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世纪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与改编研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李艳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李艳梅(1971-),内蒙古赤峰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7年9月至2010年4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出版专著《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莎士比亚历史剧与中国元代历史剧比较研究》,在《外国文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人物塑造方法探析》《论历史剧的悲剧精神》《(哈姆雷特)的电影改编与时代解码》等多篇论文。
后记
开展学术研究,要引经据典,要考证辨析,没有资料
,就像沙漠行走没有水,寸步难行;资料太多,则如同海
中冲浪,一不小心被拍倒,海水呛得满是咸涩。对于莎士
比亚历史剧研究,两种感觉我皆有。一直以来,莎士比亚
戏剧研究的中外成果浩瀚如海,演出也源源不断,花样翻
新,仅在2014年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世界各
地、各民族、各语言的莎剧演出交流、影视改编、研究会
议就纷纷呈现,汇聚在一处如同海啸席卷而来,让每位研
究者都既兴奋又紧张。但是在这片海洋中,历史剧的成果
仅仅是掀起的浪花几朵;若是将历史剧作为一个戏剧种类
,从其特质人手进行深入研究,则时常感到资料不足,无
从下手。
历史剧以艺术真实再现历史真实,人们观看了历史剧
,总有些历史内容被勾起或者进入记忆;但历史剧实质是
剧,历史内容是其必备的或多或少的一种成分,若以历史
研究来看待历史剧,则会画地为牢。对于由莎士比亚戏剧
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也是如此,虽然与原作有千丝万缕的
关联,但其本身是独立存在的艺术作品,成败好坏是以影
视艺术的规则来评判,并不是看是否与原剧相似多少。无
论历史剧还是电影电视作品,最吸引人的是其艺术的审美
特质,那些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对话,如同引着我们走到
人性深处的信号灯。
本书关注的是20世纪以来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与影
视改编情况。在20世纪全球化以及消费文化滥觞的大潮中
,莎士比亚戏剧的传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文化大气候
的影响,带着消费文化的气息。全书以收集的演出与影视
改编的情况为研究基础,试图从现象深入到文化内核,感
受莎士比亚文学经典在新时期文化转向中的引领作用,感
受莎士比亚历史剧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及其新时期的重新
解读。
尽管本人努力思考,但限于能力平平,深感许多地方
词不达意,力不能逮,最终付梓成书,深深感谢各位师友
的帮助和支持。感谢我的两位导师——上海师范大学的郑
克鲁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杜书赢先生曾经
的教诲,两位先生耄耋之年依旧笔耕不辍,每年都有新成
果问世,作为学生我深感自豪和骄傲,也鞭策我要加倍努
力。感谢浙江工商大学蒋承勇教授及“西方文学与文化研
究院”为本书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的编辑路征远先生的辛苦付出,为了本书的顺利出
版,他要督促我完成文稿,还对我的焦虑进行疏导和减压
;同时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王睿老师,后期编校勘误,装
帧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合作愉快,友谊长存。
敝帚自珍,拙作的出版也算是我开展莎士比亚历史剧
研究的一个段落总结,书中疏漏错误之处,恳请各位方家
批评指正!
