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理论篇
1 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概览
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涵与特征
2.1 战略联盟内涵
2.2 技术联盟内涵
2.3 产学研联盟内涵
2.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涵
2.5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征
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模式
3.1 欧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
3.2 美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
3.3 日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
3.4 欧美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类型划分
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影响因素
4.1 战略联盟运行绩效影响因素
4.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影响因素
4.3 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评价相关研究
4.4 启示
5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实证
5.1 影响因素识别
5.2 统计分析
5.3 构建指标体系
第二篇 案例篇
6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案例
6.1 浙江省制冷空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2 浙江省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3 不锈钢长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4 浙江省数字家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5 浙江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6 浙江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7 浙江省铁皮石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8 浙江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9 浙江省包装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10 浙江省瓜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7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评价案例
7.1 案例介绍
7.2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第三篇 政策篇
8 国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践经验
8.1 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8.2 建构科学计划体系
8.3 直接参与联盟管理
8.4 综合运用政策工具
8.5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9 国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践经验
9.1 制定联盟发展支持政策
9.2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9.3 创新联盟支持方式
9.4 推动跨界和跨区域合作
9.5 强化人才集聚机制
10 加快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政策建议
10.1 明确联盟总体定位,科学引导联盟发展
10.2 明晰联盟法律地位,改革联盟运营模式
10.3 完善运营生态体系,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10.4 变革政策扶持方向,丰富联盟支持手段
10.5 构建综合信息平台,加强联盟宣传培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I(关键影响因素调查)
附录2 调查问卷II(指标权重调查)
附录3 调查问卷III(模糊矩阵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