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章 这些人,那些事 我的四个假想敌 日不落家 流行的谬论 胡须 豆腐一声天下白 第二章 味道日常 午后书房 温州街到温州街 红纱灯 母亲的书 一束玫瑰花 第三章 有趣生活 谈酒 伤逝 狗 蹲 火车时间表的奥妙 第四章 浮生有情 府城琐忆 旧城一老人 亡妻记(一) 小太阳 和谐人生 他乡与故乡 第五章 某处的余温 响在心中的水声 六月 湖水·秋灯 竹 田园之秋 盐寮的野百合 第六章 就这样走到了故乡 穿山甲人 槟榔篮 无题 垦园记 农村的回顾 扶持
精彩页 我的四个假想敌 不过一切都太迟了。当初没有当机立断,采取非常措施,像纳什诗中所说的那样,真是一大失策。如今的局面,套一句史书上常见的话,已经是“寇人深矣!”女儿的墙上和书桌的玻璃垫下,以前的海报和剪报之类,还是披头士、拜丝、戴维.卡西蒂的形象,现在纷纷都换上男友了。至少,滩头阵地已经被入侵的军队占领了去,这一仗是必败的了。记得我们小时,这一类的照片仍被列为机密要件,不是藏在枕头套里,贴着梦境,便是夹在书堆深处,偶尔翻出来神往一番,哪有这么二十四小时眼前供奉的? 这一批形迹可疑的假想敌,究竟是哪年哪月开始入侵厦门街余宅的,已经不可考了。只记得六年前迁港之后,攻城的军事便换了一批口操粤语的少年来接手。至于交战的细节,就得问名义上是守城的那几个女将,我这位“昏君”是再也搞不清了。只知道敌方的炮火,起先是瞄准我家的信箱,那些歪歪斜斜的笔迹,久了也能猜个七分;继而是集中在我家的电话,“落弹点”就在我书桌的背后,我的文苑就是他们的沙场,一夜之间,总有十几次脑震荡。那些粤音平上去人,有九声之多,也令我难以分析敌情。现在我带幼珊回了厦门街,那头的广东部队轮到我太太去抵挡,我在这头,只要留意台湾健儿,任务就轻松多了。 信箱被袭,只如战争的默片,还不打紧。其实我宁可多情的少年勤写情书,那样至少可以练习作文,不致在视听教育的时代荒废了中文。可怕的还是电话中弹,那一串串警告的铃声,把战场从门外的信箱扩至书房的腹地,默片变成了立体声,假想敌在实弹射击了。更可怕的,却是假想敌真的闯进了城来,成了有血有肉的真敌人,不再是假想了好玩的了,就像军事演习到中途,忽然真的打起来了一样。真敌人是看得出来的。在某一女儿的接应之下,他占领了沙发的一角,从此两人呢喃细语,嗫嚅密谈,即使脉脉相对的时候,那气氛也浓得化不开,窒得全家人都透不过气来。这时几个姊妹早已回避得远远的了,任谁都看得出情况有异。万一敌人留下来吃饭,那空气就更为紧张,好像摆好姿势,面对照相机一般。平时鸭塘一般的餐桌,四姊妹这时像在演哑剧,连筷子和调羹都似乎得到了消息,忽然小心翼翼起来。明知这僭越的小子未必就是真命女婿(谁晓得宝贝女儿现在十八变中的第几变呢?),心里却不由自主升起一股淡淡的敌意。也明知女儿正如将熟之瓜,终有一天会蒂落而去,却希望不是随眼前这自负的小子。 当然,四个女儿也自有不乖的时候,在恼怒的心情下,我就恨不得四个假想敌赶快出现,把她们统统带走。但是那一天真要来到时,我一定又会懊悔不已。我能够想象,人生的两大寂寞,一是退休之日,一是最小的孩子终于也结婚之后。宋淇有一天对我说:“真羡慕你的女儿全在身边!”真的吗?至少目前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羡之处。也许真要等到最小的季珊也跟着假想敌度蜜月去了,才会和我存并坐在空空的长沙发上,翻阅她们小时的相簿,追忆从前,六人一车长途壮游的盛况,或是晚餐桌上,热气蒸腾,大家共享的灿烂灯光。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这么一想,又希望那四个假想敌,那四个生手笨脚的小伙子,还是多吃几口闭门羹,慢一点出现吧。P6-7 导语 余光中、梁实秋、林海音联手巨献,华语百年散文名家之作《就这样走到了故乡》。故乡,就是你走过的路,和曾经爱过的人。看清了生命却不仓促,见多了人世却仍动情。余光中的一生,就是一部跨世纪的疼痛文化史。他身体瘦弱,但是瘦弱的身体内,曾经有如何炽热的光,照亮了苍白年代里多少幽闭孤愤的心灵。 内容推荐 林海音、梁实秋、余光中著的《就这样走到了故乡》收录华语百年名家散文沉淀之作,字里行间的人生真味,让时间长河里的经典绝响再度重生。这是余光中、梁实秋、林海音等写给一代人的生命记事,娓娓道出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感恩与怀念。他们用文字写下心底思念的家人、日夜回忆的故乡、曾经陪伴的朋友以及逝去岁月里的真挚感情。只要记忆的河流不止息,人就可以诗意地存在。 故乡,就是你走过的路,和曾经爱过的那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