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尹维翰、张蒙蒙、宋文鹏、姜锡仁编著的《渤海陆源入海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围绕渤海入海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系统梳理了渤海生态环境状况,甄别了主要陆源入海污染源,指出了入海污染源在线监测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分析了国内外水质在线监测现状,规划、设计了渤海入海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思路,详细介绍了在线监测站选址与建设,对常规监测指标、毒性指标、微生物指标等的自动化工作原理、技术性能进行了充分论述与比较,阐述了由多个自动化监测指标构成的在线监测站的控制、数据处理和传输自动化,对信息化平台进行了设计和构建,并对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进行了介绍和论述。 目录 第1章 渤海生态环境状况 1.1 海洋生态环境 1.2 陆源入海污染源 第2章 在线监测形式与需求 2.1 国家规划要求 2.2 国务院重要文件 2.3 国家海洋局相关部署 2.4 行业监管体制 2.5 在线监测站建设需求 第3章 在线监测现状 3.1 站房分类 3.2 采水方式 3.3 预处理方式 3.4 控制系统 3.5 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系统 3.6 视频监控系统 3.7 在线监测仪器 3.8 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渤海岸基在线监测建设思路 4.1 总体思路 4.2 基本原则 4.3 总体框架 4.4 建设内容 4.5 建设方式 第5章 在线监测站选址与踏勘 5.1 选址踏勘概述 5.2 对象选择 5.3 现场踏勘 5.4 案例 第6章 在线监测站建设与集成 6.1 监测站系统集成技术要求 6.2 动力环境监控 6.3 综合防雷系统 6.4 在线监测站建设案例分析——绕阳河站点 第7章 主要监测指标自动化 7.1 常规指标在线监测 7.2 毒性指标在线监测 7.3 微生物指标在线监测 第8章 数据传输标准化 8.1 数据传输系统构成 8.2 系统结构 8.3 通信协议 8.4 数据定义 第9章 平台建设信息化 9.1 概述 9.2 需求分析 9.3 系统总体设计 9.4 传输网络和建设 9.5 数据库建设 9.6 数据集成系统建设 9.7 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第10章 运行维护专业化 10.1 管理制度建设和资源配置 10.2 人员和技术保障 10.3 备品备件储备管理 10.4 安全管理 10.5 应急处置计划 10.6 技术支撑 10.7 技术指标 10.8 考核办法 附录 附录1 入海河流岸基在线监测站现场踏勘报告大纲 附录2 入海排污口岸基在线监测站现场踏勘报告大纲 附录3 200万像素高清数字智能球型摄像机参数要求(参考) 附录4 800万像素高清数字智能球型摄像机参数要求(参考) 附录5 常用部分污水相关参数编码表 附录6 数据类型定义 附录7 字段总表 附录8 各条指令通信过程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