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实现公民健康权的必要手段,其改革历程直接体现着政府对它的价值定位、发展模式选择、经济增长与公平的互动,以及政府、市场与公民的关系。杨旎著的《中国医疗卫生服务历史沿革中的钟摆式公平》通过对1949年至今的中国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中公平的波动轨迹及动因进行分析,试图回答三个问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医疗卫生服务历史沿革中公平的波动轨迹是什么?(2)为什么不同于国际潮流,中国的改革出现了“钟摆式”公平的特点?(3)“钟摆式”公平的动因及风险是什么?风险又该如何规避?如何探索高效、公平、可持续的改革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 杨旎,女,1985年生,云南昆明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国家公派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联合培养博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博士后,牛津大学布拉瓦尼克政府学院2017年访问学者,现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政府改革与治理、公共政策评估、公共安全治理。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全国博士后基金、全国行政学院基金4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并参与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4项决策咨询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相关部门采用。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参与撰写3部学术著作与教材。 目录 引言 一 问题缘起 二 文献回顾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价值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服务公平的基础理论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服务公平的理论基础 一 政治哲学中关于“分配平等”的争论 二 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伦理中关于“公平”的争论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服务公平的分析框架 一 影响因素 二 评价指标与方法 第二章 基于“政治运动”的改革:1949—1978年的中国医疗卫生服务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状况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基本医疗得以保障 一 医疗卫生服务改革概况 二 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可及性公平的评估 第三节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性与质量:城乡两极分化 一 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性与质量 二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性与质量 三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差异 第三章 基于“市场运动”的改革:1979—2002年的中国医疗卫生服务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状况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投入不足与结构扭曲 一 投资水平及结构的公平性 二 筹资方式的公平性 三 医保覆盖率 四 就诊距离 第三节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性:保障缺位与价格失衡 一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 利用性:两周患病未就诊与应住院未住院情况 第四节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费用畸高与矛盾凸显 一 改革背景 二 满意度评价 第四章 基于“价值回归”的改革:2003年以来的中国医疗卫生服务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状况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责任明确与投入加大 一 投资水平及结构的公平性 二 筹资方式的公平性 三 医保覆盖率 四 就诊距离 第三节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性:改革力度尚待加强 一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 利用性:两周患病未就诊与应住院未住院情况 第四节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医疗费用公平问题初步缓解 一 改革背景 二 满意度评价 第五章 英国医疗卫生改革中的公平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轨迹 一 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IHS)的建立 二 撒切尔主义下的NHS改革(1979—1997年) 三 “第三条道路”下的NHS改革(19972010年) 四 2010年以来的NHS改革 第二节 英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影响因素 一 利益相关者及其制衡 二 英国卫生体系改革中公平的波动轨迹及特征 第六章 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波动的中外比较 第一节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沿革中公平“钟摆式运动”的特征 一 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状况摆幅剧烈且反弹性大 二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稳定且可持续性差 三 价值观波动大且变化快 四 法制性不足且受意识形态偏好影响显著 第二节 国际医疗卫生改革中公平的波动轨迹及特征 一 医疗卫生服务公平状况波动小 二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较为稳定 第七章 “钟摆式”公平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因素 一 非正式制度因素的推动模式 二 正式制度因素的推动模式 第二节 市场逻辑与医疗卫生服务特性的内在冲突 一 市场激励机制下被扭曲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诉求 二 市场价格机制失灵下被扭曲的健康需求 第三节 功利主义与公民健康权的内在悖论 一 功利主义的集体优先论与个人权利平等观的价值冲突 二 功利主义结果导向的陷阱 第八章 “钟摆基点”的回归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钟摆的警示 第二节 回归“价值基点”的改革路径 一 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 二 改革原则的权衡 三 改革浪潮中的路径抉择与民主决策 四 改革议程中的利益相关者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