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班的回忆 别样的“上学记”(沈坚) 古都考察日记选(程培余)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路(姚荣涛) 1978年高考的记忆(方大伦) 青春作伴岁月如歌(葛壮) 回忆高考二三事(陈章) 一波三折话高考(梁长宁) 四十年前的高考:大学改变了我的人生(忻平) 高考追忆(谢定琨) 我的高考与“人”——“生”(路新生) 1977—1979:两次高考,一次考研(沈祖炜) 两次录取通知书(邬国义) 高考的人生底色(陈士涵) 大学生活杂忆(王道一) 高考:我的1978(胡果文) 我们的孩子有救了(李晓路) 高考往事(刘建光) 二班的回忆 我考进华东师大历史系(冯绍霆) 大学四年杂忆(冯绍霆) 起来,不愿做巴子的人们!(习慧泽) 我的求学之路(顾顺民) 难忘的高考经历为我扬起人生理想风帆(周敏凯) 古稀又一年回首人生大学梦(李其勋) 我的高考琐忆(洪维珍) 1978,我的高考(陈丽菲) 在这个春风沉醉的晚上(陈丽菲) 人生的转折点(魏承思) 高考忆往(苏智良) 大学生活杂记(卢福毅) 终生难忘——1978高考(刘恩) 我的1978年高考回忆(黄慰堂) 注定与教育有缘(金春兰) 我的高考(朱华) 勾起记忆里的那一叶(李骥秋) 我的大学梦(李开弟) 1978年的高考记忆(周立民) 我那艰难曲折的求学路(余木根) 三班的回忆 梦——写在恢复高考40年的纪念(孙崇绂) 高考往事(张建中) 回想当年高考(吕宝庆) 一波三折话高考(董亦鸣) 清新如初的遥远记忆(宫栾鼎) 十年等一回(张博仁) 一考定终身(滕春海) 1978年的快乐记忆(蒋明宏) 我所参加的1977、1978年高考(钱中五) 历史转折人生圆梦(杨铭杰) 踮起脚来,抓住时代给予的人生机遇——回忆1978年我的高考经历(项扬) 我的高考(吴刚) 我的华东师大情缘(徐昭英) 我与高考——写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周延) 我的高考(袁坤) 尘封的日记摘编——我的高考(杜小悌) 圆梦——我的高考(龚丹臣) 附录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78级全体同学名录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78级主要课程与教师一览
精彩页 二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一路狂奔的“文革”列车仿佛被猛踩了一记制动闸,随后似乎多少开始出现了一点理性的回归,解放干部,重振经济、外交甚至文化考古,然后又听说要恢复大学招生,招收工农兵学员。1973年夏,大学招生开始在较大范围内推开,并采用了当时流行的“群众推荐”的公开方式。那年我报了名,这是我首度尝试叩击大学之门,不想竟踏上一段几经波折的漫漫长途。 正式推荐前风闻几位公社干部传言,县里招生动员大会领导讲话,招办主任、原县委宣传部长吕开泰曾点了我的名,说要把像沈某人这样的知青推荐出来,给他们提供一个上学深造的机会。吕开泰此前曾作为县工作队队长进驻我所在的公社,工作上彼此有过接触,可能因此而对我有些印象。群众正式推荐时,生产队社员们推荐提名的知青人选中有我。 依据当年的招生安排,随后,我跟其他同被推荐的知青到县里参加了一场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据说将会“择优录取”。记得那次的考前准备并不充分,大家状况都差不多,仓促上阵,好在这是头一次考试,题目不难,我顺利交了卷。最后打听下来,我的考试成绩不错,说是作文还得了个高分。但至8月底发榜时,我和本队同被推荐的知青大多名落孙山。 那年落榜的原因很复杂。一则因当时“托关系、走后门”的风气已经开始冒头,在当地没关系、没门子的知青,自然大都没戏。二是1973年招考出了全国闻名的“张铁生事件”,他一闹腾,正中上边那些“左王左将”的下怀,干脆宣布考试成绩全不作数,等于大家都白考了。没有了依据考试成绩、相对公平的“择优录取”,门面上的“讲政治”和私底下的“开后门”,也就随之成了左右局面的唯一标准。而我落榜的主要理由,后来据说是“政审不过关”。 政审合不合格,在相当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里可是件非同小可之事。据我所知,父亲抗战时期曾参加过国共合作背景下而实际由中共南方局直接领导的抗敌演剧队。“文革”高潮期间江青、张春桥就演剧队问题讲过话,诬陷演剧队为“执行王明路线”的“国民党别动队”,实质上是将攻击的矛头指向周恩来。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在“文革”中像所有参加过演剧队的老同志那样也遭受冲击,造反派还把大字报贴到了我家门口,末了,单位军宣队、工宣队给他定下“政治历史问题”的审查结论。当我中学毕业离校时,这些诬蔑不实之词也就随之进入我的档案,而一旦被泼了脏水,要想洗刷一清,殊非易事。依照当时“宁左勿右”的政治思维,是“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小妹妹1972年毕业分配时却被分在了一家政审要求颇高的保密单位工作。同父兄妹,境遇却如此悬殊。我推测,原因恐怕就在于我本人毕业的那年,父亲尚被打人另册,造反派一个劲儿往我的档案里泼脏水;而至妹妹毕业时,父亲已获解放,他们也不便再恣意造孽了,以致妹妹的档案比我的相对干净。 我不甘心背负政审包袱,于是找到公社和大队有关干部据实反映情况,特别分析了妹妹和我不同境遇的原因。他们都觉得言之成理,甚表同情,但叉无能为力。有一天,大队总支书记郑志海突然找我,掏出张纸要我看看,还问是不是那么回事,原来这是他到公社查阅了我的档案之后的摘抄。我很吃惊,深知按照组织规定,任何人是不能看自己档案内容的。但在他的催促下,我很快扫了一眼,发现此中所记居然与当年造反派贴到我家大字报的是一个腔调,甚至连语句、口吻都如出一辙。 由此,我被深深震撼了。那个年代,任何一纸未经核查的荒唐言竞都可被当作组织审查的意见而任意塞人个人档案,甚至可起到左右当事人及其家属子女命运的关键性作用。