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劳动最崇高/劳动赞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中国当代著名教育专家韩震主持编写的青少年劳动教育及德育类图书,为《劳动赞歌》丛书中的一册。本书选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功勋英雄、时代楷模和各行各业先进集体及人物的事迹,以故事写法,深情描述他们在祖国建设中的奋斗足迹和闪光业绩,激发青少年读者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从而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投身奉献于祖国的远大抱负。书中有永远的榜样雷锋、焦裕禄;淡泊功名、坚守初心的甘祖昌、张富清;无惧无畏的大国工匠徐立平……他们高尚的品格和精神会深深地打动每一位读者的心。本书紧扣时代主题,角度独特,语言生动,感人至深,充满正能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与现实意义。
目录
第一篇 劳动崇高 用一生奉献人民
沙涝碱的“克星”,老百姓的“福星”
解甲归田的“将军农民”
选择: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老书记:百姓想念您
守岛一生卫海疆
下地为农,倚山成诗
残且益坚,不坠为民之志
深藏功名永葆初心
此生不渝青春志
经寒花枝俏
第二篇 劳动崇高 开拓行业技能
永放光芒的“螺丝钉”
艰苦创业,时代“铁人”
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纺织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万婴之母,大医之魂
守讲台怀天下
第三篇 劳动崇高 行知振兴中华
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愿将一生献宏谋
誓言无声铸蛟龙
架起太空桥梁的卫星专家
丹心舍己克难疾
叩开地球之门的科学家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探秘数学王国的大家
第四篇 劳动崇高 释放集体的光与热
百年鞍钢,群英璀璨
血洒黑土地,奉献北大荒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攀登不止,奋斗不息
筑防疫高墙,做逆行英雄
响应时代号召,书写西迁史诗
序言
劳动者的赞歌
韩震青少年朋友们,
你们成长在新时代,你们
是时代的幸运儿,也应该
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通
过你们的努力而实现。你
们要了解自己成长的国际
国内的大背景。你们所处
的时代是怎样的时代呢?
目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中国的发展既
充满现实挑战,更蕴藏着
历史性机遇。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人新时代,面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
略目标,必须大力弘扬伟
大奋斗精神,脚踏实地、
辛勤劳动、艰苦创业,以
持续不懈的奋斗与努力,
创造未来美好生活。习近
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
意义、如何弘扬劳动精神
、加强劳动教育等内容进
行深刻阐述,内涵丰富、
思想深邃,为决胜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
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
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你
们是未来建成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希望
你们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
导和嘱托。
一、劳动是人类社会
的永恒基础和发展动力
首先,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
是劳动创造的”。人来自
何处?人不是源自上帝的
创造,人类文明也不是神
的恩赐。人类是自然界长
期进化的结果,但人类进
化超越了一般动物界的生
物进化。人的进化是劳动
工具和劳动方式的进化,
人类文明是靠人逐渐发展
起来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劳
动活动创造并且积累起来
的。人力不如牛,但可以
通过劳动创造出比牛力气
更大且毫无疲倦感的机器
;人跑起来不如马,但却
可以通过劳动创造出比马
跑得更快、更持久的汽车
、火车;人不能像鸟一样
飞翔,但却可以通过劳动
创造出飞得更高、更快的
飞机、航天器……人类及
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就都
源自劳动创造。劳动是真
正属于人的本质性力量。
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
于创造的民族,因而创造
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和
今天的“中国奇迹”。这就
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
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
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
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劳
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
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
光明未来。”在百舸争流
的新时代,勤劳的中华民
族应该“同心同德,开拓
进取,用辛勤劳动创造中
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
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继
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显然,劳动不仅创造
历史,而且开创未来,“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的根本力量”。劳动不仅
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文
明,而且仍然在塑造着人
、塑造着人类社会。新冠
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尽管
宅在家中,但许多人通过
网络在线的方式进行着各
种“云工作”,不仅你们的
老师要给你们“上网课”,
而且仍然有无数人通过劳
作从田问种植收获各种蔬
菜、在工厂加工各种必需
品、通过运输工具把各种
生活用品送到家门口,保
障人们的Et常生活。离开
劳动,人类根本就不能正
常生存和发展。历史唯物
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而在经济基础
之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人的劳动是发展生产力
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最活跃
的力量,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必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
展,而且为人类的一切文
明活动创造条件。生产力
的提高是人民群众劳动经
验的积累和技术发明的结
果。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就是说,人民群众的劳
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今天,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从根本上说,也
是要靠劳动、靠劳动者的
创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的:“劳动是一切成
