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精)/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郑曦原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郑曦原,1963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先后就学于兰州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1984年选调生,志愿到陇南乡村工作3年。后供职于甘肃省文化厅、国家物价局和外交部,曾任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副领事、驻希腊大使馆首席馆员兼政务参赞、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现任中国驻孟买总领事。著有《中国远古文化》、《通向未来之路》(与李方惠合著)、《高位的危机》(与以克合著)、《帝国的回忆》、《共和十年》等。协助其父郑时文核校《穿过硝烟的军列:一个学生兵的朝鲜战场亲历记》。
后记
我出生的城市内江地处四川盆地。沱江为长江
支流,像一条蜿蜒的玉带,环抱着这个川中小城。
李白诗赞为“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我家伯
父郑拾风少年出川,参加抗战,当过《大公报》的
战地记者,后定居上海。他返乡探亲时,总要为我
带回几期《儿童时代》杂志。扑面而来的书香,闻
所未闻的故事,送来大上海那遥远而神秘的气息。
拾风伯父还喜欢拉着我的手,一起吟唱宋代诗人李
之仪的词:“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
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受他的影响,我对上海也
有了一种天然的情感。
近年来,我多次行走沪上。坐在金茂大厦的顶
楼喝茶,外滩梦幻般的景象,总让我回想起童年的
往事,也感觉到《帝国的回忆》原版在反映中国社
会演变的方面,似乎缺了上海这个主角。上海是牵
引中国脱离封建帝制社会的火车头。上海的变迁,
不仅牵动整个长江流域,而且对于全中国的改变,
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利用2005年赴美进修的
机会,对《纽约时报》报道上海的电稿,有意识地
截取了1854年、1877年、1886年、1906年、1908年
五个时间断面,组成一个专题序列,编入新版,供
读者观察、剖析。
驱使我编纂《帝国的回忆》还有个重要原因,
就是我生长的城市与清末那段历史有很深的牵连。
内江地处成渝铁路中段,是辛亥年间四川保路同志
会斗争最尖锐的地区。1911年8月,革命党人会聚内
江,召开了著名的“罗泉井会议”,共商起义大计
。9月,他们把暴动日期刻上木牌,投入江中,做成
了俗称的“水电报”,召集各路英雄会攻成都。朝
廷震动,急调督办川汉粤汉铁路大臣端方率领湖北
新军精锐进川镇压,致使汉口兵力空虚,造成调虎
离山之势,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端方行军入川
后,也在内江境内被刺死。如果说武昌首义成功是
果,而革命之花却开在内江。这一点也获得了中山
先生的肯定。
另外,内江还是黄花岗烈士、民国大将军喻培
伦的家乡。喻培伦19岁离开内江,东渡日本留学,
是革命党中最有名的“爆破大王”。1911年4月27日
,喻培伦参加广州起义。他在胸前挂满炸弹,率先
冲进总督衙门,炸死、炸伤清兵无数。他为建立民
权的中国流完了最后的血。民国政府为纪念他建立
的“喻大将军祠”,就坐落在我幼时居住的文英街
上。我曾无数次怀着敬肃的心情走过将军祠堂,对
这位精忠报国的乡党充满敬佩。那些做出惊天大事
改变中国的人,常常不是什么神仙皇帝,也不是装
模作样的军机大臣,倒可能就是一名排长,或一位
怒发冲冠的少年。
《帝国的回忆》自2001年由三联书店首发后,
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同时也有各种建议和
批评。该书于2002年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在台北出版
,也获得台湾学界的关注与评论。这次再版,我们
吸收和采纳了各方面的意见,力求改进。为此,新
版参考台湾版注释内容,对旧版进行了修订与补充
。另外,按照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晓秋教授的意见,
追加了一篇反映蒲安臣外交活动的电稿。再者,追
补了一篇记叙“大秦景教碑”的特稿。为核实细节
,我还专程访问了西安碑林。驻足碑前,仍能强烈
感受到贞观年间那“盛唐巨光,景风东扇”的宏大
