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您知道么,持久心情低落,容易导致抑郁。 食欲差,情绪波动大,爱生闷气,难以入眠和平静下来,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莫名沮丧悲伤,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意义,这些都是抑郁的表现,如果不及时调理情绪,就会影响工作、生活、家庭和感情,还会导致身体越来越差,甚至一步一步走向极端。 这时候不妨读一读被誉为“治愈系佛法宝典”的《六祖坛经》:这部唯一由中国人写的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最活波、最自在的生命状态! 翻开《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心灵导师费勇为您解说《六祖坛经》,在禅宗六祖慧能的句句点醒中,刹那间唤醒身心内在活力!您会惊喜地发现,那些曾经无法化解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不知不觉间烟消云散。 作者简介 费勇,知名学者,修心课导师,畅销代表作有《心不累的活法:心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实践版:阿弥陀佛修心课》《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不抑郁的活法实践版:法华经修心课》《每时每刻皆为逍遥时光:禅疯子寒山的八堂修心课》等,在两岸三地及韩国出版备受好评。 现为读享创始人,兼任暨南大学教授、博导,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 目录 自序 读懂《六祖坛经》,唤醒身心潜藏活力 《六祖坛经》学前课 16分钟读懂《六祖坛经》的来龙去脉 第一部分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 第1课 大字不识一个,惠能顿悟成佛 卖柴为生的禅宗祖师 做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做的 率直是最完美的处世艺术 郁郁而终的智士 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郁闷时说出来,负累感就会消散 惠能参透的人生本质 风吹幡动,惠能的心不动 第2课 最容易被你忽略的小幸福 惠能在大梵寺讲法的第一句话 释迦牟尼佛留给世人的遗言 你内心潜藏治愈抑郁的智慧 最容易被你忽略的小幸福 快乐就在一呼一吸之间 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 顺其自然就好,幸福地活在当下 第3课 饿了专心吃饭,困了安心睡觉,就是在修心 觉悟不是循序渐进,而是豁然开朗 禅修是一种生活态度 看到地上不干净,佛陀拿起了扫帚 告别怀才不遇的烦闷 跳出思维的陷阱 面对不想做又必须做的事,如何调整情绪 常识一定是对的吗 惠能的独特智慧 第4课 你不要刻意控制念头,也不要被念头牵着走 两种不同的觉悟方法 普通人如何去除分别心 虚妄的源头在哪里 每次发脾气前,都是你改善心境的最好时机 盲眼老人过独木桥的启示 世事多变,随遇而安 你不要刻意控制念头,也不要被念头牵着走 改善人际关系的必修课 你可以试试和花朵聊天 第5课 摆脱抑郁的方便法门 恶念头,毁你千年善缘;善念头,消你千年恶缘 觉悟即佛圣,迷惘则庸众 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 破灶禅师指点灶神 佛祖救度众生的四种工具 高兴不起来怎么办 害怕与人交往怎么办 感觉前途暗淡怎么办 第6课 遇见无牵无挂的六祖惠能 守也守不住,有生就有灭 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此时此地 愚公移山的心态 超然物外的六祖惠能 怎样理解“烦恼即菩提” 通过念佛可以达到极乐世界吗 遇见无牵无挂的六祖惠能 第二部分 《六祖坛经》原文及优美白话译文
序言 读懂《六祖坛经》,唤醒身心潜藏活力 很多人受到忧郁的折磨,更多的人受到抑郁的侵扰。 抑郁是现代社会很常见的心理状态:觉得无形的压力 压着自己;觉得生活像一张一张的网,网罗着自己;觉得 前途渺茫;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等等,很低落,很压抑。怎 么办呢?好像没有什么办法。去旅行,去购物,去看心理 医生,诸如此类,都不失为缓解的办法。 如果你试过很多办法,还是高兴不起来,那么,我建 议你不妨读读《六祖坛经》。 为什么抑郁的人应该读读《六祖坛经》?为什么我们 每一个人都应该读读《六祖坛经》? 简单地说,《六祖坛经》并非一本宗教的书,而是一 本关于思维方式的书,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书,一本关于 创意的书,一本关于自由的书。是的,关于自由的书。《 六祖坛经》告诉你的,不是怎么样去做一个佛教徒,不是 怎么样去念佛,怎么样去读经,而是告诉你如何觉悟,做 一个彻底放松的人,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六祖坛经》讲的顿悟,真正的含义是,你在任何一 个刹那,都应该回到那个最终的点上。什么是最终的点呢 ?如果你是一个佛教徒,那么,你应该在任何一个刹那, 都不要忘了你修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要忘了佛的最终 觉悟是什么。也就是说,当下就领悟到真相,即刻就停下 来。让什么停下来呢?让你的习气,你的贪欲,停下来; 让你自己的心性,即刻显现,即刻回到你自己。如果你是 一个普通人,那么,在任何一个刹那,都不要忘了你真正 的目的,不要停留在手段上,要记得你的目的地。 《六祖坛经》提醒我们,不要困在各种形式里。一定 要烧香吗?一定要拜佛吗?一定有什么仪式吗?不一定。 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真的觉悟了。沿着《六祖坛经》的思路 ,你会发现,世间的一切都不过形式,比如婚姻,比如工 作等等,只是我们忘了我们透过这些形式想要达到的目的 ,所以,这些形式就成了生活的目的。于是,婚姻、工作 就成了压力。如果你明白到这些不过是一种形式的东西, 你也许可以用游戏的态度置身其间,你会突然发现,在烦 嚣而牢狱般的世间,自己其实可以无碍而行。 《六祖坛经》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游戏的生活态度。