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蔡万刚,东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国家心里咨询师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江苏徐州人。澳门城市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新沪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创业管理、商业模式与资本运营、企业竞争力、总裁领导力、中层领导力、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班主任领导力。 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成就每个学生精彩的未来》《“互联网+”环境下考虑知识价值链的企业服务创新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小学校长领导力评价体系研究》等。先后出版《孙子兵法的心理智慧》《说得就是好听》《表达心理学》等多部图书。 目录 第1章 懂点性格心理学,了解孩子是什么性格 孩子性格大不同,走进孩子的彩色心灵世界 孩子性格类型有哪些 孩子性格形成于童年早期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极为重要 面对表现型孩子,父母如何教养 面对指导型孩子,家长如何教养 面对思考型孩子,家长如何教养 面对亲切型孩子,家长如何教养 第2章 培养心术正的孩子,打造孩子的光明前途 告诉孩子欲做事、先做人 让诚实守信代替孩子的“撒谎成性” 如何让孩子改掉“贼”性 别让孩子成为被虚荣腐蚀的“玛蒂尔德” 不要让孩子事事依赖“钱” 拔掉孩子心中“嫉妒”的毒瘤 第3章 培养优秀社交力,孩子性格谦逊有礼收获好人缘 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让孩子成为人人喜欢的万人迷 教孩子学会文明礼让 分享让孩子更快乐,还能赢得更多友谊 如何培养出文明礼貌的“小绅士” 让孩子明白朋友是一笔财富 教导孩子学会真诚的道歉 第4章 吃苦耐劳,远离安逸和物质享受的孩子更坚强 苦难与挫折是孩子成长中最好的礼物 支持孩子参加社会实践 蜜罐儿里长大的孩子太软弱 让孩子远离奢侈浪费 打造精打细算的孩子 激发孩子储蓄的兴趣 让孩子做金钱的主人 第5章 责任为先,敢于担当的孩子才能成大事 让孩子必须明白什么是责任 通过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教会孩子做一名合格的家庭成员 让孩子学会承担 帮助孩子克服经常找借口的习惯 允许失败,不做扼杀孩子责任感的杀手 第6章 自信为人,为孩子积累足够的自信 自尊才能自信,父母必须维护孩子的尊严 鼓励孩子在陌生人面前大方表现自己 告诉孩子懦弱与忍耐的区别 如何防止孩子因受挫而失去自信 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是他的依靠 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7章 刚毅勇敢:性格坚强的孩子才敢于直面人生风雨 让孩子接受并喜欢自己 胆怯的孩子是失去光芒的太阳 放开双手,让孩子向前冲 鼓励失败的孩子再尝试一次 胆怯的孩子害怕与人交际,怎么办 第8章 拒绝依赖,孩子性格独立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做主 平等沟通,向孩子提出建议而非命令 鼓励孩子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给孩子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第9章 友善宽容,孩子性格豁达会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教育孩子要心中有他人 要尽早在孩子心里种下善良的种子 让孩子学会主动给予 鼓励孩子帮助别人 学会换位思考,孩子才更有同理心 第10章 善于自律,性格成熟的孩子更有自制力 培养孩子抵制诱惑的能力 不让孩子养成粗心马虎的习惯 别让懒散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 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第11章 乐观向上、性格阳光的孩子才有幸福人生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 警惕抑郁,别让它吞噬孩子 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 幽默的孩子更开朗乐观 改变孩子“输不起”的心态 第12章 用爱制止和引导,带孩子远离坏性格 潜移默化地引导,帮助孩子收敛“霸性” 孩子任性蛮横,如何处理 帮助孩子克服自私心理 孩子脾气暴躁,如何梳理引导 开阔眼界,避免孩子心胸狭窄 参考文献
精彩页 孩子性格大不同,走进孩子的彩色心灵世界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童年早期就已经初步形成性格,可能是内向的,也可能是外向的。性格从小的时候就在孩子的身上发挥着作用,而且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生命,决定着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父母在生活中也不免将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较。如果孩子太调皮,父母一定会羡慕别人的孩子乖巧,并且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那样安静和易于管教。但专家说,对不同的孩子有相同的期望是错误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而每种个性都有着成功的可能,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发掘和引导孩子的个性。那么,你是否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你是否能够发掘出孩子内心最大的潜能? 对此,不妨先来看看下面父母们的陈述。 “我儿子今年4岁,跟他一起生活就像是养了只充满活力的兔子。每天带他都觉得筋疲力尽,但他永不知疲倦,真是让人头疼,我感觉我一个人已经没办法应付了。” “我儿子8岁,他非常害羞,如果贸然地带他去一个有很多陌生人的地方,他会躲在妈妈身后不敢进去。不管去哪儿,去之前都要告诉他去哪儿,都有谁,可以和谁玩。” “我儿子凯凯野性十足,他今年6岁,无论是溜冰还是刷牙,都会使出浑身的精力来折腾,说他是匹脱缰野马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而他5岁的表弟豆豆却是个乖巧敏感的孩子。经常一个人专注地玩填词游戏或者静静地坐在妈妈腿上。我一直认为自己很了解儿子,可是有一天,凯凯突然大声对我喊道:‘你不如豆豆妈妈爱他一样爱我!’这时,我才发现,两个孩子的世界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女儿彤彤7岁,对她来说,考试中得高分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我却很是头疼,因为对什么事,她都漫不经心,临时应付,从来不做认真对待。我最担心的是,她这种自由散漫的个性是受她的朋友们的影响。她非常在意朋友们的想法。虽然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我发现她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导致她不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认真思考。” 从父母们的陈述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多种性格,孩子的心灵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而父母更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理解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特殊差异,使孩子性格中的优点得到发扬,弱点得到克服,以促进孩子与父母及同龄孩子关系的融洽。 