气象,禁不住为我汉家文化之辉煌壮美而感慨万千
。最后,原版关于李鸿章在纽约接受记者采访的内
容,针对部分读者的疑惑,拷贝了《纽约时报》原
始片断影印刊出,供读者研究。这次再版,共删减
旧版8篇电稿,新增11篇,同时与出版社编辑一起选
配了更多图片。这些照片和图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
时代的西方国家报刊,出自西方记者之手的景象和
现场实录,更增加了该书的历史感。中华文化博大
精深,如同一口硕大无比的“销金锅”。任何从外
部世界传来的东西,一倒进锅里,都会有化学蚀变
发生。1000年前,基督教来到长安,变成了景教;
1000年后,英语进入上海,也被改造成洋泾浜,而
西式法院则变成了会审公廨,甚至连美国公使也变
成了大清皇上的钦差。中华文明5000年薪火相传,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有大海一样宽
阔而包容的胸怀。这样的特质,对于构建各种文明
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无疑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
借再版之机,谨向台湾远流出版社的陈穗铮女士表
示特别的感谢。陈女士治学严谨,为责任编辑期间
,曾与我反复讨论、印证有关译文和史实,令我深
受教益。同时,向支持本书再版的当代中国出版社
周五一社长和张永副总编辑,向为本书撰写书评的
陈克艰、周振鹤等前辈,向特别推荐本书的《南方
周末》等报刊和赵启正、段永基、池莉、徐静蕾、
赵原、陈文茜(台湾)、叶国华(香港)等先生、女士
,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另外,外交部同事蒋书婉女
士参与了部分新增电文的翻译,也一并致谢。
2006年8月9日,记于北京海淀寓中
目录
前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引子 晚清史是我心中尘封的痛
第一篇 夕照的社会
1854年的上海:自由港
新闻专稿:清国东段长城观察记
新闻专稿:清国名城广州游历记
述评:英国鸦片贩子力阻清国禁烟
铁路和电报有望在清国出现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一)
清国社会新闻几则(二)
四川巴塘发生强烈地震,3000人丧生
新闻专稿:广州的一天
1877年的上海:火轮信使——个美国人的游记
特写:在大清国的心脏旅行——扬子江游记
述评:罪恶的鸦片贸易
清国人口数字引起争论
首家机器棉纺织厂在上海建立
述评:清国苦力价几何?
1886年的上海:租界见闻
特稿:大清国邮政专述
述评:清国的丝绸工业
述评:清国的财税稽征制度
亡命天涯的传教士
述评:一位美国工程师在粤汉铁路沿线的观察笔记
电灯将照亮北京
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清廷颁诏禁止妇女缠足
述评:沉重负荷下的帝国财政
1908年的上海:对美贸易出口1055万美元
第二篇 蜕变的文化
新闻专稿:清国的官式学堂
大清国将向英美派遣留学生
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
一份清国讣告
令人恐怖的考试制度
清国人将一天时间划分为12个单位
清国人发明的“洋泾浜英语”
述评:“四书五经”维系着清国灵魂
中文报纸在上海的发行量稳步上升
5020卷《古今图书集成》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述评:汉语奇异的表达形式
述评:清国官场腐败危及人类道德
清帝颁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新闻专稿:清国报业见闻
慈禧皇太后以孔子伦理观反击西方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复制碑私运纽约记
清国特使向美国赠送5000册中华图书
第三篇 诡异的内政
述评:同治皇帝暴卒,北京政局扑朔迷离
新闻特写:清国皇亲国戚多达四万
特稿:清国皇室生活记趣
述评:光绪皇帝学英语
李鸿章会见国际禁烟联盟执行秘书
慈禧召张之洞进京议政
新闻专稿:清国铁腕袁世凯采访录
新闻专稿:光绪皇帝驾崩,曾推动改革功不可没
附:光绪皇帝生平
新闻专稿:清国独裁者慈禧逝世,北京政局令人关注
附:慈禧皇太后生平
新闻专稿:三岁幼童登上清国皇位,改元宣统
新闻专稿:留美学子归国受重用
第四篇 艰难的国防
英国海军进攻广州,攻陷两广总督府
太平军挥师北伐,大清朝摇摇欲坠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圆明园惨遭洗劫
英国领事巴夏礼被囚记