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嬉皮士喜欢禅宗,而且把他们喜欢的 禅师叫作“禅疯子”。《六祖坛经》确立的禅宗洋溢着自 由的气息,和游戏的喜乐。德国哲学家席勒说:“只有当 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 才完全是人。”所以,不妨游戏,不妨疯癫,在一个一本 正经的环境,疯癫能够把你解放出来,能够提升你的生命 ,能够让你像一个人那样活着。 《六祖坛经》不认为你一定要到深山隐居或者去寺庙 修行,而是鼓励你在生活里修行。 有一个人问禅师:“和尚修道,是否用功?” 禅师回答:“用功。” 那个人又问:“怎么用功呢?” 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那个人很疑惑:“世上的人都是这样,难道他们也是 像师傅您那样在修行?” 禅师回答:“他们和我不同。” 那个人又问:“如何不同?” 禅师回答:“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忙碌来忙碌去; 他们睡觉时不肯睡觉,计较来计较去。” 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这是《六祖坛经》开创的禅宗 的修行态度。在另外的宗派里,会教导一个很确定的方法 ,比如你每天什么时候吃饭,吃多少,每天什么时候睡觉 ,睡多少时间。你每天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去吃,去睡, 这是一种修行,一种自律。慢慢地,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境 界。 《六祖坛经》的思路,让你觉得世间的一切规定,都 无足轻重,让你觉得,生命的每个瞬间,都不应该是等待 的,不应该是苦熬的,而应该是自由盛开的。这是我理解 《六祖坛经》所讲的顿悟的真正含义:每个刹那都是完成 。所以,生活的每个刹那,你在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 ,你要有觉悟的心。觉悟的心,就是不去求这求那的心; 觉悟的心,就是不去分别这分别那的心;觉悟的心,就是 喜乐的心。 所以,不妨读读《六祖坛经》,看看是否有一扇自由 的门,其实一直向你敞开着;看看是否有一扇自由的门, 只要你轻轻打开,生命就永远在喜乐之中,你将发现一个 全新的自己:乐观自信,活力十足!
导语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是一部阐述人生哲学的通俗读物。 作者费勇教授二十年的读佛心得,一朝和盘托出,他用一看就懂的生动语言,深入浅出讲解《坛经》的大智慧,并与现实生活相比较起来,让读者在读懂坛经精髓的同时,从佛法中学会不抑郁的活法,净化自己的心灵,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精彩页 惠能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与母亲移居到南海(广州),因家道落魄,靠卖柴为生。 有一天,他为别人送柴的时候,听到有人在诵读《金刚经》,聆听之下,若有所悟,若有所得。他问读经的人,从何处得来这部经书。那人说,是从黄梅弘忍和尚那里得来的。惠能听了以后,立即就辞别母亲,前往黄梅,礼拜弘忍和尚。 关于这个故事,另有一些版本增添了客人送银十两或百两给惠能,让他安顿好母亲后才走。印顺法师说这样的增加是因为顾及中国的孝道,但这个细节引发出一种疑惑:释迦牟尼、惠能、弘一法师等一旦觉悟,就抛开家庭不管,是不是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 不过,这种疑惑大概只是普通人的疑惑,尤其是信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定的去处)。”的普通中国人的疑惑。对于圣者或觉悟者而言,完全从另外一个层面、世俗生活之外的层面来理解、实践孝道之类的责任。也许,这不是一个什么问题。 这段叙述的魅力在于:以漫不经心的语调道出的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我们每个人出生以后,就纳入了体制、习惯之中,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的事,一辈子就这么过了,活着就是沿着社会所设计的轨道前行,重复无数的前人与无数的同时代的其他人所走过的或正在走的路,很少有生命能够焕发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如果没有与《金刚经》相遇,那么,惠能的一生就在偏僻的岭南,作为无数个卖柴人中的一员,悄无声息地度过。然而,那一天,好像冥冥中注定似的,恰好他进去的时候,听到了别人在诵读佛的经典。这是一种机缘,并非人人都能遇到。但是,机缘只是为生命提供了拓展的可能性,却并没有改变生命的质地。 如果《金刚经》对惠能没有任何触动,那么,这个机缘就随风而逝,毫无意义。又或者,惠能听到后有所触动,觉得只是为着谋生的、算计的生活没有灵性,应当去寻找那最终极的活法,但是,他想到自己的卖柴生意刚刚开始兴旺,想到母亲会不会寂寞,想到路途遥远,诸如此类,就打消了寻求佛法的念头,继续做他的卖柴生意。那么,这个机缘只是稍稍激起了一点涟漪,旋即就又恢复到一潭死水的日常状态。 惠能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天才的领悟力,更在于他决然割合的勇气和行动力。 从习惯的轨道上逸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厌恶自己的现状,但一旦真正要合弃,却会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结果一生都在悔恨、焦虑、抑郁中纠缠不已。 所有伟大的人物,乃至一般的所谓成功人士,都具备这样一种质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然后,全神贯注地做自己所喜欢的。因为是自己所喜欢的,所以无论结果怎样,都是一种欢喜。对他们而言,既无成功,也无失败,只是欢喜。 当那一个片刻,惠能听到了《金刚经》,那些文字像是敲在了他的灵魂上,激发起他积淀已久的沉思与期待。这时,一切变得那么明晰,他立即明白他这一生要做的是什么,然后,毫不犹豫地离弃了尘俗的一切,向着北方,去展开另一种生命。 P3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