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罗建平著的《汉字形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汉字为例/国家大事丛书》选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词二十四个字为探析对象,全书十二章,对应十二个主题词。通过分析该二十四个汉字的字源及形义的演变,探寻其本质,弄清其来龙去脉,通过一幅幅生动形象的三维立体字象解读,重现其历史和思想,映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基本特质,揭示其背后蕴含着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并对照相应的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语境,提示其意义关联。 书中讲述相关汉字的形义演变过程,奥妙无穷,博大精深。一方面可以使广大青少年读者借此充分认识我们中华汉字的源远流长,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及其演变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们初步领会这十二对价值词汇的深层渊源,帮助青少年们牢记已经体现为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十二个词二十四个字。 作者简介 罗建平,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公共管理及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作者致力于以心理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汉字语源中的哲学人文学科等方面的心理原型,试图以汉字原型整合现代学科(如政治学、公共管理)。研究领域涉及管理哲学、梦心理学、周易管理学等。主要著作:《全球战略管理》(1997)、《夜的眼睛——中国梦文化象征》(2005)、《汉字原型中的政治哲学》(2008)、《汉字中的身体密码》(2011)。另有论文约50篇,涉及艺术哲学、宗教心理、政治经济、公共政策、周易管理、中医文化等。 目录 1 富强 1.1 富:大母神的力量 1.2 衣食无忧 1.3 强:无畏的螳螂 1.4 彊:弯弓守疆土 1.5 农耕与游牧的交汇 2 民主 2.1 民:有刑印的奴隶 2.2 民:众多与生命力 2.3 主:灯芯的主宰 2.4 “民”而“主” 3 文明 3.1 文:纹身的巫术 3.2 文:遮蔽与消解 3.3 心“明”慧眼开 3.4 “明”与“名” 3.5 文明以止,人文也 4 和谐 4.1 禾:神圣的谷物 4.2 “保合太和” 4.3 和合与中和 4.4 谐:同心同德 4.5 “和”与“谐” 5 自由 5.1 自:鼻子与自我 5.2 由:容器与演化 5.3 创生与自由 6 平等 6.1 平:呼吸舒缓 6.2 等:齐简也 6.3 机会均等 7 公正 7.1 “公”为何物? 7.2 祭祀的公共性 7.3 征服与正义 7.4 强大与公正 8 法治 8.1 法:从刑法到规范 8.2 解鹿与皋陶 8.3 治:从治理到福利 9 爱国 9.1 “悉”:灵魂的呼吸 9.2 “爱”:生命的回归 9.3 国:城邦的守护 9.4 力量的源泉 10 敬业 10.1 “敬”向何方? 10.2 羌人的祭祀 10.3 业:大版的故事 10.4 敬神与敬业 11 诚信 11.1 成、城、诚 11.2 斧头、感应与自我 11.3 人言为信 11.4 “言”的特殊性 12 友善 12.1 伸出你的右手 12.2 善:神判者与调和者 12.3 “友”同而和“善”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罗建平著的《汉字形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汉字为例/国家大事丛书》选择的24个汉字,取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概念。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讲,用以表达12个概念的24个汉字仅仅是个符号,与其本义没有直接联系。的确,这些概念大多属于现代政治哲学的范畴,与字的本义似乎相去甚远。但是从语言文字的无意识构造角度讲,两者存在某种相关性。因此,作者在分别讲述其字的原型意义后,适当提示其概念用字间的内在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