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
清国接受和议,英法战俘曾受虐
香港卖奇珍,北京战利品令人炫目
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沦陷
清军攻破天王府,忠王李秀成束手就擒
捻军突破清军合围,威胁华北贸易安全
大清帝国军事资源透析
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清关系微妙
清军主力进朝鲜,日军进入临战状态
日军击沉“高升”号,1700名清军英勇殉国
丰岛海战震惊世界
李鸿章黄马褂被清廷褫夺,戴罪领军
清帝下达宣战诏,日清海陆大会战
美海军专家评丰岛海战
黄海大战,“定远”“镇远”姊妹两舰合力御群寇
日军攻入清国本土,威海卫军港危在旦夕
节日盛装的东京欢庆战争胜利
日军前锋直指山海关,威逼北京城
日军准备攻占威海卫,清国首都震动
三名清国海军将领自杀殉国
清国总理大臣恭亲王谈清日战争
德国海军借口教案占领胶东
法国占领海南岛
清帝下诏接受八国联军谈判条件
日本强制奴化台湾,再损兵250人
西藏叛乱平定,清廷诏示十三达赖罪恶
第五篇 酸涩的外交
沙俄外交使团进人大清国境
美使华若翰北京换约记
清英联合舰队计划破产
特写:驻清国的美国领事们
蒲安臣出使美国
拿破仑三世接见清国外交使团
安南国王仍然进贡大清国
清国政府首次要求外国旅行者出示护照
缅甸国王遣使向大清国进贡
格兰特将军访问广州、上海记
美国驻清公使易人
两江总督设官式晚宴招待美国公使
新闻特稿:李鸿章访问纽约记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
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
山东教案了结,德国外交成果丰厚
大清国驻美公使伍廷芳在美亚商会新年宴会上发表演讲
醇亲王将启程赴欧谢罪
英国承认大清对西藏拥有主权
清国欲收回澳门,葡国派军舰遏阻
清国外交使团访问美国
附:范巴澜的中国游记重现费城
第六篇 革命的抉择
孙逸仙博士被清国驻英使馆绑架
述评:为新中国而呐喊的孙逸仙博士
清国流亡政治家康有为宣示报国理念
述评:缺乏民意支持导致维新运动失败
1500名革命义士惨遭屠杀
革命党在北京车站引爆自杀炸弹
安徽巡抚遭革命党刺杀身亡
社论:觉醒的中国
述评:后慈禧时代的清国政局
清国制宪机关要求组建现代内阁
日本外务省称在武昌的日本人受到优待
武昌爆发反清革命,共和国体有望建立
大清政府紧急调兵支援汉口前线
清国驻美使馆称国内形势非常严峻
述评:清国革命旨在
精彩页
去年9月7日起义发生时,清国政府在这里的行政权力一分为四。当我们的商人想要借此机会,将自己沉醉在“走私的狂欢”之中时,英国和美国领事却站出来,要求以“白银或是期票”来完付关税,作为船只离港的唯一条件。
他们所持的观点是:“一国政府由于其所承受的不幸而无力行使权利,远不是其他国家忽视该国权利的理由,更不是其他国家因此而获利的理由。事实上,这正是其他国家显示他们诚信的时刻。”而美国领事则毫不掩饰地用最直接的语言告诉他的国人,条约上规定的纳税义务是“没有任何保留或附带条件的”,而且“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条约存在,它就有效”。
毫无疑问,两位领事都是尽责行事。然而,这二位都做得不对。领事们错用了他们的慷慨和同情心。事实上,一个政府的软弱是它自己的错。如果一个政府变得软弱,以至于无法行使它的行政职能,那么,“它的权利”与它的行政能力也就一同消失了。
英国领事完全遵照他认为合理的方式来对待虚弱的清国政府,而美国领事的论据则颇有争议。因为依据条约的纳税义务,并不是“没有任何保留或附带条件的”,而是完全依据清国一方履行其义务的情况而定,它是在一定前提下生效的。但英美两国商人必须依照本国政府的规定行事,当美国人为他们领事颁布的法令而争论时,他们所得到的只是关于遵守条约义务的道德说教。
最初,英美政府都遵循共同的立场。但是,当清国的道台①在舰队和军队支持下重返上海,力图继续履行他过去的职责时,领事们改变了他们先前的立场。
为了让读者对这个问题有更清晰的了解,我们在此要说明的是,当爽官重回上海道任上时,他的目的是要在外国人所占的租界中重建海关,但他未能办成这件事,因为他在租界里没有足够的兵队来保护他免受起义者(小刀会起义)的冲击。考虑到租界可能成为官民爆发流血冲突的战场,生活在这里的人生命财产可能处于危险的境地,道台的行为被制止了。
此乃问题要害所在,并由此引出有关保障或反对外国人权利的许多争论,道台大人和他的施政目标因而受阻。我们不想再纠缠这个问题,但有必要简单指出,外国人认为他们在租界有正当的自卫权力。他们确信,不论清国交战双方是否有意愿保障租界的安全,而实际上任何一方都没有能力来实施这种保护。于是,他们决定将所有有武装的清国人都阻挡在租界以外。
