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船儿归/中国当代获奖儿童文学作家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洪永争
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洪永争著的儿童长篇小说《船儿归》讲述了:
杨向阳是个调皮活泼的蛋家男孩,美丽浩渺的漠阳江、雄伟壮观的拦河大坝、婉转悠扬的蛋家儿歌给他的童年带来巨大的乐趣。但幼小的他并不知道,温柔善良的阿妈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蛋家人艰辛的生活,阿爸对她的漠视,紧张的婆媳关系以及其他种种风波终于让她不堪重负。
有一天,杨向阳突然发现阿妈不见了,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杨向阳深深地思念阿妈,为了让阿妈早日回来,他努力地一点点长大……
作者简介
洪永争,广东阳江市人,现居佛山南海,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涉猎小说、散文、诗歌和书法创作,多种文体散见于《人民文学》《小小说月报》《作品》《广州文艺》《特区文学》《中西诗歌》《羊城晚报》等报刊。曾7次获得《人民文学》全国征文奖;2010年,长篇小说《天谶》在北京获奖;2012年获得佛山文学奖,首届全国青工小说新人奖;2013年获得首届“大沥杯”广东省小说奖。2017年获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最高奖“青铜奖”。书法作品十多次入选广东省各大展览并获奖。出版过短篇小说集《月亮坡》《蛋家船下水如天》。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理事,佛山文艺创作院首届签约作家,南海作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沥城笔会副会长。
目录
第一章 叶上的虫儿水边的泥
第二章 风儿轻轻在叹息
第三章 沙洲水鸟去无踪
第四章 疍家人的日子不轻松
第五章 啃了沙的艇仔要奋力
第六章 不怕雷公,也不管风雨
第七章 再远也不过几个来回
第八章 总有一天船儿归
序言
生活之镜,心灵之灯
崔昕平(儿童文学评论家)
在儿童小说创作领域,洪永争是一位辨识度极高的作
家。这首先源于他所开辟的、对广东阳江一带昼家渔民水
上生活的精微描写。这一题材视野非但在儿童文学创作领
域从未出现,放置在整个文学视野中,也当属仅见。洪永
争首度创作的儿童小说《摇啊摇,昼家船》,便是这一具
有补白意义的选材。该作品获得了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
小说奖”的最高奖。
新作《船儿归》延续了对昼家渔民生活的描写。从情
感基调而言,《船儿归》不似《摇啊摇,昼家船》那般聚
焦于极度的贫穷与困苦。而是选取了一户普通的昼家人家
;矛盾冲突也并非起于极度贫困带来的生活“变形”,而
是较为大众化的家庭冲突。丈夫杨永健疏于家庭责任,儿
子杨向阳又淘气厌学,父子俩的“屡教不改”令妻子李香
莲备感无力,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这个小家庭是顶着双方
父母的反对走到一起的,婆家不信任一个岸上人家的女子
能与昼家人过清苦的水上生活,娘家则觉得识文断字的女
儿选择昼家打渔佬是在自毁前程。李香莲感到了巨大的挫
败,既无处求助又无路可退,于是选择逃离,企望遁入空
门寻求解脱。从作品体量而言,《船儿归》选择了一个中
长篇小说的构架,从一个生活片段切入生活,给予极为细
腻的呈现。从创作风格而言,则仍是洪永争一贯的“写实
”。
洪永争的“写实”手法也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的
文字如生活的镜子,有着极强的复现能力。他常采取退出
干预的、近于自然主义的“写实”,以纯粹的白描手法,
还原昼家人的水上生活,给人以并未做过多提炼、加工与
虚构之感。省却了虚构之力,便全神贯注于生活的白描。
作品由大量丰富的生活细节支撑连缀。洪永争善于描写昼
家人的水上生活,这在《摇啊摇,昼家船》中已有极为出
色的表现,《船儿归》再次展现了作家从生活中捕捉细节
的能力。昼家人的衣食住行,言语歌谣,都有精细的描绘
。《船儿归》同时显示了洪永争描写校园生活的能力,多
种课堂场景与师生互动都描绘得极具典型性。
……
小说以作品中阿妈自作的儿歌《船儿归》为名,传递
终要归家的寓意。作品里皆是家长里短,并无大风大浪,
却也成就了儿童小说的另一番生活天地。生活中的小风小
浪,对于历史而言无关痛痒,而对于置身其中的大多数普
通人而言,已然是身心的煎熬。这如同一份份生活的试卷
,考验孩子,更考验成人。生活之舟的去向,则是这煎熬
中的某种选择。阅读洪永争的作品,不由联想到M·H·艾
布拉姆斯《镜与灯》中所喻,作品如生活的镜子,映照出
心灵的灯火,为儿童读者展现着生活的韧性与真挚的力量
。故事在情感酝酿达到最饱满的状态时戛然而止,让心灵
的灯火在书页之外闪亮。
导语
洪永争著的儿童长篇小说《船儿归》的大意是,疍家男孩杨向阳顽劣调皮,阿妈拿他非常无奈。有一天,阿妈突然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家。男孩坚信阿妈出走是因为他太顽劣了,开始一点一点地改变自己。而真实的情况是,阿妈在生活的重压下,到了崩溃的边缘,因为无法排解而离家出走。男孩得知阿妈的线索前去寻找,却没有看到阿妈,他留下一封他如何克服困难、改掉坏毛病的信,但阿妈并没有回来。男孩再次去寻找阿妈,远远看到阿妈正坐另一街渡回来,两街渡相遇,男孩放声大哭……