《圣经》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要按照一个孩子应该走的道路去养育他,这样当他长大成人时才不会偏离他的本性。从大的方向来说,每个人应该走的道路是一样的。例如,父母都想让孩子学业优秀、善良、勇敢。但是不同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性格,接受着不同的教育,走着不同的路。所以要按照一个孩子应该走的道路去养育他,那什么才是他应该走的道路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性格,某种程度上性格决定了一个人应该做的和最适合做的。 《圣经》上还有这样一句话,是对父母说的:请调整你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使他适应孩子天生的发展模式,这样当他逐渐成熟时就不会背离他天生的生命模式。这个天生的生命模式里最主要的,就是指性格因素。 尽管孩子各有性格,但父母应该明白,不管哪种类型的孩子,都要因势利导。因为每种类型的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关键看如何发掘和引导孩子身上的这种特质和潜能。成功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做到最成功。 除此之外,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因为儿童性格形成是通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父母采取的养育方法实现的。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性格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父母诚实朴素,则孩子不会说谎话,也不会浪费食物;如果父母的私心很重,孩子也容易形成利己主义;如果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训斥、打骂,则容易形成怯懦、抑郁和执拗的性格特点,在行为上变得不诚实、冷酷和残忍;如果父母对孩子溺爱和过分夸奖,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骄傲、利己的性格特点。 P2-4 导语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有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行为,当然也就会有与之对应的不同的教育方法。与其总是教导孩子听话,不如先来了解一下孩子的性格,采取相应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和孩子之间实现真正的沟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 蔡万刚编著的《儿童性格心理学》通过大量具有实践性的育儿案例,向广大家长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家长朋友们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了解孩子性格特点,进而帮助孩子得到快乐的成长。 序言 中国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确,作 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培养优秀的孩 子,这是为人父母的殷切期望,那么,在孩子“优 秀”的诸多要素中,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说,播下一种行动, 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 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性格会 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不难想象,一个胆小怕事、 总是躲在父母背后的孩子能有什么大出息,一个遇 事就知道推卸责任的孩子又怎能担当重任,一个爱 慕虚荣的孩子又怎么能赢得信任…… 可以说,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 生。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不仅是父母的重要 职责,也是家庭教育中最应重视的部分之一。 那么,一个好性格的人是怎样的呢? 曾经有一位富豪在为自己的孩子制订培养计划 时写道,一个优秀的孩子应该有以下性格品质。 他自信大方,走路时眼睛平视前方; 他懂礼貌、知礼仪,在路上遇到认识的人会主 动打招呼,会对陌生人微笑; 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的微笑,因为他知 道一个爱笑的人运气绝不会太差; 他真诚、率真,做人做事不会藏着掖着; 他尽职尽责,是自己分内的事一定会努力做好 ; 他积极向上,懂得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不 会嫉妒他人; 他内心充满爱,愿意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他孝顺父母,闲来时,他愿意偎依在父母身边 享受家庭时光; 他有着较高的修养,即使遇到恶意中伤自己的 人,他也会以微笑回应; …… 当然,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具备的性格远不止这 些。可以说,好性格是孩子获得幸福人生的积极推 动力,然而,可能你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后天很难改变,诚然,每个 人的性格与气质自从出生时就可能不尽相同,但后 天的培养与修炼也至关重要,只要父母选择正确的 引导和教育方法,也可以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性格。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3~6岁期间是性格形成的 关键时期,这个时间段锻造孩子的好性格,这一时 期的影响将贯穿孩子的一生。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呢? 首先需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类型或性格倾向,为 此,儿童心理学家将性格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表 现型、思考型、领导型和亲切型。这四种性格不分 好坏,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之处。孩子性格无论 好坏,父母要鼓励孩子发扬性格中好的部分,对其 缺陷和不足部分要进行干预、引导,从而帮助孩子 塑造更加优秀的性格。 此时,你可能需要一本指导用书,而本书就是 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帮助父母从如何认识和看透孩 子性格类型以及性格倾向入手,并结合具体的教育 案例,帮助父母打造性格好的孩子,相信对孩子的 家庭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说:“性格是一个人看不见的本质。”性格是左右孩子一生生存状况、人际关系甚至是命运的重要因素和内在力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 蔡万刚编著的《儿童性格心理学》正是针对孩子的性格修炼而编写,并从心理学的角度,结合具体案例,为家长朋友们提供了可操作的教育方案,指导家长了解孩子的性格,逐步完善孩子性格中不足的部分,进而培养出拥有迷人性格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