吴健彰不能建立陆上海关,即将目光转向水上,试图在停泊于外国船只之间的“羚羊”号上建立清国海关。然而,如同反对他在岸上建立一个有武装的海关一样,也有同样的势力反对他在船上建立海关。“羚羊”号被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外国船只当成危险邻居赶走了。这位不幸的道台大人四处碰壁,智穷力竭,不知所措。这段时间,道台与外国政府之间也进行了大量的通信交流。
我们首先提到的是道台大人与英国领事罗伯逊在去年10月10日至18日期间的通信(全文刊登于《北华捷报》10月22日,第169号)。吴健彰宣称他奉命回到上海,将依据老规则征收关税,要求领事“授权予他”。英国领事的答复是,除非清国收复上海,重建海关,否则免谈关税。
于是,吴健彰要求偿还所欠关税,并要求英国领事向其国人明示,领事是代表上海道台,即清国政府向“外国商人”征收关税。英国领事向吴道台通告了《暂行条例》,并再次通告他:“须俟清军收复上海县城,阁下到江海关视事之日”,即海关重建后,领事才会与他就征收关税事交换意见。
吴道台断然下令,要求收回所欠税收,并要求各国遵守原来的征税规则。他明确表示,如果各国不遵守,清国的钦差大臣将毫无疑问会采取措施,恢复从“外国商人”处征收全额关税,不许丝毫拖欠。罗伯逊领事的反驳可简单归结为一句话,即清国政府如此作为“将立即被视为敌意和侵犯”,其后果不可避免地将是“帝国利益的灾难”!这一表态很有效,事态暂时平息了。
与美国当局的沟通情况,更令吴健彰满意。清国钦差大臣可能事先告知美国驻清公使(他当时在上海),吴健彰已获得朝廷的授权,奉命重操旧业。吴道台的行政权力迅即被美方承认,尽管吴健彰被告知,关税欠款的偿还需满足某些条件。美方同意,一旦吴道台指定一个地点,让清国官员能开征关税,他们就做好完税准备。
美国领事在延迟了两至三周后,于去年10月24日向吴道台发出一封重要信函,要求知晓吴道台的行政衙门设在何处,并同时知会清国方面,在租界实行的《暂行条例》只是为了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美方绝对无意认为,当清国官员无法行使海关职能时,美国政府可以负责征收美国船只所应交纳的关税。现在,紧急状态结束,道台阁下在此,而且他有足够的兵力足以保障安全,因此,《暂行条例》将于三天后失效。而在这三天时间过去前,道台必须确定衙门地点。
在这个压力下,吴健彰最后宣布,开征关税的地点选在停泊在租界外的两艘清国兵船上。美国商人在规定的时限内获得通报。去年10月28日早晨,《暂行条例》失效。此后,美国公使于11月1日启程前往
导语
郑曦原编的《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精)/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系《纽约时报》对华报道选编,起讫年代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无与伦比的巨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即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革命及华侨等方面,既是一份十分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史。
书中所配的百余幅图片和照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报刊。这些出自西方国家记者之手的景像和现场实录,更增加了本书的历史感和收藏价值。
序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纽约时报》自19世纪中期创刊以来,历经150
年仍雄踞美国乃至西方主流媒体的领袖地位,这在
世界新闻史上绝无仅有。本人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
馆工作期间,曾比较系统地查阅了《纽约时报》从
1853至1997年的对华报道目录索引,并阅读了其中
晚清时期的408篇文电。当我发现《纽约时报》对中
国的跨世纪追踪报道,其篇幅是如此之巨大、时间
是如此之连续、视角是如此之完整时,内心受到很
大震动。
1997年夏季,我向时报提出准备选择该报部分
原始报道来编纂一部反映中国近现代史的著作,期
望寻找到《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对美国主流社会形
成美武“中国观”的影响线索,同时也以一个独特
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领
域的变迁,捕捉到中国积弱而强,最终实现民族复
兴的历史轨迹。这个提议获得时报的重视和响应,
并评价为“这是力图以时报原始资料重现一个世界
大国之编年史的伟大尝试”。因此,我们从1997年
冬开始着手,首先形成了“纽约时报看中国”三部
曲的编纂总纲,然后选择晚清社会为第一部,至
1998年秋完成这一时间段的资料选辑工作,以此奠
