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泽雨江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戚山鹰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泽雨江南》是作者戚山鹰多年的随笔集文章,分难忘的岁月、秀美的景色和雅致的石头三个部分,这些文章既有写人、写物,也有写景、写石头的,文笔清晰,感情真挚,同时配上了作者收藏的非常有特色的石头以及一些优美的画,使得整本书形式上显得别致和高雅。
作者简介
戚山鹰,东阳人,从小受舅舅(国内著名版画家杜荣尧先生)的影响,喜爱书画艺术。1980年考上温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毕业后先后担任过企业宣传科负责人、广播电视局编辑、记者、市委办公室科长、支行行长等职。2002年辞职下海,担任中天建设集团副总裁。2005年开始创业,并进入文化产业,先后策划主持举办各种书画展览近20次,出版了《浪淘沙·朱迹》。2012年参加中国美院书法高级研修班学习,2014年毕业,创作的:3000余字作品《道德经》被选人在中国美院展览馆举办的毕业作品展,现已由杭州市孝道馆收藏。2016年创办杭州泽雨江南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8年被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聘为特约研究员。
目录
难忘的岁月
往事与随想
我的父亲
舅舅
珍珠般的浑圆、珍贵——纪念结婚三十周年
致正在创业的儿子的一封信
爱是花的蜜
明月清风
一片江南
晨晓色彩
李承仙研究员
蜕变
童趣三则
知识就是力量——三十多年前的演讲稿
哲思二则
秀美的景色
金溪觅古
家乡情结
乌竹寻梦
武夷山寻茶记
龙坞茶镇
长埭村
东阳卢宅
东梓关印象
天龙寺造像
充满人文情怀的浦江
重上莫干山
新市古镇
千岛湖游记
雅致的石头
收藏的哲学
石缘
倪东方大师
林福照大师
美女大师徐永丽
青田石雕城印象
龙蛋至尊和独占秋色
灯光冻
寿山石
寻找《浪淘沙》
李浩的微刻世界
后记
序言
在山鹰先生的心底,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淌着安静
而快乐的文字。
他出身于书香之家、教育世家,爷爷在民国初年即创
办过小学,并担任过多所小学校长。父母亲也都从事教育
工作,桃李满天下。这样的家庭氛围,激发和培育了他的
写作爱好。后来上大学读的也是中文专业,大学毕业后在
东阳市担任过多个职位,做过市委书记的秘书,当过市里
的中国银行支行行长,之后下海创办文化公司。自爱上写
作后,无论环境、条件怎么变化,他都未曾放下过手中的
笔,始终与文字相伴,攒下了一大摞笔记本,这些都成了
他创作的源泉。
他的散文创作已经有些年头了,起初数量不多,近几
年开始,他的作品愈发愈多,题材多样,时常见于网络和
杂志。记得去年,他被江西金溪的传统文化吸引,几次前
往采风,连写了《初识金溪》《竹桥觅古》《古村采风》
《浒湾古镇》《仰山书院》《象山故里》《寻访遗落的农
耕文明》等多篇散文,这些作品得到他的重点推荐,传播
比较广泛。更多人通过他的文字了解金溪,熟悉金溪,向
往金溪。金溪县政府对此给予了赞扬。
此外,有一点让我颇感敬佩,就是他把公司经营和创
作糅合在了一起,互为作用,且把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
在公司经营者当中,他是个“异类”。大多数人会把公司
放在闹市区,可他不一样,他把公司移往静僻处。
几天前,与他在龙坞的长埭村相遇,得知他的公司就
在这个村里,甚是意外。阳光下的村子静悄悄的,听得见
庭院里熟透了的柿子坠地的声音,公司就在一幢灌满了清
风的三层小楼里,前庭后院,堂前有挂着花骨朵的含笑、
盛开的桂花,后院有青黄相间的橘子、橙红的柿子,还有
棕色的栗子。
沿着院旁小道走几步就到了村外,望出去,漫山遍野
的茶园尽收眼底。脚边,是流水潺潺的小溪,些许小鱼、
小虾游弋在水草间,有个女孩拿着木杵捶着衣裳,发出“
嘭嘭嘭”的声响。此情此景,仿佛很遥远,却就在眼前。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这般的画面使我突然有悟
,明白了他的用心:他是想避开喧闹,在这块便于读书写
字的宝地里,牵手文字,潜心寻找出躲在里面的金子,充
实理想和思路,提升修养,从创作中来,到经营中去,把
儒商之路走得更扎实,更宽广。
我不禁记起《儒林外史》第十三回中的一句话:作文
之心如人目。说的是,作文之心羼不得一点杂质。值得欣
