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伊恩·麦克尤恩著的《星期六》的故事发生于2003年2月15日,星期六。 故事的主人公亨利·贝罗安是位成功人士——知名神经外科医生,与某报纸律师的婚姻很愉快,与正长大成人的子女关系融洽。不过,他所处世界的态势却令其忧心不已--伊拉克战争在迫近,普遍的灰暗和悲观情愫正从纽约、华盛顿弥漫开来……星期六的早晨,贝罗安穿过塞满伦敦街道的成千上万正在举行反战游行的队伍,赶去和麻醉师打壁球。在一场小事故中,他与一个叫巴克斯特的暴徒发生了小摩擦。 贝罗安凭借职业敏感,看出来这个家伙脑子有故障--自己遇到了精神病人。他想尽快摆脱巴克斯特,却不知星期六的麻烦由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作者简介 伊恩·麦克尤恩(1948-),本科毕业于布莱顿的苏塞克斯大学,于东英吉利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从1974年开始,麦克尤恩在伦敦定居,次年发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学奖。此后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的入围名单互相交织,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中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协会奖。近年来,随着麦克尤恩在主流文学圈获得越来越高的评价,在图书市场上创造越来越可观的销售记录,他已经被公认英国的“国民作家”,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文坛上“奇迹”的同义词。 目录 正文
导语 小说《星期六》展示了一个名叫亨利·贝罗安的神经外科医生如何度过他的休息日。伊恩·麦克尤恩在继《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后,在《星期六》中小说技巧更加成熟,内容也更加丰厚。 麦克尤恩天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无比的文笔,现在更增添了张力和厚重的文风。整个故事没有一丝牵强的感觉。作者成熟的技巧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部情节紧张又发人深省的小说。 后记 翻译《星期六》的感觉和起初阅读它的感觉一样 ,我经历了一个从困惑到理解到共鸣最后到喜爱的过 程。 如果说书中的男主人公贝罗安是现实生活中的神 经外科专家的话,那么作者麦克尤恩就是文学世界里 的神经外科医生。唯一的不同是前者开动的是患者的 大脑,而后者处置的是笔下的文字。麦克尤恩在《星 球六》中的文风就如同外科医生一样——客观、精准 而又干净利落。让人在流连于故事情节的同时,时刻 意识到自己是在通过一个科学专家的眼睛解读当今世 界的人和事。 翻译泰斗傅雷先生在谈到翻译时曾表示,译者应 当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去翻译,意思是平日里若 毫无幽默感的人最好不要尝试喜剧,因为想要忠实地 再现原文的魅力,译者自己必须先爱上原作——这一 点曾令我陷入迷失,因为起初觉得麦克尤恩的笔触太 细腻了,发生在一个平凡星期六二十四小时内的一切 ,在他的笔下几乎如同显微镜中的皮下毛细血管一样 清晰细致,纵有千丝万缕,却有条不紊。故事几乎是 一分一秒地展开着,主人公所看到的、感觉到的和思 绪里流淌的影像是如此的细致入微,促使我不得不见 其所见、感其所感、思其所思,才有可能理解当时当 刻作者的意图。从冷眼旁观贝罗安这个出于职业习惯 对生老病死不会感情用事的男人,到爱上这个在一个 周末的早上对身处的世界、亲情和自身做出了如此复 杂而又充满激情的审视的人物,这种冰与火并存的感 觉,让我到最后放下译笔时不由得对作者这位现代语 言大师的杰出才华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能有机会把如此独特的作品带给中文的读者,我 的确有诚惶诚恐的感觉。读者在本书的一开始就会遇 到诸多和神经外科有关的内容,本人毫无医学从业的 经验,只能通过短时间内对大脑结构以及手术流程等 医学术语的学习来尽力准确地表述,但深信仍有诸多 让内行人见笑的错误,这点还恳请专业人士适当包容 并批评指正。最后,希望在您合卷之时,心中会抱有 和我读原作时同样的感动。 夏欣茁 2010年仲夏于沈阳
