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年丹寨一生情(一个大学生的支教日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朱天钰 |
出版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朱天钰,山东人,中共党员,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曾获“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合肥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合肥工业大学自强之星”等荣誉。经合肥工业大学团委严格遴选,成为合肥工业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于2015年7月赴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长青二小,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被聘为丹寨县“春晖使者”。 后记 很多人都说,坚持写日记是一种好习惯,可以 整理自己所做的事,总结得失,理清思路,以更好 的状态继续前进。 虽然之前我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我很庆幸自 己能在支教期间坚持记录支教时光。我知道,这一 年的“流水账”将来只要翻看起来,就会将一年的 西部生活呈现在自己面前。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 乡镇、陌生的村落里,经历着未曾有过的生活,很 容易被一些人和一些事触动。人或远或近、事或大 或小、想法或多或少,都是源自我内心的感悟。可 以说,当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在安静的环境中记下 当天或近期发生的事、留下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时, 写日记已经成了我的支教乐趣。 支教的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感动:感动于社 会各界好心人对孩子们的爱心;感动于孩子们在运 动的竞技场上、在学习的赛场上勇于拼搏、不放弃 的决心;感动于亲人、学校和当地政府、老师给我 们的支持与关怀;感动于孩子们努力用学习和品行 的进步来回应我们;感动于一路同行的支教团的小 伙伴们,让我们在三百多个日子里同甘共苦,收获 成长……这些感动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将永久 珍藏。 离开丹寨整整两年了,现在才整理出这本书似 乎时间隔得有点久。成书的过程也经过了内心的挣 扎,觉得以这样不成熟的文字呈现出来的内容,只 能给自己和家人看。但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我认 识到,如果能给更多的人看到,哪怕在这些细碎的 言语中感受到有关丹寨生活和教育的一点点东西, 那也是好的吧。于是,我便将一年的日记进行整理 ,内容涉及校园生活、教学活动、支教团志愿活动 等,将这些内容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又按时间顺序 整合,以期展现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重视、长 青二小里温暖的师生情、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以 及丹寨的民族风情特色。 不过由于自身对于支教的认识不足,以及文字 表达能力有限,本书的内容还很单薄,词句亦显生 涩,许多想法片面且不够深刻,以至于不能全面、 生动地展现作为支教人在丹寨一年的生活,也不能 很好地传达出西部孩童各方面的思想认知。但我仍 想通过我的所闻所想,让身边的人重新认识西部、 了解西部、关注西部。 这一年的经历与感悟,值得我用一生去思考、 回味。在本书付梓之际,首先要感谢我所就读的合 肥工业大学给予我们这样一次机会,让我们可以投 身于支教事业。感谢学校的领导、老师们做我们坚 强的后盾。