性,和人相亲,又与光阴擦肩。
但凡古物,自有气质和风韵,被岁月珍藏,不曾遗
忘。
静坐之时,想起曾经走过的红尘,有过的片段
,看过的风景,心生温柔,亦落寞。一切已然走远
,不复重来。时间还在,我们或是陌路,或仍执手
,但终成过往。
秋的山径,路遇茶花,若唐诗端然,似宋词清
丽,又如元曲流转。此刻,内心的雅致,足以抵挡
外界的苍茫。连这风中薄薄的凉意,竟也是季节的
恩赐,流露出时光的柔软与慈悲。山水草木、清茶
淡酒、亭台楼阁、金玉珠石,皆有风情底蕴,有着
难以言说的妙意和机缘。奈何,再美的物事,亦需
要有心人去赏之,惜之。否则,只是一种简单的存
在,千年若一日。
世上繁华,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却渺若
微尘,不得久长。可这浩浩一生,终究要有所求,
或营营功贵,或瓶梅清风。趁年华,折几枝山花,
品几盏诗酒,填几阕小令,诉几段衷肠,如此,不
负锦绣如织的人间。
而后,再结庐深山,筑茅斋,修茶室,养性情
,等候归人,收留倦客。那里,有溪云松涛,无人
往车喧;有杜若幽兰,无凡花俗草。那里,风闲岁
静,日长如年,光阴覆盖了苔藓,世事落满了尘埃

杨绛先生说:“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
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人生便是一册书,
可繁可简,时间久了,皆意味深长。亦如一出戏,
起承转合,生死悲喜,到底随缘。
疏梅翠竹,佛卷儒风,从《诗经》《楚辞》的
年代,便有了清趣。庭院琐窗,石桥小巷,在汉唐
风烟里,则有了故事。一方古陶,一件青瓷,一枚
老玉,记得每个朝代的更迭变迁,却不记得谁曾来
过,谁又转身离开。
感恩光阴所有的相赠,让老去的年华,一如既
往地朴素情深。亦感恩陪我走过山长水远的你,愿
余生,我们随喜自在。
都说命运早已安排,不必费心弄巧,万事终有
结果。这人间,自当柔情以待,与之执手言欢。
往后的岁月,择山水而居,天高云淡,物静心
安。或侍花弄草,或酿酒煎茶,或读书听戏。又或
什么也不做,只守一树梅花,候一窗风雪。当下,
秋光如禅,来日方长。
白落梅
戊戌年 落梅山庄
导语
《有一种风雅趁年华》是白落梅古典唯美散文2019年全新升级版,精美古风定制插画,内文双色印刷,新增深情序言。
百万册畅销书作者白落梅唯美品鉴中国古典名物,典雅清新的文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不同以往的古典文化阅读品鉴感受。品一味浮世清欢,度一方风雅年华。
附赠唯美古风《落梅词笺》,十一首落梅小词倾世相见,与你在字句水墨里执手相约。
精彩页
弦琴
那张琴,置于琴台上,被光阴疏离了多年。岁月没有带给它太多的风尘,静处时,有种遗落的冷艳和端雅。琴通性灵,含气质,有品德,知晓前世今生,故识得真正的主人。我与琴,并无过深的情感,却能认定,与之有过一段宿缘。
也曾想过,有那么一座宅院,古老深沉,瘦减繁华。简洁的书屋,一炉香,一张琴,一桌棋。轩窗外,几树梅柳,一地月光。想来,令人心动的,该是有一个懂弦音、识雅乐的知己。有一天,我会老去,而琴,也定然可以觅得它新的主人,拥有新的故事。
琴为天地之音,宁静悠然,旷远深长,缥缈多情。宋代《琴史》中说:“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琴与万物相通,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波光云影、鸟语虫鸣皆蕴含其间,寄于弦上。
抚琴者,将万千心事揉入弦中,在弦音中平和泰然,体会到至极之静。听琴者,在清宁洁净的琴音中洗澈心灵,恍若天乐。岳飞有词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仿佛抚琴之人,今生必定有一个知音,不然,纵是奏出天籁之音,亦有无法言说的缺失和遗憾。万物有情,皆可认作知己,只看你是否愿意交付真心。
