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在西方著名心理学大师中,弗洛伊德是第一位对整个20世纪心理学乃至人文科学各个领域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的泰斗级大师,被誉为20世纪西方伟大的“思想之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仅在学术界成为流行话语,在日常生活中也早已渗透到男男女女的意识和潜意识中。 弗洛伊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独具魅力的人格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他经历了怎样一段向命运抗争的人生?他究竟创立了一门什么样的给予世界风暴般震撼的学说?这门学说对弗洛伊德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一学说对20世纪的心理学等人文科学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答案就在熊哲宏著的《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修订升级版)》中。 作者简介 熊哲宏,心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潜心研究精神分析学、皮亚杰学派以及认知科学多年,成绩斐然,著有《皮亚杰哲学导论》《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先天范畴体系研究》 《认知科学导论》 《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 等哲学和心理学学术著作。 近年来致力于普及心理学知识,醉心于心理学通俗读物的撰写,笔耕不辍。著有《西方心理学大师的故事》《走近西方心理学大师丛书》《心理学大师的爱情与爱情心理学》《心理学大师的失误启示录》《你不知晓的20世纪最杰出心理学家》《如何成为心理咨询师――来自咨询与治疗大师的启示》等心理学畅销图书,深受读者欢迎。 目录 第一篇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 第一章 生平与背景 与命运抗争的一生 生命不息,求索不止 独具魅力的人格特征 第二章 弗洛伊德和他的时代 维多利亚社会文化的困境 人文主义的哲学传统 19世纪科学的时代精神 第三章 心灵深处 动力学的潜意识 压抑——开启潜意识的锁钥 潜意识王国的活动规律 梦是通向潜意识的皇家大道 梦的意义是愿望的满足 梦作为原发思维过程 本能是潜意识活动的终极原因 本能趋向于恢复早期状态 为快乐而快乐的性概念 精神的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脑中“三个作战的幽灵” 自我心理学的曙光 第四章 心理学模式 神经学模式 看不见的“幽灵”——《科学心理学设计》 贯穿始终的神经学模式 目的论模式 意向性概念的解释作用 “有意义的”梦、症状和过失 驱力还原模式 行为的目标 “力比多同一”的因果原则 三大心理学模式的统一性 “科学的统一”的理想 “能量”的概念——沟通三大模式的桥梁 心与身:“机能同一”的心理生理一元论 传统二元论的迷惘 早熟的机能同一模式 第五章 临床应用 使潜意识成为意识——治疗的目标 哪里有本我,哪里就有自我 神经症是潜意识冲突的表现 “精神分析的基本规则”——治疗方法 自由联想 抵抗的分析 移情 解释 临床理论与治疗的有效性问题 临床治疗理论的反思 弗洛伊德临床治疗风格的异议 第六章 文化价值 文化与人类价值的实现 文明的实质 宗教和道德起源于俄狄浦斯情结 本能压抑是文明的基础 文明剥夺本能的满足 文明具有神经症性质 文化进化 文化成就是本能升华的产物 罪恶感的强化是文明注定的 走出文明两难境地的现实道路 似乎可信的“科学神话” 摆脱弗洛伊德困境的出路 第二篇 批判与反思 第一章 弗洛伊德 眼中的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一项自然科学事业 精神分析恰似物理学或化学 精神分析接受“科学”宇宙观 第二章 精神分析是 “非科学的”诘难 精神分析:“从奥林匹斯山收集的故事” 精神分析:“亚里士多德式的中世纪科学” 第三篇 未来走向 第一章 精神分析的时代意蕴 截然相反的两种估价 精神分析的人文价值 第二章 “跨专业的” 心理生活理论 跨专业研究视野中的精神分析 对弗洛伊德跨专业理论的反思 第三章 “认知科学” 旗帜下的主力军 人格、动机与认知研究的统一 “认知母体”的佐证 “婴儿观察者”的发现 第四章 从精神科学 到精神哲学 精神分析的“精神”概念 精神分析的“他心”问题 精神分析对“常识心理学”的拓展 精神分析的“情绪”概念 第五章 后现代主义 精神分析 前现代时期 现代鼎盛时期 后现代时期
