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食物瘾君子--经历并战胜贪食症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法)凯瑟琳·艾尔薇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凯瑟琳·艾尔薇著黄雪译的《食物瘾君子--经历并战胜贪食症》一书,以作者凯瑟琳·艾尔薇本人亲身经历和求治过程为前提,旁引作证、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带领读者了解该病的专业知识、探讨症状的功能和意义,通过与他人连结而建立与自己的连结,从而找到各种常用的治疗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高深的专业知识与个案实践结合起来,使人不必用“啃”书本的方式而轻松了解到其深刻的内涵,值得推荐给读者。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见证
第一章 什么是真正的贪食症
我如何说服电视记者:公众需要知道什么是贪食症
第二章“症状”是我们隐藏部分的语言.
伊芙特如何重来月经:找到疏通阻塞的语言
已有的贪食症治疗方法一览
第三章 人们对我说些什么
读者来电
读者来信
第四章 初次会谈
玛丽艾尔和她的害怕
斯特法妮:“我的体重阻止我生活!”
科莱特:52岁,担心健康
娜塔莉:表面上生活对她微笑
玛丽阿娜:一个月内长了30公斤
第五章 患贪食症的明星们
玛丽莲·梦露
伊丽莎白·泰勒
简·方达
第六章 我的学习经历
从哲学到精神分析,再到社会心理学团体
弗烈兹·皮尔斯带来的震撼:只能通过与他人连结来建立和自己的连结
第二部分 常用厌食贪食症治疗方法
第七章 认知一行为疗法及其对贪食症治疗的局限
用认知一行为疗法治疗贪食症
以食瘾症状为核心的认知一行为疗法的局限
安娜贝尔的故事
美国的贪食症疗法
一本关于贪食症的书
匿名贪食症患者聚会
第八章 弗洛伊德、暗示和催眠
精神分析之父的最初生涯
关于无意识的理论
关于“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焦虑的理论
第九章 对俄狄浦斯情结和精神分析的新阐释
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家们关注童年、更理解身份认同问题,贪食症只是表现症状
贪食症是性问题吗?什么是“俄狄浦斯”阶段
一个精神脆弱的母亲和其女儿讲述的后果
生命最初的害怕
疏离感
一个精神科教授和精神分析家对贪食症的解释
治疗贪食症:针对生命初期的困难
精神分析在治疗食瘾症上的局限
精神分析理论有助于更好地治疗食瘾症:“转移”和“反转移”
第十章 所谓的新疗法已经过时
人本主义精神
贪食症和尖叫疗法(被压抑情绪释放疗法
阿美丽的见证
贪食症患者的两种主要人格
家庭治疗和贪食症
预防贪食症
第三部分 我的治疗方法和目的:为了没有症状、
没有痛苦的生活,建立真实的身份认同
第十一章 我最初的临床心理治疗工作
晚上的治疗团体
我作为临床心理学家的第一个周末团体
我的第一个“工作坊”
以情感为向导
塞尔维娅的练习
第十二章 内在的愤怒
安娜在治疗后期已经没有贪食症了,但她依然易怒
角色扮演技术
与自己和解
第十三章 超越了传统催眠的艾瑞克森式催眠
平生第一次,我成了靶子:无意义的意义
用艾瑞克森式催眠对付玛丽·弗朗西斯的噩梦
玛丽·弗朗西斯的噩梦
第十四章 我们走出来了
柔丝玲:“一切都是慢慢来的”
索菲娅:“我的生活在50岁时开始”
玛丽艾尔:“现在我不再因害怕而瘫软”
总结
专业用语汇编
关于参考书目的说明
序言
推荐序1:和另外一个“我”说再见
翻着这本由法国心理学家凯瑟琳·艾尔薇女士写
的《食物瘾君子》的翻译书稿,脑海里浮现的却是那
些曾经在我的治疗室中的每一个个案,想着陪伴他们
走过的日日夜夜,内心不禁涌起许多思绪。
七年前,雨昕(化名)曾经是我的一个来访者,她
是由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转介而来的,来诊的主诉是
:反复暴食、抠吐,伴体重下降、闭经两年半。反复
、无法遏制暴食和抠吐行为占据了她每天大量的时间
,使她无法继续大学二年级的学业;当20岁的她坐在
我面前的时候,已是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了,体重
41公斤,皮肤干燥,没有光泽,由于反复的咀嚼和呕
吐,她的腮腺和下颌腺已经肿大了,牙齿也被胃酸腐
