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温峤历史文化名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温峤历史文化名人编纂委员会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温峤文风古,南塘世泽长”,千年古镇温岭市温峤镇,历史文化悠久,名人众多。这些优秀人物共同组成了温峤丰富的人文资源,在温岭地方史志中占有一定分量。近来,温峤镇党委、政府在着力恢复古街风貌的同时,深入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温峤历史文化名人编纂委员会编的《温峤历史文化名人》对温峤镇民国前的历代文化名人广泛搜集、筛选及整理,以时间为序,介绍温峤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五个家族及五十多位当地、客籍重要人物。这些乡土名人和他们的事迹共同构成了温峤历史人物的活动场景,重现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多姿多彩的人文生活画面。
目录
引言
上编·本土名人
一、琅琊王氏居楼旗
二、王汶与西涧师友
三、丁氏迁居松山
四、新来王子碑能说——丁旼的故事
五、丁朗的江湖诗名
六、潇洒丁竹坡
七、义士丁世雄
八、好学之士丁希亮
九、进士与驸马
十、峨山陈氏的来龙去脉
十一、陈谋三兄弟
十二、峨山陈氏名人传略
十三、中兴诗人徐似道
十四、御史李时可
十五、理学家郭樌
十六、戴璿父子迁温峤
十七、准状元戴豪
十八、戴颙直声闻于朝
十九、楼旗处士金文铘
二十、叶拙讷青袍终身
二十一、明代名医王朝请
二十二、恩例进士童瑞丰
二十三、琛山金氏世家大族
二十四、兄弟两家三举人、五议员
二十五、金于俊一家的善行
二十六、洵洵儒者金兆璜
二十七、晚清才女李蕉云
二十八、鸿远楼和藏书家金嗣献
二十九、项隽吾急流勇退
三十、辛亥志士陈馥卿
三十一、民国风云人物——金尚诜
三十二、京议员王行健
三十三、革命烈士金璇
三十四、峥嵘岁月中的柳苦民
三十五、应梅笙与三临大队
三十六、陈伯泉和他的“陈泰祥
三十七、光明使者——潘醒
中编·客籍名人
三十八、杨王休议凿温岭
三十九、谢铎与温峤戴氏
四十、戚继光温峤抗倭
四十一、祗园寺中的高僧
四十二、小明因寺的大德
四十三、大球高道陈复朴
四十四、林蓝龙潭坑醉石
四十五、朱自清过温峤
下编·历史遗存
四十六、国之重宝——青铜蟠龙大盘
四十七、孙恩与孙恩城
四十八、张兆期与西源仙境
四十九、千年古寺遍温峤
五十、浙东名园——丁园
五十一、峨山风物与陈氏遗迹
五十二、驸马宫的来历
五十三、温岭街明代石牌坊群
五十四、尚书遗墨出珙山
五十五、峨山状元及第匾
五十六、温峤历代名人墓葬
附录:温峤历代进土举人名录
后记
序言
“温峤文风古,南塘世泽长。”明代国子监祭
酒谢铎题温峤戴氏宗祠的门联,高度概括了戴氏家
族与温峤的历史渊源。当然,这只是温峤深厚历史
文化底蕴的一个缩影。
追溯温峤的历史,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片
土地上留下生产生活的印迹。唐末至明代是温峤文
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各类人才涌现最多的时期
。尤其是宋、明两朝,境内文风鼎盛,名人辈出,
如楼旗王氏、松山丁氏、峨山陈氏、温峤戴氏等。
他们不乏有来自文化发达地区的望族,也有累代簪
缨的官宦之家,还有世守经传的书香门第。到了清
代中后期及民国间,虽不复有宋、明时期的繁盛,
但余风所及,仍不乏其才,诸如琛山金氏。
据太平县古志载,温峤历史上共出现过10位进
士、16位举人及一大批贡生和获荐是士人,还有许
多具有一技之长或嘉言懿行的优秀人士。他们共同
组成了温峤丰富的人文资源,在温岭地方史志中占
有一定的分量。这是温峤的骄傲,也是我们编写《
温峤历史文化名人》的基本素材和动力所在。
近些年来,温峤镇党委、政府在着力恢复重建
古街风貌的同时,深入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
温峤历史文化名人》一书的编撰工作,开始于2017
年10月份,历时近一年,经过艰难的搜集和整理,
今得以顺利付梓,应该说编写工作效率是高的。
近来,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
村,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读懂温峤,记住乡愁。我相信《温峤历史文化名
人》的出版,必将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温峤的文化
建设,激发起广大温峤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
想情感!
