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城市历史和人文遗产是一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传承城市文脉,彰显地域特色,提升文化实力,对于城市的长久永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城市建设既要解决当下问题,也应面向未来需求。当下的问题从何而来,未来又有怎样的需求?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隐含于城市人文遗产之中。让人文关怀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轴,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科研单位、职能部门和实操行业之间的互相沟通和通力合作。 马学强、邹怡主编的《跨学科背景下的城市人文遗产研究与保护论集》汇合历史、地理、建筑、规划等多个学科,从基础研究和现场实践两个角度入手,汇集、研讨城市人文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兼具基础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的指导意见,希冀共同探求有效提升城市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的多方共赢路径。 目录 多学科的基础研究 列肆招牌,灿若云锦——清代前期苏州城的工商铺店 人文遗产与历史记忆:鼓浪屿历史建筑里的移民身影——红砖厝与闽南移民 赉安与维赛合在上海的艺术装饰风格建筑 亚洲历史城市与聚落之区位、形态的类型化考察——基于卫片、地形数据的分析 中国的达林顿勋爵府邸——赵家花园往事 清代徽商与扬州的园林名胜——以《江南园林胜景》图册为例 测绘石库门——以上海东斯文里街区为案例的考察 上海丝绸之路的起点——青龙镇 追寻“上海源”——江南聚落形态发生学背景下的老城厢长期演化分析 吴淞江治理的实证——志丹苑水闸遗址 近代上海苏州河南岸地区的里弄街区形成与特色研究——以今静安区若干里弄样本为例 跨学科的现场实践 横滨所见历史建筑的保护方法——传统工法“曳家”的引入 石库门情结:一个世纪的政治与市场的文化归宿 媒介、影像档案与城市记忆的建构 图画与影像:城市人文遗产的呈现与解读 地图编制和杭州城市演进简析 标志性图像与(人造)废墟之间: 上海四行仓库和“二战”的视觉性在现代中国 历史音像在上海城市人文遗产保护中的特殊价值研究一一以上海音像资料馆专业化路径与产品化尝试为视角 苏州河镜像:中外影像资料解读 苏河湾北岸的金融功能与历史遗产 保护城市人文遗产要彰显多元化和多样性 城市史研究能为旧城更新做什么? 会议综述 “跨学科背景下的城市人文遗产研究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