慰的是,山鹰先生已经早早地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可以
想象得到,接下来的日子,他会继续满心欢喜地在创作佳
期里吸收和倾吐。我为他有这样的觉悟和热情高兴,期盼
他的新作迭出。
最后,愿他心底的小溪不受污染,永葆清澈,安静而
快乐地流淌。
是为序。
赵和平写于戊戌季秋
导语
《泽雨江南》是杭州泽雨江南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山鹰先生的一部随笔散文集。书中分为“难忘的岁月”、“秀美的景色”和“雅致的石头”三个部分,记录了作者对自己的人生感悟,期待能给人带来一些启迪。文章语言清新、淡雅、简洁、灵动,惜墨如金、朴实传神,具有丰富内涵和生命力。
后记
人生的经历是一笔财富,从这个意义来说我很富有。
我出身在耕读之家,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受到了较好
的启蒙教育,青少年时期经历了上山下乡、辍学、学艺等
各种磨砺,幸运的是赶上了恢复高考的班车,并顺利地考
上了大学,毕业后又赶上了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我这前
半生做过农民、学过手艺,进过工厂、造过机器,当过记
者、秘书、行长、总经理等。
我喜欢上写作,还得感谢我在东阳中学复习班学习时
遇到的程又新老师。程老师在一堂语文课上布置了一篇题
为《礼物》的作文,我把我的经历和感受用朴实的文字写
出来,受到老师的高度评价,老师在班里朗读我的文章,
结果同学们和我都听哭了,老师又把文章登在校黑板报上
,引起很大的反响,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从那
以后我的心中就播下了一粒文学的种子,从复习班开始我
坚持写了十年日记。
文学的道路其实也是挺艰难的,大学里我学的是中文
,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涉猎国内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美学
论著,其间汲取了大量的文学养分,可是面对大师们的作
品我变得沉默了,不敢轻易地言谈文学了。我真实地感觉
到了差距,文学的深度是无底的,唯有学习、学习、再学
习,积淀、积淀、再积淀。
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兴起,重燃了我的写作激情
。面对时代的发展,作为时代变迁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我
由衷地感到欣喜。可是当我们去关注网络环境的时候,不
免为里面充斥着的暴力、色情等负能量的东西以及所谓的
心灵鸡汤感到担忧。
时代需要更多的正能量声音,我注册了“泽雨江南”
的公众号,把父辈和我们这一辈工作和创业、生活和情感
的亲身经历与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发布在上面。这受
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好评,特别欣喜的是一些年轻人也喜
欢读这样的文章,他们对过去那个时代了解得太少了。木
心说:“人生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卡耐基说:“人生
的价值就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都是非常有哲理的话
,也是人生理念的基础。社会曾经对我不公,但我只是把
它作为一种磨砺,回忆起来的时候没有一点苦涩,甚至有
几分庆幸,对于社会,对于父母、亲友、师长,我始终怀
着感恩的心,在我的文章里处处流露。对于自己的人生,
我也有许多的感悟,虽然不是什么哲理,但都是从真实生
活中得来的,能给人带来一些启迪。
在文风上我一直推崇沈从文,语言清新、淡雅、简洁
、灵动,惜墨如金、朴实传神,具有丰富内涵和生命力。
自己也一直在往这个方向着力,在写作中尽量用通俗易懂
的语言来叙述。
一年多的时间,积累下了近十万文字,许多朋友鼓励
我出书,我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结集出书。我觉得一
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只要对社会有益,哪怕只是一个
点滴,也应该奉献给社会。自媒体传播范围毕竟有限,结
集出书可以更好地传播。
真诚地希望我的经历和感悟能给你带来启示,我的文
字能给你带来美的享受。