书评(媒体评论)
《船儿归》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了原汁原味的蛋家
人的生活方式。作品中穿插着一幅幅蛋家人的生活画
面,顺水傍船,渔舟唱晚,颇有些铅笔素描的韵味。
作品深植于真实质感的生活,逼真的生活白描常常显
出强大的“共情”效果,并无大风大浪,却成就了儿
童小说的另一番天地,为读者展现着生活的韧性与真
挚的力量。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崔昕平
精彩页
杨向阳不喜欢读书,上课的时候他总是睡不醒似的,好像是梦见过年收了不少利是,很满足,就一直不愿醒;又或者梦见吃春节才有的炒米饼,嘴角还一直流着口水。但是一下课,他就变得生龙活虎,在教室内外上天入地,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
为此,阿妈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像一名小学生似的听着老师罗列自己儿子的缺点,老师说完后,她还向老师保证,回去一定好好教育自己的儿子。有好几次,让老师说到痛心处,她还当着老师和儿子的面哭了。那会儿,杨向阳稍有触动,在老师面前做出各种保证。可是,出了学校门口,很快就忘了,就像江水流过鸭背——痕都没有。阿妈对儿子这种没心没肺的模样,一点办法都没有。
每个学期结束,阿妈收到的家庭报告书上,老师赞扬儿子唯一的优点就是:精力旺盛,喜欢体育课,体育成绩不错。年年都是这句话,其他方面一塌糊涂,恼得阿妈常常说:“你这么不向好,阿妈会不喜欢你的。”
的确,学校开设的这么多课程当中,只有一门课杨向阳是喜欢的,那就是体育。难怪有同学背后议论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到体育课,杨向阳比谁都欢喜,比谁都兴奋,上一节课还没下课,他的屁股早就离开了凳子,整个人像悬挂在桌子边上似的。上课的老师问他:“杨向阳,你不舒服?”他答道:“没有啊。”老师又问:“那你怎么不坐下?”他又答道:“坐了整整一节课,屁股快开花了,我想站着。”
这时有同学起哄:“不是,下一节上体育课,他的屁股很激动!”这话一出,全班沸腾起来。杨向阳也不恼,跟着大家笑。
老师看着他那没心没肺的模样,起初竭力想不笑,但到底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为了掩饰自己,便用手指指着他说:“你呀!你呀!”杨向阳一点都不在乎,下课铃一响,他也不管老师有没有让下课,人就冲了出去,很快,操场上卷起了一场沙尘暴。
今天没有体育课,他整个人没有一点精神,第一节数学课刚上十来分钟,他就打了好几个哈欠。
教数学的是一位快退休的老教师,清清瘦瘦的。虽然体型单薄,可他有一双同学们称为“耳光眼”的非常厉害的眼睛。
什么是“耳光眼”?这是班上好事的同学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他的目光让人特别害怕,你要是做错了事,或者没有交作业,他瞪你一眼,会让你觉得比甩了你一个耳光还要难受。所以,每次上他的课,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被他甩一个“耳光”。班里的同学都认可这个说法,于是“耳光眼”就叫开了。
上他的课,杨向阳一直都不敢真正入睡,他努力控制着自己,以至于瞌睡打得相当凄凉: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像一架有间歇性故障的抽水机。有时候,他刚要入睡,老师讲课的声音突然高起来,他只好睁开眼睛;等老师的声音低下去,他又神游到梦乡去了。但他总是睡不安稳,过不了多久,又醒过来,一双眼睛打了个转,见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他又开始闭上眼睛,脑袋托在他竖起的两只手上,那样子,好像一个好学的小学生在思考问题一样,伪装得十分巧妙。
又过了一会儿,不知谁在他后面小声说了一声:“杨向阳,老师叫你回答问题!”
啊?他在蒙咙中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连忙站起来,傻乎乎地望着刚写完板书的“耳光眼”,他旁边的同学压着嗓子笑起来。
“耳光眼”问他:“杨向阳,你怎么了?”
“老师,不……是……你要我回答问题吗?”杨向阳结巴地问。
“哈哈哈——”顿时,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
“耳光眼”的脸沉了下来,班上很多同学不敢看他的眼睛,连忙低下头。杨向阳这才明白同学们耍了他,有些恼怒,但见老师神情严肃,也跟着低下头。“耳光眼”没有生气,也没有使出他的“耳光眼”,沉默了片刻,说:“坐下来吧。”
杨向阳如释重负,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又安安静静地坐端正。其他同学也变得异常小心,课堂上安静得有点让人不习惯。这节课上,他没敢打瞌睡,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黑板,这节课上,他学会了很多。
下课了,杨向阳呆呆地望着数学书上的例题,突然觉得那些数字没以前那么讨厌了。他站起来,正要出去,“耳光眼”把他叫出教室,用手指敲敲他的头:“你呀!”
这次,杨向阳不觉得难受,反倒觉得有一股暖流在心里流淌。是呀,他怎么就管不好自己呢?
P11-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