感谢武国剑老师的提议和对书稿内容提 出的宝贵意见,以及在整个编辑出版过程中对我的 帮助与支持。感谢陶继新老师、张文芳老师等对于 书稿文字、内容的指导和给予我的鼓励。感谢南国 君老师、程继贵老师、杨玲老师、薛传妹老师对我 一年支教经历的肯定与评价,以及对书稿出版的大 力支持。 其次要感谢共青团丹寨县委让我们与长青二小 的孩子们结缘,感谢长青二小的老师们一年来对我 们的关照和帮助。感谢我的父母、师长、同学以及 亲朋好友在我整个支教过程中所给予的鼓舞和鞭策 再次要感谢出版社责任编辑对于本书结构的设 计与编排。另外,书中有的照片来自我的支教伙伴 ,谢谢这些照片拍摄者的支持。 最近,我常常做着一个同样的梦。在梦中,我 又回到了绿色的丹寨,回到了孩子们的中间…… 2018年夏于斛兵塘畔 目录 回眸与展望 突破自我,适应新生活 做榜样,当自强 关心生活,关注成长 有收获,有希望 学校是我家 离开前夜 出征 凯里一丹寨 人住第一夜 添置家具 一开始的不适应 自制衣架 状况随时有 惨遭毒虫口 打针第四天 国庆将至 中秋,佳节? 天气转凉 盼 纠结的心 遥远的陪伴 网速焦虑症 两月自省 我的双十一 丹寨的雨 百变天空 十一月末 心境转变 湿冷季 出太阳啦 跨年 新学期开始 可爱的小邻居 夜班小插曲 第一次给学生盛奶 排队打饭 雷阵雨 夜晚的推门声 冰雹过后 来自学生热烈的欢迎仪式 临走记忆 离开 ◎无尽的思念…… 教育教学 ◎为做好老师而奋斗 第一次教师会议 搭档老教师 压力也是动力 奋勇向前好好干 重任转移 准备公开课 听课学习与开讲堂 学生可爱不记仇 例会有感 向榜样学习 ◎与学生一同进步 开学第一讲 万事开头难 上完第一课 愉快与苦恼并存 第一篇作文,第一次测验 以课抒情 可爱的一年级小男生 清早的惊喜 监考乐趣 步入新学期 学要有技巧 学生也喜欢多方面发展 午自习 英语课欢乐多 学生的变化 在互相批改中自我学习 学生奇事 学生疲态 考试反映校风 ◎思想教育与自我思考 解决学生小矛盾 何为支教 督促有成效 端正态度是第一 新学期新希望 家里的饭最香 我来帮你放凳子 论孩童 论课本 愿望要靠自己实现 做个有担当的孩子 ◎收获 校内校外活动 ◎孩子们很棒 一起让校园更美丽 要适应长大 二小校运会开幕 运动会有感 小小明信片 献爱心 安全演习 集体首秀,朗诵训练篇 朗诵比赛篇 六一,孩子们的舞台 六一后续 ◎做好孩子们的后勤 开学准备 学生报到 春晖预备 夜路家访 家访有感 春晖暖冬 慰问老人 创办奖学金 重整图书馆 ◎日常欢乐多 轻松杂记 教师节 宿舍火锅 女生节一妇女节 妇女新感 误接讲座 青春期讲座 军事化课间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酸汤鱼 挖蕨菜 采茶 第一次喝自己采的茶 炒茶 采茶新大陆 ◎校外多彩生活 下司古镇 山间县城 参加运动会跳操队 教师运动会 校友聚会 龙泉山 赶集会 ◎丹寨心语 写在后面 精彩页 自制衣架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快到国庆节了。其他人早已计划好国庆节做什么,可我还不知道该干啥。想家吗?想。但问我想回去吗?答案却是不敢,怕自己一回到家,就不会再想回到这里来了。还是决定守在这里,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吧。 厕所很脏,刷子刷不掉。寝室没有拖把,只能平时扫扫地。没有晾衣架,我就用脚踩直了粗铁丝,然后勾住阳台门的门把手和阳台外沿一层突出的墙壁,这样衣架可以挂在铁丝上。另外,从四楼搬下来的木桌子,桌、洞边缘正好有较大缝隙,也可以挂衣架,只要注意不让衣服碰到地面就好。为了有更多的阳光,阳台拐角处还有我用细木板和拖把杆子搭起的简易衣架,不过不容易平衡也不牢固,只能晾轻的衣服。其他晾衣处还有诸如门把手、门锁、阳台的直立水龙头等。吹风机真的起到了很大作用,不仅可以吹头发,还能吹衣服。 这里空气潮湿,干衣服在屋里放一夜也会变湿。早晨穿衣服的时候我时常担心寒气入体,湿衣服根本就是一天天的用体温焐干的。洗过的衣服差不多要晾一周,还要遇上有太阳的下午才干得快一点。 这些都慢慢习惯了。现在宿舍外屋已经被两张桌子、一个衣箱、两袋包裹、两个盆等东西堆得满满当当。我也习惯了把电脑放在桌子上看教案、备课。大桌子用来学习,小桌子用来放生活用品,一切都开始走上正轨。 房间里有一点很好,就是插头多。而且现在也上得去网,因为电脑可以搜到四楼微弱的无线网络信号,然后从电脑发信号给手机用。