序言 在20世纪西方著名心理学大师中,弗洛伊德是 第一位对整个20世纪心理学乃至人文学科各个领域 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的泰斗级大师,被誉为20世纪 西方伟大的“思想之父”。正如著名心理学史家黎 黑指出的那样:“如果说伟大可以由影响的范围去 衡量,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几 乎没有哪方面对人性的探索未留下他的印记。他的 著作影响了并且正影响着文学、哲学、神学、伦理 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学。”后 现代主义精神分析家霍兰德(Norman N.Holland) 指出:“我们完全有理由将19世纪末弗洛伊德发现 潜意识视为20世纪学术生活的定义因素。看来,弗 洛伊德的思想已经触及每一个人,从躲在角落的少 年犯,直到书房里的大学者。传记、历史、文学批 评,还有莎士比亚研究,以上种种无一不受精神分 析的影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不仅在学术界成 为流行的学术话语,而且已经成为渗透到当今社会 男男女女意识和潜意识中的日常话语:“只要我们 开口,就很难不表现出弗洛伊德对我们语言的影响 。我们经常有意无意地谈论新生婴儿的性欲、孪生 兄弟的竞争、对母亲的依恋以及色情虐待狂刺激。 每当我们忘记了某些事情,立即会怀疑自己是否故 意这样做。诚然,我们避免使用诸如自我、超我、 本我、快乐原则、现实原则、肛欲、口欲和性器欲 等弗洛伊德的术语,但很难对诸如攻击、焦虑、强 迫、潜意识、防御机制、自恋、死的愿望、性感带 、固恋、罪疚感、升华和愿望实现等词采取同样态 度。在这些词汇中,大多数当然不是弗洛伊德的发 明,但他把它们重新组合和联结了起来,从而赋予 了它们特殊的色彩和形态。特别是除了这类术语问 题之外,弗洛伊德还使我们确信,在我们体内奔突 着某种神秘的生命。而我们自己只能驾驭其中的小 部分。”(埃尔曼语) 如果说就连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都摆脱不了弗洛 伊德的“阴影”的话,那么20世纪的心理学假如没 有弗洛伊德,则无论如何是不可思议的!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对人的本性和行为的解释,构成了现代心 理学的基础,并成为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第一动力 。弗洛伊德主要是根据他的个人经验、临床观察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盛行的文化、科学及哲学 观点而建立他的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对我们造 成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观点影响着我们用什么方 式去思考我们自己。”(丹尼什语)他把人的心灵 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他将人的 精神结构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他强调人的性 欲和攻击性是人的本能,并将此解释为人的行为的 动力;他关于童年经历对成人人格形成之重要性的 研究,也极大地影响了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 建立。总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整个20世纪 心理学的影响是深远。当代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与实 践,均是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正如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评价的那样:“他是一 个思想领域的开拓者,思考着用一种新的方法去了 解人性。尽管他的概念是从文化的潮流中取得的, 他仍然是这样的一位创始人,他忠于自己的基本信 念而辛勤工作了50年,同时他对于自己的观念体系 不惮修改,使它趋于成熟,为人类的知识作出贡献 。……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 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 理学通史了。这里你便可有一个伟大的最好标准: 身后的荣誉。” 那么,弗洛伊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究 竟创立了一门什么样的给予世界以风暴般震撼的学 说?这一学说对20世纪心理学及人文科学产生了什 么样的影响?在今天弗洛伊德又具有什么样的时代 意义?这些就是本书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导语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修订升级版)》是一本能真正读懂弗洛伊德,真正走进心理学的书。 著名心理学家熊哲宏带你全面深入了解,20世纪伟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传奇多彩、光辉闪耀的一生,轰动全世界的精神分析学,他的观点影响着我们用什么方式思考自己,他的学说引领着我们每个人如何看待自己。 精彩页 与命运抗争的一生 众所周知,弗洛伊德曾公开将自己与哥白尼、达尔文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人类受到了三个伟大真理的挑战,每一个真理都能导致人的“自我”观念发生革命性变革:首先是哥白尼的革命,它把地球从天国的中心替换下来,并且因而证明这个永恒的前提是错误的。