现在,《泽雨江南》终于付梓出版了。我要感谢所有
鼓励和帮助我的师长和朋友,特别是在百忙之中为我作序
的老领导、老朋友浙江省作协原书记赵和平先生;感谢一
路支持我的妻子和亲友;感谢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编辑们付
出的辛勤劳动。
精彩页
往事与随想
打开人生的卷宗,“往事与随想”这一页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记在前面的话
(一)
人生最值得品味的还是你曾经遭受的磨难。人生到了六十岁,一切都静下来了,回头去看,许多记忆已烟消云散,唯有那些曾经遭受的磨难愈来愈清晰。回忆起这些的时候,已非苦涩,而是甜蜜和庆幸,是这些磨难激励了自己,完善了自己的心志,这是上天赐予自己的礼物。
我出身于书香门第,爷爷创办过戚继光小学,父亲担任过县城小学的校长,母亲也毕业于师范学校。可命运跟我开了个玩笑,我出生的那年当小学校长的父亲被打成右派并返乡劳动。我两岁就“下乡”,赶上了人民公社化,办大食堂;小学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小学毕业时,因成分问题被迫辍学,停学一年后,经当教师的母亲争取才读了初中。
也许是因为辍学,我很早就懂事,感到能有学上便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比较珍惜学习机会。复学后语文和数学成绩都出了问题,特别是数学只能考50分左右。但在父亲的帮助下,我的成绩很快在班里名列前茅了。那是因为当时课程简单,大多数人又不爱读书,给了我机会。这一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让我重拾了自信,找到了心灵的“伊甸园”。一次同学们选我当“五好学生”,结果全班被留下;1972年奶奶去世,几位堂姐妹去送丧,也被当时的校长在早操集合时点名批评。那一段时间,在学校我总觉得低人一等,是书本让我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在大多数人不读书的时候,我埋头读了不少书,虽然现在已记不清具体是哪些书。我记得当初数学差不多都能得满分,这为我日后复习考大学奠定了基础。
1973年我初中毕业,那时为提高工农兵学员的文化水平,周总理批示试行考试制度,大学和高中都采用推荐加考试结合的形式来选拔学生。多少人激情澎湃,特别是我们这些“成分不好”的学子经推荐也可以参加考试,那真是天大的好消息。父母为我奔波,我得到了参加考试的资格。当时我真为这样的好事落到我的头上而欣喜万分,泯灭的理想又闪现出希望之光。我的理想就是要上高中,上大学,并且还想像高斯那样当个数学家。我喜欢数学,因此我非常崇拜高斯。高斯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发现证明了数列公式,后来又发现证明了许多公式、定理,成为著名的数学家。我显然不是高斯那样的天才,可我觉得自己是有一定天赋的,只要学下去,也许能有所成就。至今我还记得考前挑灯夜读和考试时的情景。考试只考语文、数学和机电三门课,题目很简单,我答卷非常顺利,而且还提前交了卷子。我走出考场的时候甚至认为自己的一只脚已踩进了高中的校门,因为我对自己的成绩信心满满。可惜的是,考后不久传来了张铁生交白卷的消息,《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张发人深省的答卷》一文,彻底毁了我们这些人的求学梦想。我当时不知道国家层面出了什么问题,但知道成绩已无关紧要。没等通知下来,我已随父亲北上德清、湖州、长兴等地学做油漆工,成为当时“盲流”一族,命运在这里便拐了一个弯。
(二)
我是东阳人。东阳人多地少,摆在东阳人面前自古就是两条路,一是求学,东阳历史上出过许多名人;二是学艺。求学路断了,只有学艺一条路。
那时候民间叫宁、绍、丽、温、金、台、衢、建德为“上八府”,杭嘉湖为“下三府”。“上八府”普遍人多地少,经济相对落后,而“下三府”土地资源丰厚,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当时“上八府”许多手艺人都流到“下三府”去找活干,有些人还做了上门女婿,安家在“下三府”。
公社里就开始管制劳动力外出,而没有证明外出务工的人就成了“盲流”一族。公社会派人去“下三府”抓“盲流”,抓到了就遣返回老家。有一次我们差一点被抓到,还好我们的东家是当地村里的干部,提前得到消息。我们前脚走,来抓我们的人后脚到。从此,我们在“下三府”干活时选的东家一定是当地的干部或是有点名望的人。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