功的必经之路。”要实现
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
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
动、科学劳动。你们是国
家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就
要靠你们的劳动来创造。
另外,劳动是创造财
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生活
的源泉。“人世间的一切
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
来创造。”功崇惟志,业
广惟勤。民生在勤,勤则
不匮。幸福不是毛毛雨,
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
也不是天上掉馅饼;幸福
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
自动成真。中国的经济“
奇迹”,是你们的前辈们
历尽千辛万苦奋斗出来的
,凝聚的是亿万劳动人民
的汗水和心血。我国仍处
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
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
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
每一个中华儿女继续付出
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
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
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
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
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
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未来的美好生活,只能
靠你们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只有通过劳动汗水的浇
灌,才能绽放美好生活之
花。
……
其次,青少年朋友要
充分认识劳动的意义,培
养与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要知道人民创造历史、
劳动开创未来的道理。从
小就要热爱劳动、热爱创
造,通过学会劳动和
导语
在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勤劳的中华民族应该“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青少年朋友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自觉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立志成为祖国需要的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
精彩页
为官任职鞠躬尽瘁,造福人民碧血丹心。生是公仆心系百姓,死化焦桐长眠沙丘。
1922年8月16日,一个新的生命降生在了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县北崮山村一户贫苦农民家里,这个刚出生的小生命便是焦裕禄。艰难困苦一直伴随着焦裕禄的童年。十几岁时,焦裕禄被日军抓到抚顺当矿工,因不堪忍受日寇的残害,在1943年,终于逃出虎口,回到家乡。
回到家乡的焦裕禄,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缕阳光。1945年8月,他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民兵组织,投身革命,出生入死。1946年1月,焦裕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博山县解放后,焦裕禄任职于区武装部,带领百姓锄汉奸、斗地主、分土地,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1948年5月,焦裕禄被调到河南省尉氏县任宣传干部。同年冬天,他身先士卒组织队伍奔赴淮海战役前线,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被评为“支前模范”。1949年春,焦裕禄被调回尉氏做县委工作,他主动请缨j中在一线,领导队伍开展剿匪工作。
短短数年,焦裕禄经历了抗日、土改、剿匪等多次生死考验,充分证明了他是一名赤胆忠心、无私无畏的好党员,是一名有干劲有智慧的好干部。
风尘仆仆,临危受命。1962年,针对河南省兰考县的实际情况,组织上考虑选派一名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担任县委书记。从古至今,兰考县灾害频繁,积重难返,是一个“难啃的光骨头”“沉重的大担子”。此前,组织上也曾先后物色了几个人选,但因各种原因没有实现。最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焦裕禄到灾情严重的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在做决定前,组织上找焦裕禄谈了一次话,向他介绍了兰考县的实际情况。焦裕禄郑重表态:“党组织把这个任务交给我,这是对我的信任。”并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和安排,一定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带领兰考人民走出困境。
虽然兰考县的西北边有黄河相伴,但它没有享受到黄河水的恩惠,反而遭受到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历史上,黄河在兰考曾多次决口、改道、漫堤。兰考县志记载:“一岁三灾,三年大旱,四年大涝,麦尽于枯,秋禾无望,四野一空。”旧社会时,当地流传的民谣诉说着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
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
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
卖了儿和女,饿死爹和娘。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兰考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1959年以来,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毁坏了全县的水利防御工程,肆虐的风沙使20多万亩麦田绝收。秋季收获时节,连续的雨水又将20多万亩庄稼淹没,白茫茫的盐碱烧死了10多万亩禾苗。农业经济凋零,兰考人成群结队外出逃荒要饭,局面很是严峻。就是在这样的紧急关头,焦裕禄迎难而上,带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来到了兰考县。
深入群众。摸清民情。1962年12月6日傍晚时分,焦裕禄到达兰考县委,恰逢县委开会研究当前灾情和救灾工作。焦裕禄参加了会议,并在会议上作了简明扼要、分量十足的发言,给当时参会的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大家还不知道他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散会之后,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可能是上级派来的干部,但又有人感到疑惑,他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全身上下就像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民,哪里像个救灾干部呀!后来向县委组织部一打听,才知道是新来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焦裕禄就已经下乡调查民情去了。冬天的早晨格外寒冷,狂风卷着黄沙,漫天飞舞。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9: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