是为序。
导语
追溯温峤的历史,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生产生活的印迹。唐末至明代是温峤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各类人才涌现最多的时期。
温峤历史文化名人编纂委员会编的《温峤历史文化名人》基本上按时间先后顺序来编排,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温峤的历史发展脉络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后记
《温峤历史文化名人》一书,历时近一年,经
全体编撰人员齐心协力、艰苦努力,终于编撰完成
并付印出版。
地方史料的查找搜寻颇费心力,好在参与编写
的同志大多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在编写过程中,
克服人手不足、资料缺乏、时间紧张等困难,通过
翻检史志、查阅家谱、走访人员、搜集史料,终于
掌握了比较丰富的历史资料,许多鲜为人知的人物
和事件也浮出水面,这使我们对温峤的历史和人文
有了更为清楚和全面的了解。
人是文化的主体。挖掘历史人物,就是挖掘一
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而历史人物的组成,除了当地
人物之外,不能排除许多重要客籍人物的活动。与
此同时,还要兼及作为历史文化遗存的实物和古迹
以及某些人文景观,只有如此,才能全面反映该地
方的历史面貌。《温峤历史文化名人》一书,就是
基于这样的考虑来安排篇章的。
《温峤历史文化名人》入编的大致为民国前出
生人物,个别人物因出于多样性的考虑,适当放宽
了年限。全书基本上按时间先后顺序来编排,目的
在于使读者对温峤的历史发展脉络有较为清晰的了
解。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温岭市委宣传部、市文广
新局、市文联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温峤镇党委、
政府尤其是镇党委宣传委员朱江自始至终参与指导
。此外,社会各界也给予热情的帮助:温岭市历史
文化研究会会长吴茂云多次与会指导;温岭日报社
记者黄晓慧在资料搜集方法上提供帮助、视频影像
部朱海伟同志为本书的配图辛苦拍摄照片;郑能田
先生为本书的编写贡献出《明因寺志》手稿,在此
一并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中共温岭市委党史
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市档案馆以及沈雷、赵
燕侠同志等为本书提供资料和图片。
《温峤历史文化名人》相对全面地反映了温峤
历史人物概貌,但由于时间限制,仍有一些当地名
人尚待深入考证和挖掘。有的因为历史原因未能被
收入本书,还有的因为情况不明而被遗漏,这些都
是遗憾所在,希望读者能够谅解。另外,由于编者
学识水平等因素,书中内容难免存在一定的差错,
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9月
精彩页
县志记载,楼崎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关于其得名,宋《嘉定赤城志》记作“楼崎”。又名楼旗、娄崎。明代江西人少詹事江汝璧《旗峰记》称:“峰故奇,台人奇之。或日:旗,尚象也,崭然若卓旗。”明大溪人尚书赵大佑之叔赵恩称:“楼旗一峰,崖石陡绝,直上凌霄汉,翩翩若幡幢然。”明《嘉靖太平县志》主编、邑人叶良佩则于县志载:“一日娄崎,又呼为天马。山极雄峙,海舶率视为向背,故称楼上旗。”