用人事档案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以利分化、操控和构陷的可怖做法,算得是种“发明”,这是当下的年轻人所难以想象和理解的。 第二年,也就是1974年夏,新一轮的大学招生又来临了。我仍怀抱一试的心情坚持报名参加,不意再度幸运地获得群众的推荐。我们一个生产队一百多知青,倒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和关系,而是人心公道所向,在社员们眼里,我大概不属那种腹中疏空之辈,还算块可以念点书的料吧。 因年前“张铁生事件”的缘故,从这一年起,上大学便不再组织文化考试,而以推荐和政审为主。结果,我虽获群众推荐,最终还是没能过政审这一关。当公社干部向我告知县里初审的消息时,就不无遗憾地告诉我再度落选还是缘此。这次他们很帮忙,立刻又给县领导吕开泰打电话主动为我陈情,而且很快获知,我被列入县里拟录取的候补名单上报大兴安岭地区。当然我也猜到,这已不过是一种安慰性质的姿态,不可能改变什么。最后揭晓,果然还是维持原判。 连续两年的落选,都说是因为我的政审不合格,这在当时可算得“臭名远扬”的一桩事了。一时间,村里村外沸沸扬扬,流言四起,直至以讹传讹,演绎出似乎我有什么“海外关系”(可叹的是,直至改革开放国门大开,我都未能觅得此等可资利用者!),在当时那就迹近“里通外国”了。
导语 王斯德教授曾说过,1977级、1978级现象,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可与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现象相映成辉,树立了两大历史丰碑。有关西南联大的作品容易寻,但有关1977级、1978级的作品却不太多见。 《我们的1978——高考重启与大学生活回忆》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78级的天之骄子,他们亲笔记录了自己在1978年前后的人生经历,也记录了中国恢复高考前后最真实的知识青年命运的转变。每位撰述者的个性不同,每篇文章的回忆所展现的风采也有所不同,或沉重,或豁达,或幽默,或朴实,有我不曾想象的艰难,也有很多的小美好,这些回忆里的艰难与辛酸,希望与喜悦,在字里行间显得真真切切,历40年而未减淡,犹如刻骨铭心者的嘹亮回声,发自肺腑,韵味绵长。 虽是个体的故事,背后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在这些故事中,读者也能够感受到个体命运如何与国家政策、前途紧紧相连。 序言 这是一本非同寻常、蕴意深远的回忆录,是一 群亲自参与、亲身感受的当事者对1978年高考情景 及其体认的回忆思考,情真意切,值得一读。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40年虽弹指一挥,中华 大地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这种惊天巨变 的深远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彰显。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像滚滚春雷 ,苏醒了中华大地,揭开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科 教兴国,教育为先。在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历经 1977、1978级高考进入大学深造是值得大书特书永 恒纪念的历史事件,被称为1977、1978级现象;在 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可与20世纪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 大现象相映成辉,树立了两大历史丰碑。 1978级学子们生活在时代的交叉之际,他们在 “文化大革命”的磨难中成长,在改革开放春风中 显露才华,在历史学习中增长智慧,在创造历史中 奉献力量。 当年一代莘莘学子怀着振兴祖国、复兴民族的 宏大志愿,豪情激昂地参加了被称为“高考”的国 家优秀人才选拔赛,其中1977、1978级高考的优胜 者脱颖而出,有的走出国门,取得了值得称誉的成 就,书写了教育改革的历史赞歌。他们中的大多数 都成为国家的栋梁和社会的中坚。 追忆当年往事,我们一批青年教师都是历史的 见证人。龚若栋教授当时曾担任历史系1978级的教 师兼辅导员,工作认真负责,全心投入,师生关系 融洽,所带班级曾获优秀班级称号。更值得珍爱的 是毕业至今始终仍保持着无形的“1978级”的存在 。 我有幸见证了1978年级恢复高考的盛举,参与 了有关招收新生的工作,给他们讲授了世界现代史 的课程,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结下深厚的师生情 谊,至今保持各种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帮助,溯 源竟委,都与1978年的高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40飞逝而去,留下了珍 贵的历史记忆。毋相忘,不忘刻骨铭心的1978年高 考的历史壮举;长相忆,不忘初心,继续奋发前行 ,迈向人生丰收的金色秋天。 王斯德 2018年4月8日
内容推荐 《我们的1978——高考重启与大学生活回忆》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78级毕业生于40年后回忆高考和大学生活的回忆录。这批作者,每个人都用心写下了自己的经历,留下了充满细节的个人历史与思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的壮举与国家转型的历史。本书也是华东师大历史系1978级毕业生向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致敬的专题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