蚀得出现了斑损,右手的食指由于抠吐,指间和掌间
关节的皮肤处长了茧子……她是一个典型的贪食症患
者。她曾在日记中写道:“刚刚折腾完自己,吃了许
多、许多,又吐了许多、许多,收拾好所有呕吐的痕
迹,凌晨一点半,这个时间,对我来说早已算不上晚
;即便是一个人住的屋子,也还是要演这一出出的戏
,以为骗过了自己,就真的是骗过了世界。”“过往
的伤害,像一面旗帜般深深插在我的心头,就这样,
在风中飘向了我自己完全不认识的方向,开始了我不
曾想象过的暴食生活,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也许
那是一个没有痛苦、不再会流泪、空空如也的心,只
有专属于自己的寂静。”在陪伴雨昕的一年里,跟她
一起经历了无数次的在“吃”与“吐”、“吃"与“
不吃”的循环,一同体味着那种空虚、挫败和无助的
感觉;她还曾几次因为暴食过多而导致急性胃扩张,
被送进医院的急诊室抢救。如果病情持续下去,死亡
随时都会危及她年轻的生命。住院、药物和营养,还
有几十次的个别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两年后,看到
了她病情的转机,她在给我的信中写道:“经历了迷
茫之后,我想我会告诉世界上的另外一个我:‘你真
的太美,你所有的生活都是我最向往的。也许,以前
我不是个放得下的人,我无法放下爸妈的期望、放下
所要承担的责任、放下别人的评价、放下我所要尽的
义务,无法放下,所以我放下了你。也许现在我应该
把你找回来!’”四年前,我接到了雨昕父亲的电话
:女儿结婚了。
近些年,进食障碍俨然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社会
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在移民文化、现代化或城市化
的社会背景下更加明显,以女性、30岁前、经济水平
高、发达地区人群为多见,国外12—20岁女性患病率
为1%一3%;病程如迁延,有5%一15%的患者死于
营养障碍、感染和衰竭,个别死于意外和自杀,最低
体重出现次数和持续时间长者预后不良。临床上,当
那些患者出现进食明显低于正常人、体重下降超过正
常平均体重的15%或者体重指数(体重/身高。)小于
17.5 kg/m2、有超乎寻常的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
用各种方式故意减轻体重并伴有内分泌紊乱的症状和
体征时,就可以明确诊断了;然而,治疗上却是临床
医生们最棘手的问题;且与进食障碍潜在的高致命性
相反,社会乃至专业人员对该病的了解和识别率仍然
偏低。
心理学认为,未解决的潜意识冲突是导致心理生
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吃是人的本能,如果一个人将最
本能的部分当作一种表达潜在冲突的方式,生命就会
面临挑战。日常生活中,用吃、吐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的人大有人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具有自卑、拘谨
、刻板、强迫人格特点以及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过度
关注体形和体重,并以此来判断自我价值的人更易发
生该症。而慢性精神刺激、工作学习过度紧张、新环
境适应不良、交友和家庭方面挫折和打击造成情绪抑
郁,都是导致该症发生的诱发因素。
无论是神经性厌食还是神经性贪食,都有其内在
的社会心理因素的。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疗理论,对进
食障碍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动力学的解释:进食障
碍是人妄想回归婴儿时代最无意识、却最有象征意义
的行为,其潜意识语言是“我不想长大”,害怕成熟
是因为人潜意识里会将身体的成熟连结到被拒绝或被
抛弃;还有一个解释是对性爱的拒绝、对抗对性的恐
惧,是用“绝经”的方式否认、拒绝女性角色;第三
种解释是孩子反抗父母权威、争取自主、在家中争取
自我肯定、与父母斗争的方式。家庭系统的观点则认
为个体的症状与他(她)所在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息
息相关。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秦(S.