精彩页 第一章 黎明尚待许久,神经外科医生亨利·贝罗安却已从梦中苏醒。他坐起身来,掀开被子,下了床。他不确定自己醒来有多久了,但这似乎也无关紧要。虽然这种情景以前从未发生过,他却并没为此感到惊惶,甚至有丝毫的意外。他自觉动作灵活、四肢舒适,连背部和双腿也格外有力。他一丝不挂地伫立在床边——裸睡是他的习惯——他挺直身躯,耳畔传来妻子舒缓的呼吸,卧室里清凉的空气轻抚着他赤裸的肌肤,一切都是那么惬意。床头闹钟显示现在是清晨三点四十分,他想不明白是什么吵醒了自己,因为他既没有如厕的需要,也不曾被梦境或是前日的思虑所困扰,时局的混乱亦不曾导致他夜不安寝。伫立在黑暗之中,自己仿佛生于混沌,形神俱全,无拘无束。尽管时间尚早,近日来也颇为劳顿,他却并未感觉疲惫,新近也没有任何事务让他烦心。事实上,他感觉神清气爽,心无杂念,反倒有一种莫名的愉悦。他漫无目的、毫无理由地走向卧室三扇窗中离他最近的一扇,步伐的轻松和灵活让他不由得怀疑自己若非身在梦里便是正在梦游。倘若果真如此,倒令他失望了,因为他对梦境毫无兴趣,宁愿此刻是真实的。他并无异常,这点毫无疑问,他也知道自己睡意已消:因为知道梦与醒之间的差别,并了解两者之间的界限,正是神志清醒的明证。 这是一间宽敞且陈设简单的卧室。当他以轻松得近乎荒谬的步伐穿过卧室的时候,想到这种惬意终会消逝,他不由得一阵伤感,然而这种情绪转瞬即逝。他来到正中央的窗前,轻轻拉开狭长的木质折窗,小心不去惊动罗莎琳。这份仔细固然是出于对妻子的关爱,但也存留了自己的一点私心。因为他不想被问到在做什么——他不知该如何回答,又为什么要让解释来破坏这瞬间的美妙呢?他又拉开第二层百叶窗,将它折到一边,然后轻轻地抬起玻璃窗。窗子比他高数英尺,但内置的牵引力却让他毫不费力就将它推了上去。二月的寒意顿时扑面而来,让他不由得浑身一紧,却并不介意。他从三楼眺望着窗外的夜色,整座城市正笼罩在乳白色的曙光里,广场上几棵枯树形影相吊,三十英尺之下的一楼,黑色的箭形围栏犹如一排长矛巍然耸立。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些许薄雾,好在街灯的光芒还不足以湮没星空的璀璨。广场对面,南方星空的余晖照耀在丽晶公园的上空。酒店是一个重建的仿造品——战时的费兹罗维亚区遭到了德国空袭的破坏——背后紧挨着的是邮政大楼,后者尽管白日里看起来繁忙而又破旧,但在夜色的衬托下,楼体半隐半现,再配上像样的照明,令它看起来俨然一座丰碑,见证着往日的辉煌。 然而,眼下的世道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工作之余,他时常带着迷惑和忧虑思考这一问题。不过此时此刻,他并没有想到这些。他俯身向前,双手撑在窗台上,将全身的重量都落在掌心上,尽情地享受着窗外的安宁和纯净。他的视力——一贯很好——现在似乎更加敏锐了。步行广场上云母铺就的小径熠熠生辉,鸽子的粪便因为日久和寒冷而凝结,如雪花般撒落在地面,几乎是美丽的。他喜欢广场上对称的黑色铸铁栏杆及其投射在地上的更加浓重的阴影,还有那鹅卵石铺就的方格形的阴沟。满溢的垃圾箱暗示着生活的富足而非窘迫;环绕着花园的空荡荡的长椅,温柔地期待着每天川流不息的访客——上班族喜欢来这里享受午餐,而印度青年公寓里的莘莘学子们则常坐在这里阅读,也会有浓情蜜意的情侣来卿卿我我或者吵吵闹闹。当然,这里也不乏昼伏夜出的毒贩们的光顾,更时常可见一位落魄的老妇人在这里大叫“滚开!”她会一连数小时地吼个不停,听起来好像沼泽地带的鸟类或者动物园里的动物。 他矗立在那儿,如大理石雕像般对袭来的寒意无动于衷,眺望着夏洛特街,注视着远处一峦峦渺小的房屋、脚手架和尖尖的屋顶。这座城市真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辉煌的创造和自然的杰作——数以百万的人穿梭在这个历经了千年的积淀和不断重建的城市里,如同住在一座珊瑚礁上,日复一日地休憩、工作、娱乐,多数时候是和谐共处的,几乎所有人都期望城市能这样一直运转下去。贝罗安所居住的这一方乐土就是这种辉煌的缩影:完美的环形花园围绕着罗伯特·亚当设计的完美广场——十八世纪的梦想沐浴在现代文明的光芒之中,头顶着街灯的照耀,脚踏着地下的光缆,新鲜的供水在管道中奔淌,废弃的污水转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惯于审视自己思绪的他,常常为自己这种持续而扭曲的欣快症所困扰。或许在他熟睡的时候,体内的分子发生了化学事故,如同被打翻了的饮料托盘,促使多巴胺似的受体在细胞内激起一股强烈的反应;不然就是由于星期六的来临,或者是过度的劳累产生了物极必反的效应,才导致了这种兴奋。的确,过去的一周分外疲惫。昨日下班回来时家里空无一人,他索性躺在浴缸里读书,满足于这种静默。他正在读的是达尔文的传记,是他那过度爱好文学的女儿黛西寄给他的。据说和他接下来应该读的康拉德的小说有关,尽管他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去碰那本书——因为航海的题材,无论多么富含哲理,都实在难以勾起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