定了本书的原始文献基础。将来如果条件允许,我
们还准备着手第二部(民国卷)和第三部(人民中国卷
)的编纂工作。
“纽约时报看中国”第一部定名为《帝国的回
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独立成书。本书全
部原始文献均采选自纽约公立图书馆的缩微胶片库
,跨越时间从1857年1月至1911年10月,共采用133
篇原始文电,皆从我们编制的《(纽约时报)晚清报
道总选辑目录(408篇》中挑选出来。我们挑选文电
的标准,主要依据以下方面:直观反映晚清时期中
国社会面貌的文电;直观反映传统中国文化面对西
方文明冲击而发生相应变化的文电;描述中国上层
社会政治生活的文电;描述中国近代重大外交活动
的文电;叙述中国若干重大战争事件的文电;叙述
中国近代变法与革命的文电;反映华侨生活习俗的
文电。选用文电的形式包括快讯、新闻专稿、特写
、述评和社论,力求较真实地再现时报的新闻语言
风格和报道特点,既有直观式的描述和观察,也有
深入分析和背景报道。由于篇幅有限,本书对重大
战争事件的文电选择以中日战争为重点,对重大革
命事件的报道以孙中山先生的活动为重点,对重大
外交事件的报道以李鸿章访问纽约为重点。如此选
辑,难免挂一漏万,为此我们特将《(纽约时报)晚
清报道总选辑目录》的英文索引附于书后,供有更
多兴趣的读者参考。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
由于年代久远,纽约公立图书馆保存的缩微胶片显
示效果很不稳定,有不少我们自认为应该选入的文
电实在无法辨识,只好忍痛割爱。
本书在编辑顺序上一共安排为七篇,首先以社
会、文化等较轻松的内容为开端,力图先引起和保
持住读者的兴趣,再随之以内政、战争和革命等沉
重的内容,供读者思考。许多众所周知的事件,以
及大量涉及教案的内容,本书没有收录。为了帮助
年轻读者阅读,本书在每篇之前加了一段“篇首语
”,再在若干涉及近代史的人名、地名和事件背景
等处撰写了译注,希望能对这一部分读者起导读的
作用;本书在对国名的表述上,大量使用了“清国
”、“大清国”、“大清帝国”等字样,是有意识
地将近代中国与当代中国在时间上作清楚的划分,
以帮助读者在阅读时保持相对超脱的心境,以利较
为理性和冷静的思考。在整个编译过程中,我负责
文稿的选编、分类和注释工作,并起草了所有的自
撰文字。翻译工作则由李方惠、胡书源和我三人共
同完成。
本书在起步阶段即获得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同
志的支持,并蒙他亲笔赐函指教,获益匪浅;在与
《纽约时报》的接洽过程中,承蒙时报亚洲事务顾
问刘仕诚先生的多方周旋和鼎力帮助;在制作文献
拷贝的工作中得到了纽约公立图书馆的热情帮助;
在书稿草成后,又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左
步青先生的垂教和指正,谨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郑曦原
初稿于2000年4月
修改于2018年4月
内容推荐
《纽约时报》创刊于19世纪中叶(1851年),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纽约时报》自创刊以来就有了对中国的报道,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系列报道之深入,令人惊叹。
晚清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郑曦原编的《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精)/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所反映的时代,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无与伦比的剧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及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革命及华侨等方面,既是一份十分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晚清史。
本书被读者称为“《纽约时报》版的晚清史”(《南方周末》),“该书的编辑意义在于给我们送来了一面来自美国的镜子”(历史学者周振鹤);“当我们看到别人眼里的自己时,除了好玩,更多的感觉是惊讶,居然有那么多自己未曾察觉到的东西。”(《三联生活周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0: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