李艳梅
2018年7月30日 杭州下沙
目录
绪论
一、本书研究的对象
二、历史剧的真实与虚构
三、历史剧的创作方法与风格
四、经典的莎剧与先锋的莎剧
第一章 20世纪以降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
第一节 英国当代莎士比亚历史剧演出
一、英国当代著名剧团的问世与莎士比亚戏剧演出活动
二、英国剧团在世界各地的莎剧巡演活动
第二节 法国当代莎士比亚历史剧演出
第三节 德国当代莎士比亚历史剧演出
第四节 美国当代莎士比亚历史剧演出与研究
第五节 中国当代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改编和演出
第二章 20世纪以降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影视改编
第一节 银幕上的莎士比亚历史剧
一、默片时代的莎士比亚历史剧电影
二、20世纪中期莎士比亚历史剧电影的第一次高潮
三、20世纪末期莎士比亚历史剧电影改编
四、21世纪的莎士比亚历史剧影视作品
第二节 《亨利五世》的影视改编
一、奥利弗的《亨利五世》
二、威尔斯与“亨利五世
三、布拉那的《亨利五世》
四、汤姆·希德勒斯顿的《亨利五世》
第三节 《理查三世》的影视改编
一、奥利弗的《理查三世》
二、朗克莱因的《理查丢学》
三、帕西诺的《寻找理查》
四、康伯巴奇的《理查三世》
第四节 其他几部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影视改编
第五节 莎士比亚历史剧影视改编方法
一、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影视改编方法
二、莎士比亚戏剧电影风格
第三章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政治
一、国与王
二、秩序的破与立
三、政治与美德
四、历史潮流与自我意识
第四章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人物形象新解
第一节 崛起的亨利五世
一、锋芒初见
二、大业未尽
三、国家代言人
第二节 行走世界的理查三世
一、王子与恶魔
二、远古与现代
三、心如毒蝎,何必貌丑
四、新发现与“新”形象
第三节 女性形象:历史剧中失语的群体
一、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
二、女性间的彼此伤害
三、天使与女巫
四、失语的群落
第五章 消费文化中的莎士比亚历史剧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
一、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
二、消费文化权力
三、文化消费与身份认同
第二节 文化资本与莎士比亚戏剧经典的再构建
一、消费社会中的文化资本
二、消费文化中文学经典的生存与发展
三、作为文化资本的莎士比亚戏剧
第三节 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莎士比亚历史剧
一、经典与大众
二、同质性与多元化
结语
附录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影视改编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
在当今时代,信息的获得已经极为便捷,人们只要在网上录入关键词,点击“搜索”,无需几秒,铺天盖地的内容就会呈现在眼前。但是,信息的选择却成为人们新的困境,如何筛选有价值的可用信息,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同时也考量你选择的标准。读书亦是如此,现在人们不再需要如饥似渴地去寻找图书,而是需要在海啸般的信息中,抉择哪些书籍值得花时间去阅读——单是每年的获奖作品已令人目不暇接,更何况还有各种“遗珠”。在这种情况下,经典作品不仅没有因其“古老”而被时代抛弃,相反,经典的深度阅读变得越来越重要。莎士比亚戏剧代表着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高峰,400年来历经时代的变迁,仍然活跃在当今的剧坛和文坛,印证了经典的永恒魅力。
一、 本书研究的对象
本书把莎士比亚的10部英国历史剧作为探究的对象,以20世纪以来的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和改编为具体目标。
一般来说,大家认为莎士比亚有37部戏剧作品流传于世。进入20世纪,又有两部戏剧作品——《两个高贵的亲戚》和《爱德华三世》经学者考证,认为是莎士比亚与弗莱彻合著而成,在1997年的《滨河莎士比亚全集》就收录了这两部作品。莎士比亚戏剧与历史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探究莎士比亚戏剧的题材来源,我们会发现它们大多与历史或多或少地相关联,比如《哈姆雷特》取材于丹麦史;麦克白、李尔王、辛白林的故事在霍林希德的史书《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编年史》(三卷本)中有所记载;《裘力斯·恺撒》《安东尼与特莉奥佩特拉》《科利奥兰那斯》和《雅典的泰门》是取材于普鲁塔克所著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泰特斯·安德鲁尼克斯》一剧也是取材于一部意大利的同名传记。但是,通常来讲,一提到莎士比亚历史剧,则是指莎士比亚以英国历史为题材进行创作的《约翰王》《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理查八世》共10部戏剧作品,也被称为英国编年史剧(chronicle play)。1623年,在莎士比亚去世7年后,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全集》问世,它以悲剧、喜剧、历史剧对莎士比亚的戏剧进行了分类,而“历史剧”一类中即包含这10部作品,“历史剧”一词也是由此开始被后人延用下来。本书研究的对象也是指这10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