这是意料之外的喜悦,它大大方便了我备课时查找资料,也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使我不致与外界隔绝。 状况随时有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躺到床上准备睡觉,突然李明林老师打电话过来。原来,班里有个学生吐了,值班老师不知道我电话,就让李老师通知我,于是我赶紧简单换衣服下楼去学生宿舍看看怎么回事。 出问题的是李兴广,呕吐以后有点肚子疼,也没有不舒服,也不想上厕所,还起来自己收拾了呕吐物,说话感觉也还算精神,然后自己上床准备睡觉。一问才知道,这孩子从上午就感觉不舒服,晚饭也没吃。都一天了,不舒服怎么不早说呢!大概他也觉得熬熬就过去了,不想麻烦老师吧。小孩子也是第一年离家住外面,可能有些事不知道该不该说。还是做老师的对学生关注不够多。我再次深刻地明白了寄宿学校老师的责任,关心关爱学生,一刻都不能放松! 惨遭毒虫口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这两天真的是被虫子狠狠地欺负了一番。 上周末去村里吃烤肉,欣赏了青山绿水,换来的却是满胳膊满腿的疙瘩、痘子和水泡。当时光顾着赏景,兴奋地往草丛里钻,却忘了防范。水泡大小不一,均起在疙瘩上,有的是一个,有的是密密麻麻一小片。以前腿上被虫子咬,起过类似的疙瘩,时间久了也会留下疤痕,腿上、脚上起就算了,胳膊上、身上好几个,这可怎么办? 去乡卫生所买了点药,想着指不定过一周就会好了。可一周过去,身上的疙瘩、水泡不见好转,反而有所加重。不能再坐以待毙了,于是决定去看医生。乡里诊所解决不了,只能去县医院。医生一边跟我说着话,一边在我手指上扎一下,猛地一下刺痛,直钻心窝。医生用小吸管吸取流出的血,输出到小瓶里,又让我用棉棒按住伤口。 血一会儿就止住了,我坐在椅子上等验血结果,看着带有血液的无名指,突然觉得恶心、头晕,还有点耳鸣,难受。一阵心悸让我陡生恐惧,幸好这种脱力感很快就消失不见,总算让我放下了心。 今天上午第一次为自己专门去医院寻医问药,第一次给自己划价交钱取药,第一次自己坐这打点滴,没有家人、同学、伙伴陪同。我有多少年没有打过针了呢?现在感觉左手背有一丝丝痛,有点冰冰凉的。右手腕在一开始做了皮试,偶尔有点痛感。还有左手无名指,也有点轻痛。 出来支教不到一个月,已经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验。这就是一个人的生活,站着吃饭也好,看医生也好,凡事总要有第一次。第一次迈出的步伐会有点艰难,会需要一定的勇气。 P18-20 导语 朱天钰著的《一年丹寨一生情:一个大学生的支教日记》内容涉及校园生活、教学活动、支教团志愿活动等,将这些内容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又按时间顺序整合,以期展现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重视、长青二小里温暖的师生情、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以及丹寨的民族风情特色。 全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青春的热情和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能够使读者对“支教”多一分了解和支持,对偏远地区的儿童和老人多一分关注。 内容推荐 2015年7月,作者朱天钰参加合肥工业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到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长青二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支教结束后,作者被评为丹寨县“春晖使者”。一年丹寨行,一生丹寨情。一年的时间,有烦恼和迷茫,但更多的是欢乐和信念。 《一年丹寨一生情:一个大学生的支教日记》以作者个人视角,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一年,在体例上分为校园生活、丹寨民俗文化、师生学习交流三个方面,全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支教生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