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金缕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段爱松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段爱松,1977年10月出生,云南昆明晋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4届高研班学员。著有长篇小说《金缕曲》(发表于《中国作家》)。在《新华文摘》《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花城》《青年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出版诗集《巫辞》《弦上月光》《在漫长的旅途中》等。参加过《诗刊》第30届青春诗会。曾获《安徽文学》年度文学奖等。 书评(媒体评论) 段爱松的写作具有孤绝的探索精神,向死而生 的艺术勇气,他的长篇处女作《金缕曲》,植根于 云南异域之境,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先验小说,体现 了一个诗人小说家的创造力,并在现代小说艺术的 拓展方面,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邱华栋(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作家 ) 段爱松是潜伏在西南边疆的秘密写作者。他是 文学的隐者,是先锋文学的幽灵或者遗民。《金缕 曲》是小说,也是诗和音乐。 ——何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师) 段爱松的《金缕曲》让我这个以为熟悉了现代 小说的一切技艺的阅读者也颇感意外。暗暗地,我 拿它和史铁生的《我的丁一之旅》相比较。暗暗地 ,我拿它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相比较。 ——李浩(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鲁迅文学奖得主 ) 目录 正文 精彩页 书中之书 李浩 一 “我珍视你们,我就必须把活儿做得漂亮;我眷爱你们,我就必须倾我所能,把你们完美地献出去;我如此珍视眷爱你们,我就应该……但我从来不想主宰你们和我的命运。我只是一名隐者、菜农、屠夫、小生意人、逃亡者、罪犯……我就住在晋虚城南玄村,现在一文不名的村镇,却无时无刻不幻想着,地底下埋葬着一个国家的兵马……” 一个支点,或者是一个切口——我确实这样认为,这是通向段爱松《金缕曲》的内在幽暗的支点与切口,穿越了这个只容小舟才能通过的闪烁着波光的水道,便能得见阔大与豁朗。当然也就见到了波澜和紧张感,一个容有星际交汇和风起云涌的故事世界。 小说的阅读往往是一次充满着欣悦和冒险、温暖与寒意不断袭来的秘密旅行,而段爱松的这部《金缕曲》更是。你得先寻得这个支点,或者切口,才能侧身进入,才能真切地品味到欣悦和冒险。隐者、菜农、屠夫、小生意人、逃亡者、罪犯……在这部书里,它不只是一些象征的、不确切指向的词,不是,它导向的是复杂,是一个人所可能的身份背负。小说中,“我”背负起如此多的有差别的身份,很明显,它属于建构在复杂之上的重量之书。 何况,这个身处于“现在”的我,还有和历史的隐秘关系。何况,这份隐秘关系还会穿越时间之维作用于我——我的警觉,我的逃亡,都和这一被穿越的时间之维有着密切联系,我,在被古滇国贮贝器上的金色骑马人所追杀。于是在故事中这个“我”的身上,不仅有隐者、菜农、屠夫等等身份的多重,还带有时空的多重,命运的多重,历史的多重。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曾谈到,“不断从事写作,可能激发人的一种野心,想写出一本绝对的书,一本书中之书,它包括了一切,如同柏拉图式的原型”——是的,在段爱松的这部《金缕曲》中,我也看到了这份野心和努力,他试图打通古典、刚刚过去的记忆、现在与未来,将它们统摄在自己绘制的图谱之中;他试图探寻人的命运,人的历史根脉与未来可能,不变的人性之谜和多变的人性表现,试图谈论宗教、哲学与艺术,试图以充沛的想象为古滇国的存在与消亡寻找根由,试图从遗传学与社会学的角度……他试图包括一切,容纳一切,言说一切,并把强光打在一个个人的身上。 二 是“我”在言说;是“我”在思考,体验,审视,感受,是“我”说出。 《金缕曲》,有一个大写的“我”在,在这个“我”的周围有一个言说的涡流,它流淌而闪烁。在段爱松的这部书中,“我”大约不是核心词,而“我的言说”才是,“我”的思与想,“我”的爱与哀才是。 它流淌而闪烁。无疑,《金缕曲》有一个良好的、丰沛的故事质地,它建筑于一个虚构的“晋虚城”上,建筑在令人紧张、让人急于知道后事如何的“追杀与逃亡”故事之上,建筑在时空穿越、有着各种欲解之谜的诡异神秘之上……从这点上,它甚至可以说具有某种流行小说的故事质地:曲折,紧张,波澜叠生,曲径回旋,草蛇灰线……然而,《金缕曲》的小说魅力并不止在于此,段爱松甚至对此进行着抵抗,他要的,是“纯正”的小说,是有意味的小说,是具有现代性、丰富性、歧义性和先锋性的小说,是能够让自己将满腹的话艺术地说出的小说——因此,在《金缕曲》中,“我”的声音是那样阔大而喧哗,犹如一条充满着乐感的河流。 需要重审,在这部现代感很强的小说中,“我”并不是核心词,“我的言说”才是。“我”要面对的不是“我的生活和经验”,而是历史和宇宙,是人何以为人,是追问与哲思……是故,它不精心于雕刻“我”的形象,不精心于说出“我”的经历和生活,甚至,在“我”和古滇国之间的勾联之中,“我”如何成为这个样子都不能算是重点部分,段爱松创造性地为小说中的“我”建筑起的是多向位的话筒,有内置也有外置,它们,通过诗性的语词扩大化地传递出来——于是,“我的言说”充溢了整部小说。这,是创造性的,极有创造性的。它让我这个以为熟悉了现代小说的一切技艺的阅读者也颇感意外。 暗暗地,我拿它和史铁生的《我的丁一之旅》相比较。暗暗地,我拿它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相比较。在他们的小说中,我共同读出了某种巨大的凝滞,故事在某个点上停下,细节的细胞、思想的细胞被放置于数万倍的显微镜下,那些细,那些微,那些时常被忽略和遮蔽的,在这里放大,直至成为庞然大物…… 三 这部奇妙的小说,为“思”留出了延绵的空地,它甚至可以不断地繁殖。我发现,段爱松也有将自己的小说变成“智慧之书”的嗜好,部分章节,它甚至借小说“人物”之口,让思考和反思呈前,成为独特的一个声部。譬如,在“梦舞”一节,他让“林木”和“青铜”发生着对话: 林木:在我们根系所能抵达的地层,被什么掏空过? 青铜:我们铜族群的光华被躯体包裹的时候,黑暗拒绝了光明,默默潜伏在那里。 黑暗因此为地底世界创造了永恒的安宁。它伸出虚拟的爪子,并没有碰触到任何埋葬地底之物,但却能够 导语 段爱松著的《金缕曲》以古滇国所在地晋城为原型,虚构晋虚城。小说主人公一路逃亡,试图解救自己在古滇国的真身,途中遇上晋虚城十个性格鲜明命运受控的少年(古滇国将领),与他们一道探究 古滇国建立之前和建立之后又秘密消亡的故事。作品掺杂与之相关的晋虚城各个具有古老传说。 内容推荐 段爱松著的《金缕曲》的构建首先是一部交响乐,一共五个乐章,各乐章之间交相辉映,每部之间现在、过去以及未来相互呼应、交错、攀援,构筑形成一张缜密的织体。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承担了音乐的对应感、命运感,承担了角色自身的命运,以及小说要表达的另一种命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