从现存的历史剧来看,这种形式的戏剧并不是由莎士比亚首创的。在他成名前,已经有一些取材英国历史、以英国国王命名的戏剧在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剧院舞台上上演了,如《亨利五世著名的胜利》《英国约翰的多事之朝》《理查三世的真实悲剧》等。对莎士比亚的戏剧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与莎士比亚同龄的“大学才子派”马洛(1564—1593),在他的创作中也有历史剧《爱德华二世》流传下来。据英国莎学家钱伯斯考证,大约在1590年,莎士比亚创作的《亨利六世》(第二部)开始上演,并取得了成功,莎士比亚声名鹊起。他趁热打铁,又推出了《亨利六世》(第三部),接着在1591年又追写了《亨利六世》的第一部。在此后10年中,莎士比亚几乎每年都有历史剧作品问世: 《理查三世》(1592)、《理查二世》(1595)、《约翰王》(1596)、《亨利四世》(上)(1597)、《亨利六世》(下)(1598)、《亨利五世》(1599)。之后,他便搁置了历史剧的创作,进入悲剧创作的高潮时期。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是以历史剧成名的,也是以历史剧收山的。大约在1592年,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中)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而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亨利八世》,于1613年与青年戏剧家弗莱彻合作完成——这部戏剧写完后第一次上演,在接近尾声时,演出点燃了大火,烧毁了环球剧院,也结束了莎士比亚的戏剧生涯。除了《亨利八世》,其他9部历史剧都是在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个10年中完成的。
综观世界文学中的历史剧创作,莎士比亚的地位首屈一指,无人可以撼动。出现在16世纪英国的历史剧,经过莎士比亚的整合与打磨,形式完备,具备了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为后人所推崇与学习。莎士比亚使历史剧这一戏剧形式达到成熟,开创了系列历史剧的先河,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对后世历史剧、历史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18世纪末德国诗人歌德,他热烈地歌颂莎士比亚,在他的推崇下,莎士比亚扫去了古典主义批评家对他的贬低,在欧洲文坛确立了极高的声誉,跻身经典作家之列,这些方面歌德功不可没。歌德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钦根》(1773),它取材于德国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与农民起义的真实历史事件,作家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将一位没落骑士的思与行放置于中世纪末期德国整个民族的历史潮流中,揭示出人物自身的特性及其时代的悲剧性。这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都对莎士比亚历史剧作了许多借鉴。
到了19世纪,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影响更加鲜明。在历史小说的开创者英国作家司各特的作品中,莎士比亚的痕迹多处可见。司各特
导语
《20世纪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与改编研究》关注20世纪以来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改编与影视改编情况。在20世纪全球化以及消费文化滥觞的大潮中,莎士比亚戏剧的传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文化大气候的影响,带着消费文化的气息。全书以收集的演出与影视改编的情况为研究基础,试图从现象深入到文化内核,感受莎士比亚文学经典在新时期文化转向中的引领作用,感受莎士比亚历史剧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及其新时期的重新解读。
本书作者李艳梅长期致力于莎士比亚研究,尤其对莎翁历史剧有着独到的解读和研究。已经出版和发表多部/篇有关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专着和论文。此次出版是在文本研究基础上对莎士比亚历史剧改编与传播的一次再探索。全书结构清晰,资料翔实,语言丰腴但不失真挚,是研究莎翁历史剧及当代戏剧文化的一本不可多得的着作。
序言
2016年6月30日晚,在天津大剧院歌剧厅,观众有幸
欣赏到了来自德国柏林的邵宾纳剧院带来的耳目一新的《
理查三世》。
邵宾纳剧院是在欧洲的演出团体中颇负盛名的一支,
有着德国戏剧“梦之队”之称。每年各大国际戏剧节上—
—阿维尼翁戏剧节、萨尔茨堡戏剧节、布宜诺斯艾利斯戏
剧节、伊斯坦布尔国际戏剧节等——都有邵宾纳剧团的身