随之而来的革命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一理论直接反对我们相信有造物主,并把我们牢牢地固定在同一个动物生命的连续体上。最后,精神分析认为,我们的行为、动机和情感的最深刻根源是非理性,而且主要是无意识的;因此,我们所珍视的意志自由是空想的。弗洛伊德不仅把精神分析看作人类自我认识发展的第三次革命,而且乐意将自己当作与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孤军奋战的斗士。显然,“精神分析的伟大成就,同样还有它的缺陷,都表明了创立者的个性特征。因此,精神分析的起源无疑应该到弗洛伊德的个性中去寻找”(弗洛姆语)。 生命不息,求索不止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亚的小城镇弗莱堡(现为捷克的普莱波)一个商人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他原先的名字是西吉斯蒙德(Sigismund),再加上一个犹太字所罗门(Solomon),但是17岁那年,他把第一个字改为西格蒙德(Sigmund)。弗洛伊德4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此后,他在维也纳一直生活了将近80年。 弗洛伊德天资聪颖。在中学期间,他在班上连续7年名列前茅,并享受到一些特别优待,几乎所有课程都免试通过。“那时候,家里生活非常拮据,但父亲对我选择职业一事,始终主张由我自己去决定。”就在中学毕业离校前夕,他因在一堂大课上听了一位教授朗诵歌德描写大自然的优美散文而决定攻读医学专业。这样,在一个犹太慈善机构的资助下,他于1873年(那年他17岁)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 下面,为了叙述的集中和方便,我们把弗洛伊德从上大学到逝世的生平与著作划分为5个时期,即科学准备、揭示神经症、自我分析、本我心理学和自我心理学这5个时期。 科学准备时期(1873-1886) 在大学的头几年,弗洛伊德求知心切,曾同时涉足多门学科,但他发现由于天赋中的某些特性和局限,使他难以在其中大部分领域有所作为。后来他终于在布吕克(Ernst Wilhelm Von Brucke,1819-1892)的生理学实验室里找到了归宿,得到了满足。布吕克是一个在科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的人物,他的人格对弗洛伊德这位年轻的学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科学抱负就是模仿他而形成的,弗洛伊德称他为“我所遇到的最伟大的权威”,“我所敬慕并引为楷模的师友”。布吕克把一个神经系统组织学方面的问题——一种最低级鱼类的脊髓——交给他研究,他证明了低级动物的脊髓神经节细胞与高级动物的同一性。从1876年至1882年间,除了几次短暂的停歇,弗洛伊德一直在生理学实验室工作。“我对医学的各个领域,除了精神病学以外,一概不感兴趣。由于自己放松了医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所以直到1881年,我才得到了多少有点来迟的医学博士学位。” 1882年对弗洛伊德来说是个转折点。一方面是因为他爱上了他妹妹的女友玛莎·伯奈斯(Matha Bernays,1861-1950)。伯奈斯比弗洛伊德小5岁,出生于汉堡一个颇有名望的犹太家庭,那时正住在维也纳。同年6月,他们订婚,1886年9月结婚。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漫长恋爱期间,他们整整分离了三年。弗洛伊德只好“疯狂地”——借用著名精神分析家方迪(S.Fanti)的用语——给未婚妻写情书,他总共给她写了900多封情书,他把她形容成“一位嘴唇能降下玫瑰和珍珠的公主”。弗洛伊德是一个狂热、多情,并且非常嫉妒的情人。 1882年成为转折点的另一方面原因,是他听从导师布吕克的劝告,离开生理学实验室,来到维也纳总医院当了一名临床实习医师。不久,他又升任住院医师,在各个科室工作,并有半年多时间师从著名精神病学家梅涅特(Theodor Meynert,1833-1892)。在院实习期间,他发现古柯碱具有麻醉的特性,并发表过一些有关古柯碱的综合性研究成果。 1885年春,弗洛伊德升任为神经病理学讲师。不久,由布吕克热心推荐,他被授予一笔奖学金,去巴黎师从著名精神病学大师沙可(Jean Martin Charcot,1825-1893)。在巴黎学习的四个半月,成了弗洛伊德一生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沙可致力于癔症研究,促使他也走上了同一条道路。这对他把兴趣从躯体方面转到心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886年春,弗洛伊德以精神病学家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并在同年9月结婚。他的婚姻十分美满,共有六个孩子,三儿三女,最小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后来也成了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 P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