在遥远的春秋时代,有一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被传为佳话美谈。琴师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中秋之日,他乘船来到汉阳江口,泊船歇息。是夜,风浪平息,云开月出,他抚琴独奏。打柴晚归的樵夫钟子期,被其琴声吸引,不忍离去。子期听懂了伯牙琴声里高山之气势、流水之柔情,二人结为知己。
月圆之时,彼此把酒言欢,约定来年中秋之日,江口重逢。次年,伯牙在江口抚琴等候知音,却不见子期赴约。后得知子期不幸染病去世,并有遗言,须将坟墓修在江边,只为再闻伯牙琴声。伯牙万分悲痛,行至子期坟前,抚琴一曲。之后,挑断琴弦,摔碎瑶琴。知音逝,琴已无人听。他的世界,从此安静。
古琴,以其悠久的历史,目睹了世间兴衰荣辱,爱恨离愁。《诗经》里有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令卓文君与之夤夜私奔,写下“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爱情诗句。晋时嵇康作《琴赋》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他临刑前,从容不迫地弹奏一曲《广陵散》,至今为千古绝响。
诸葛亮巧设空城计,以沉着悠闲的琴音,智退司马懿雄兵十万。晋陶渊明有诗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他归隐南山,采菊东篱,每日饮酒赋诗。这位山中隐者,世外高人,知哓琴中雅趣,将一张无弦琴弹到无我之境,乃至草木为之低眉,万物为之垂首。
“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琴,有着清、和、淡、雅的品格,历来是文人墨客修养性情不可缺少的乐器。同样一首曲子,因抚琴者的修养、心性不同,而弹出不一样的意境与妙处。时而飘逸似明月清风,时而清越如玉泉倾泻,时而激烈犹万马奔腾,时而明净若秋水长天。
无论是喧闹的琴、寂寞的琴,愉悦的琴、悲戚的琴,流动的琴、静止的琴,最终都将升华至一种天人相和的意境。过往的恩怨,人世的冷暖,皆付诸琴弦之上。而素养高超的抚琴者,则能超然于弦外之音,达到无悲无喜、物我相忘的境界。
明屠隆论琴曰:“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琴是一种不可闲置的乐器,所以无论是否有听客、有知音,抚琴之人,都应该与清音朝暮相对。否则,时间久了,那些原本熟悉的片段、美丽的章节,会被岁月模糊,寻不见从前的光影。
唐代诗人刘长卿曾经发出“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感慨之声。这位孤高自赏的诗人,亦觉世少知音,但仍寄情于古调,以慰寂寥。
王维则写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诗句。他仿佛在告诉世人,他的琴,从米都不寂寞。纵然未曾有过知己,还有幽篁和明月,可以听懂弦音,诉说心语。
白居易诗云:“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是琴,让他们从茫然世海里,找到真实的自己,学会与这世界平和相处。琴,可以远离流俗,磨砺心性,滋养情感。当我们在红尘中仓促奔走,无处安身时,相信还有一尾琴,愿和你相交,重新开始一段缘分。
《红楼梦》中,曹雪芹将七弦琴托付给了林黛玉。一直以为,十二钗里最适合抚琴的莫过于妙玉和黛玉。带发修行的妙玉,在庙堂的虚静中,可以将琴弹至空无之境。但曹雪芹却给了她棋,把琴留给了潇湘妃子林黛玉,妙玉做了那个听琴解语的知音。林黛玉将幽情愁绪、春雨秋风,都融入琴魂诗魄中。她的琴,不仅感动自己,更感动了那一园的草木。
古琴造型优美,典雅清丽。抚琴之人,自有一种不可名状的风雅与美丽。他们来自不同流派,演奏不同风格,只为将万千情怀,调入冰弦,言说心事。这般知交,有如赶赴一场久别的约会,有如岁月平淡的相守。
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4: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