影。伴随着屡次获得国际奖项,剧院声势与日俱增,邵宾
纳剧院渐渐成为柏林西部唯一的大型话剧剧场,每年获邀
至世界各地巡演,场次超过百场,演出地点遍布世界各大
洲。邵宾纳剧院演出的剧目既有当代戏剧如布莱希特的《
母亲》,斯特林堡的《朱丽小姐》,实验性戏剧《兵营》
等,也有经典作品,如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的戏剧
作品。先锋实验性探索与传统经典戏剧的演绎在邵宾纳剧
团的演出中几乎是平分秋色,充分表现出德国在戏剧领域
探索中的传承性与开拓性理念。
邵宾纳剧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62年的一所私人剧院—
—哈勒河岸剧院,位于哈德逊河岸,现在坐落于列宁广场
中。剧院每年获邀至世界各地巡演,剧院目前在奥斯特玛
雅的带领下创造了许多令人记忆深刻的极高成就,其所属
导演、剧院制作、剧团屡获国际奖项及荣耀,也使得剧院
声势与日俱增,渐渐成为德国剧院的佼佼者,代表着德国
当代戏剧表演的最高水准。剧院现在的艺术总监托马斯·
奥斯特玛雅(之前曾是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艺术总监)生
于1968年,是一位年轻有为位列欧洲当代一流的戏剧导演
。他导演的作品以扎实的现实主义风格为基调,但是在表
演的方式上又作了极为大胆的现代风格的尝试,如肢体动
作谱系化,特别强调戏剧节奏,集表演、歌舞于一体,体
现出鲜明的现代实验戏剧的特点,作品表现出强烈深刻的
象征意味。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早期作品集中表现当代生
活中的真实与残酷,关注社会边缘,如《玩偶之家》《丹
东之死》这样的现实主义经典戏剧。随着他改编的成功及
演出的影响力增加,他所涉猎的戏剧领域越来越广泛,莎
士比亚也进入他的视野。
在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的带领下,邵宾纳剧院排演的
戏剧作品独树一帜,展现出形式新颖又具有鲜明的政治批
判性的特色。对于经典的莎士比亚戏剧,托马斯·奥斯特
玛雅也敢于大胆改编和重构,体现出反传统的特点。如在
2015年6月,剧团曾应邀来华演出过喜剧版《哈姆雷特》,
这一版的哈姆雷特一改往日舞台上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
形象,变得大腹便便,还在舞台上大唱rap,完全颠覆了人
们心目中的王子形象。
在历史剧的排演中,邵宾纳剧团也将反传统的尝试大
胆进行下去。在2()15年法国阿维尼翁艺术节的闭幕演出中
,邵宾纳剧团艺术总监托马斯·奥斯特玛雅亲自执导,推
出了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邵宾纳剧团的《理查三世
》从舞台布景到演员的表演方式再到戏剧情节的处理改编
上,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令人耳目一新,引发了观众热
议。2016年6月30日晚,柏林邵宾纳剧院的《理查三世》在
天津大剧院歌剧厅进行了中国的首演,为中国观众带来了
震撼人心的令人五味杂陈的“坏蛋”形象。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理查三世是丑陋的,是个跛足、
驼背的早产畸形儿。他憎恨整个世界,以凶残报复人类。
在玫瑰战争的战场上,约克家族的爱德华正是在他跛足弟
弟一系列刺杀行动的帮助之下成功即位。然而,理查三世(
当时的葛罗斯特)的战争并未平息,既然他已经将身体的兽
性在战场上释放而出,那么无论是他的对手还是自己的兄
长,都是他的敌人。他肆意杀戮,扫除一切有可能阻挡他
夺得王位的障碍。如果命运不能让他获得福运的庇佑,那
么他就要控制命运。他以政治诡计使敌人相斗,不择手段
地利用他人的野心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
扫平对手直到登上王位,以敌人、盟友、亲人的死亡为代
价换来自己的胜利,终于登临王座。但是战争教会他的是
以恶至胜,并没有告诉他如何以善治下,暴虐导致的胜利
不能治愈他与生俱来的孤立本性,成为国王的理查最后的
敌人就是自己。P23-24
内容推荐
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浪潮中,今天的我们时常会问,为什么还需常读经典?众所周知,莎士比亚戏剧代表着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高峰,400年来历经时代的变迁,仍然活跃在当今的剧坛和文坛。李艳梅著的《20世纪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与改编研究》把莎士比亚的10部英国历史剧作为探究的对象,以20世纪以来的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和改编为具体目标,莎士比亚通过戏剧表达他对英国历史的理解,并以这种理解影响着英国民族对自己历史的看法。全书共分五章,以20世纪以降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演出与改编为经,以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政治和人物形象为纬,对这10部历史剧在不同时期、不同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变异做出了深入浅出的梳理和分析。全书最后又回到了当今社会的消费文化大潮,以莎翁历史剧为契机,探究文学经典和文化资本于今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