Minuchin)在对有身心疾患患者的家庭进行研究以后
,总结出了进食障碍家庭的共同特征:1.家庭关系
纠结:家庭中缺乏适当的情感距离,每个人都深深涉
人彼此的生活,家庭成员热衷“读心术mind reading
”;2.过度保护:家庭尽力避免冲突,对他人的“
不舒服”特别敏感,太快地想舒解对方的压力,以至
于造成家人无法学习处理情绪的能力;3.极度僵化
:不主张改变,努力维持现状,以僵化的方式应对家
庭发展中的各种问题;4.回避冲突:家庭以回避的
方式面对各种冲突,尤其是父母关系不良、婚姻出现
压力时,孩子以症状的形式涉人父母
导语
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审美意识的改变,减肥瘦身备受推崇,追求苗条和完美主义的倾向更加重了这种意识的蔓延;体重作为一种权力和控制的象征表现,是人们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克服不确定感给人内心带来的恐惧的“武器”;面临社会压力的年轻女性,不得不因饮食疾患而放弃人际关系,社会对于女性成就的焦虑,女性希望得到关怀时所引发的罪恶感,等等。
凯瑟琳·艾尔薇著黄雪译的《食物瘾君子--经历并战胜贪食症》分三个部分:介绍了“让公众知道贪食症的重要性”、“各种常见的厌食贪食症治疗或辅助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匿名贪食症患者团体、传统精神分析及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疗法),展示了具体的治疗场景及成功案例。
精彩页
玛丽艾尔和她的害怕
她来的时候完全属于惊慌失措的那一类女孩,寻找立即可得的答案。
她眼睛红红的,呼吸不均匀,我觉得她心神不宁。然而,尽管她很焦虑,但还是散发出某种女性魅力。她很苗条,黑色的头发有层次地削薄,穿着一套米色运动服,成功地把自然和优雅混合在一起。
我让她做自我介绍。她34岁,失业中,之前做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事”。
“其实,现在我的感觉是一事无成。我没能做生活中本该做的事。”
她想成为舞蹈家,但是在她以前住的地方,没有足够好的老师。于是她投入到了戏剧中。
“……然后,我想我开始生病了……我害怕一切……”
我问她这发生在几岁的时候。
她说:“我想是在重读高二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有什么事不对劲。我感到我的脑子瘫痪了,不再听使唤。”
她还是成功地读了两年大学,来到巴黎,成了贪食症患者。
她认为她的食瘾症是在第一次糟糕的性行为后立即发生的。“第二天,我无法控制地吃,吃,吃。我那时21岁。这个年龄发生第一次性关系已经很晚了。我已经很害怕了……我不再有月经,消沉了很长时间。然后,一切都开始让我恶心……
“我一开始完全是厌食者。这样持续了两年,在这期间我什么都没做……我去了国外。出发的时候我已经很害怕了。我知道我不正常,某个地方分裂了。
“……国外让我更受打击。我几乎是因为健康问题被遣返的。我进行了睡眠治疗,过了很多年才开始精神分析治疗。是大学里的一个女孩给我的建议。我一事无成,而且觉得自己无法做爱。
“……在第一次性冒险后,我遇到了一个男人,他是唯一个对我说爱我的男人。我的月经重新来了。我成功地和他做了爱,但很快,他保护者的一面让我窒息……”
我问她现在是不是单身。她回答说“是”,声音很激动:“我不再能和男人发生关系了,我想不能。”
我对她说我仿佛在她脸上看到了害怕和悲伤。
“……对,是的,是害怕和悲伤。我坚持了几年,因为我还是很快乐的。但我害怕。害怕我想靠近的人。
“以前,我假装。现在,我不能再装了。人们越觉得我迷人,我越是害怕……我很害怕他们发现我很笨,发现我什么也不是,发现我一无是处。实际上,所有这些年我都害怕,怕所有和我说话的人……”
某种程度上,当我们总是害怕他人时,是因为我们过于关注自己。她和其他人的关系其实是一种非关系。她只看到自己,对他人的世界没有一丁点感知。
我问她在生活中是否有不害怕人的时候。
“当我没有感到有性的攻击的时候,当他们不用话语侵袭我,让我安静的时候。”
她是否有时也害怕女人?
“……是的,某些女人让我害怕,当她们有权力,或是比我漂亮、比我聪明的时候。”
她补充道:“我害怕性关系,但同时我觉得我需要它,我的厌食贪食症正是从此而来。我觉得如果我能出门去和随便哪个人做爱,贪食发作都会立即停止。我想我不允许自己有性需要。,,
我回答她说,很长时间内心理学家们把性和贪食症联系在一起,在我看来,食瘾症得回溯到儿童发展过程中更原始的一个阶段。性在她那里可能是一个导火索,她的贪食症是和最初童年期的害怕联系在一起的。
她看起来好像被迎面扑了一桶冷水。“贪食症和性欲完全无关吗?”
贪食症患者还没到达欲望阶段,只处于需求阶段。他们仅仅需要被认可,感到被爱,因为他们不够自爱。通常,在性中投入很多的贪食症患者还是停留在上瘾阶段。
“也许您说得对。有时这能很好地让我平静。但是,说真的,即使在我拥有唯一的平衡关系时,我也并未停止抑郁。”
她说:“然而,我觉得自己很女人!”她喜欢做爱。自从她接受情绪治疗后,她有性高潮,“也许甚至太强太猛烈。”
我为此祝贺她:除了她的害怕和抑郁状态,她已经学到了很多正面的东西。
她的脸松弛下来,一切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黑暗。
她沉默了很长时间。
“……但我的问题不只是贪食症和性问题。我不能忍受人们看我。这很恐怖!而且别人看不出来,因为我通常穿得很暴露。”
她眼里闪过一丝光亮,“我的精神分析师对我说这不和谐……甚至朋友们也不能想象:我恨我的身体,因为我的着装总是标新立异。”
……
P32-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5: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