楼旗山顶有龙湫,汇为潭,每云雾罩则雨,土人谓“楼尖裹帽”。其下遍地出石米,通明如雪。
楼旗尖视野开阔,登巅可以下瞰四围诸峰。山北金字峰,一名青丝尖,“俯视诸陇,横若列鱼”。又有饭箅峰,皆高耸云际。旁有朱砂屿,出砂,状如铁,研之可为朱,人以曲撒其上,少间即有。腰屿、横屿皆近山左右小阜。出楼崎桥,即望见罗屿、神童门。
楼旗尖历来是文人墨客歌咏描绘的对象。明谢铎诗:“参差石外峰,仿佛楼上旗。空怜太常绩,不作磨崖碑。”叶良佩《登高和韵》:“仙坪寂寂酒杯宽,世路悠悠常鲜欢。百世轮回同过客,十年奔走误儒冠。振衣晓触云涛壮,望斗夜禁风露寒。阮籍疏狂成底事,独将长剑倚愁看。”临海参将张铁(一说黄绾)诗:“四野朝看万木枯,悠然海上一峰孤。谁云不近蓬莱地,时有天风鹤背呼。”金元声《仙米》诗:“一坪高出青山上,旁形崭屿中夷旷。晴岚扫净试一登,碧海丹丘皆入望。相传有客来此游,应是鲍靓焦先俦。煮残云子自满地,至今狼藉无人收。”
二、楼旗王氏来历
最早到楼旗的是东晋琅琊王氏,是与书圣王羲之同一个氏族的。《嘉靖太平县志》载:“晋王氏尝居焉,种菊满山,有王氏墓。”《台州府志》载,晋王氏坟在楼旗山下。后来发现墓砖上有文字记载为晋永和十二年(356),还有琅琊国字样,这就是随东晋朝避乱南方的王氏。府志依据宋《嘉定赤城志》的记载:“墓砖螭形鱼文,贯以柳,或为钱状,旁有文云‘晋永和十二年岁次丙辰八月壬午朔,琅琊国’,或云‘八月壬午,作方甓二千,楼旗洽典作’,或云‘太元十五年’,佘皆漫不可识,字画奇古。”
以上文字传递了重要的信息:古墓主人王氏是琅琊国人士,葬于晋永和年间。砖的制作技术成熟,这批砖是两千块方砖,系楼旗一个名叫“洽典”的匠人所作。墓砖“字画奇古”,宋金坛刘太常宰《跋晋砖志后》,称文字与《保母帖》同出。王西涧(深道)拓以赠人,称远祖墓砖,可见王氏是晋代远裔。宋后,晋王氏去向不明。志书载,琅琊王氏不复存在,另有王氏家族来居,亦是衣冠大族。王氏支派多,志称“尚有吊桥、楼阁故址,莫认其主”。
三、王氏文人
王氏自晋代迁楼旗历数十代,世代崇文,笔耕墨耘,但无功名。楼旗王汶为其堂弟王演撰文,曾称“王氏家于楼崎,积数十世矣,冰蓄雪播,惟笔墨之畦畛是辟,然未有偶于时者”。
宋代楼旗王氏自王立之至王演三代人的情况,历代县志均有大篇幅记载,其间名字交错难辨,兹梳理如下:
首先是王立之、王士宁。王立之,字土特,与王士宁为同辈。其次是王木、王镐,都是王土宁的儿子。再次是被称为“楼旗三王”的王汶、王澄、王溶。他们都是王木的儿子,而王演是王镐的儿子,与王汶同为土宁孙,系王汶的堂弟。
虽然,王氏历代习文几无入仕,但关切地方利害大事,每每见他们的身影。宋淳熙年间(1174—1189),王立之针对地方水灾,“指画形势,谓当开鹜屿港泄月河水”。骛屿当指今牧屿,他所议开牧屿港以泄洪的主张被后人采纳,牧屿闸至今发挥作用。族侄王木“经营六闸,人受其利”,可见王木也是参与了朱熹修六闸的。志载,王木多行义事,他向上峰请示罢行“役法”,疏其害民数事。时当淳熙,朱熹巡查台州,最终决定由民众自结义役。王氏与名人徐似道、朱熹、叶适、丁希亮、戴复古、陈耆卿、吴子良等均有交往,为温岭经济、文化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县志关于王氏的行迹记载有:
王立之,志行高迈,儿童时卓荦不群。入乡校,与右史徐公(徐似道)为友,声誉不相上下,而累举于有司,辄不利,于是放志自娱,寄兴嘲咏,援笔立就,同辈推服。一遇商榷地方大事,则辩论风生。
王木,字伯奇,号桂山,为士特侄、王汶父,名列县志“遗逸”。(P5-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