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书房内外(精)/本色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黑马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书房内外(精)》围绕书人书事和译书品书二主题夹叙夹议,充分体现了黑马的文学职业特色:记述中外文学名家的书缘传奇,深挖其文学生涯掌故轶事;畅谈文学翻译甘苦与技艺,品味经典,评点新书。
作者简介
黑马,本名毕冰宾(1960-),翻译家、作家。译有劳伦斯作品多种,包括《虹》、《袋鼠》、《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散文》、《劳伦斯中短篇小说选》、《劳伦斯的绘画世界》和《劳伦斯传》等,部分在台湾出版繁体字版。出版有《劳伦斯文集》10卷。学术著作为《劳伦斯叙论集》。散文集有《心灵的故乡》、《挥霍感伤》、《情系英伦》和《写在水上的诺贝尔》等。
目录
书人书事
朱光潜与陈聘之的都市蓬莱
读梁宗岱
飘逸洵美
徐志摩与英国“女神”
梅兰芳背后的齐如山
张若名:奇异的流星
三代“中法”故乡人
同乡前辈许君远
田德望的《神曲》人生
萧也牧与梁斌的《红旗谱》故事
杨绛:春雨春泥最护花(外一篇)
京城三位女先生
跟傅惟慈先生说再见
倾听天籁
错过璀璨
最后的民国才女们
“翰林”柳鸣九
江山代有才人出
逆风心曲李景端
风雨兼程刘硕良
库切的旧闻和新闻
亨利·米勒:人类毒瘤上盛开的恶之花
终点又回到起点的米勒
任性的布鲁姆斯伯里文人圈
“意象派”诗人逸事
“嚎叫”诗人1984年在保定
得诺奖的斯维特兰娜
福斯特的朴素与雍容
马什是个好同志
深度粉丝女画家布莱特
我的“非虚构”经历
置身两个世界中的迷惘
写出来与写“出来”
淘书淘出我一个人的故乡
河北的四座省图书馆
一条潺潺流动的文脉
陶尔米纳的文学之最
被湮没的那些英国作家和作品
英国《狐狸》与人民剧场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影视缘
英国小说中的庄园豪宅
莎±比亚的斯特拉福德小镇
译书品书
在灰色与常青之间
跟劳陇学翻译
翻译后成为我们的莎士比亚
译诗的锁链之美
关于《四世同堂》回译的回忆
从“信达雅”走向“语境”
徐志摩开启的幻觉式翻译法
刚强者身上绽放的柔弱花朵
小编真不小
从没有童话和童谣的年代走来
“国家”一词里的身体与政治
一样的月亮不一样的月光
书写我们的第二故乡
外省青年迷惘时
“握了一把光”
“大雪”之日吟旧雪
清明的墓园浮想
同一时空里
春来说花花非花
赫得孙河谷的史诗
寒窗映雪读《雪泥集——巴金致杨苡书简劫余全编》
在广州雨巷里读《三家巷》
像安妮那样写作——评《安妮日记》
透过那些陌生的眼睛
四十年前念过的那些课本
我念过的那些叫“英国文学史”的书
闲读书记趣
曾经最羡慕的生活方式——由《分界线》和《德国文学随笔》说开去
赵蘅的《宪益舅舅的最后十年》
当个muckraker
这届那届或无届
清雅散淡的《译书记》
说热爱
后记
序言
“本色文丛”现已出版三辑,共二十四种书,
在不远的将来,将出齐五辑共四十种书。作为一个
散文随笔文化项目,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也大
致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以“有作家文笔的学
者”与“有学者底蕴的作家”为邀约对象,而由于
我个人的局限性,似乎又以“有作家文笔的学者”
为数更多;二是力图弘扬知性散文、文化散文、学
识散文,这几者似乎可统称为“学者散文”。
前一个特点,完全可以成立,不在话下,你们
邀哪些人相聚,以文会友,这是你们自家的事,你
们完全可以采取任何的称呼,只要言之有据即可。
何况,看起来的确似乎是那么回事。
但关于第二个特点,提出“学者散文”这个概
念本身就是易于带来若干复杂性的问题,要说明清
楚本就不容易,要论证确切更为麻烦,而且说不定
还会有若干纠缠需要澄清。所有这些,就不是你们
自己的事,而是大家关心的事了。
在这里,首先就有一个定义与正名的问题:究
竟何谓“学者散文”?在局外人看来,从最简单化
的字面上的含义来说,“学者散文”大概就是学者
写的散文吧,而不是生活中被称为“作家”的那些
爬格子者、敲键盘者所写的散文。
然而实际上,在散文这个广大无垠的疆土上活
动着的人,主要还是被称为作家的这一个写作群体
,而不是学者。再一个明显的实际情况就是,在当
代中国散文的疆域里,铺天盖地、遍野开花的毕竟
是作家这一个写作者群体所写的散文。
那么,把涓涓细流的“学者散文”汇入这个主
流,统称为散文不就得了嘛,何必另立旗号?难道
你还奢望喧宾夺主不成?进一步说,既然提出了“
学者散文”之谓,那么,写作者主流群体所写的散
文究竟又叫什么散文呢?虽然在中外古典文学史中
,甚至在20世纪前50年的中国文学界中,写散文的
作家,大多数都同时兼为学者、学问家,或至少具
有学者、学问家的素质与底蕴。只是在近半个多世
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界中,同一个人身上作家身份与
学者身份互相剥离,作家技艺与学者底蕴不同在、
不共存的这种倾向才越来越明显。我们注意到这种
现实,我们尊重这种现实,那么,且把近半个多世
纪以来由纯粹的作家(即非复合型的写作者)创作
的遍地开花的散文作品,称为“艺术散文”,可乎

似乎这样还说得过去,因为,纯粹意义上的作
家,都是致力于创作的,而创作的核心就是一个“
艺”字。因此,纯粹意义上的作家,就是以艺术创
作为业的人,而不是以“学”为业的人,把他们的
散文称为艺术散文,既是一种应该,也是一种尊重

话不妨说回去,在我的概念中,“学者散文”
一词其实是从写作者的素质与条件这个意义而言的
。“素质与条件”,简而言之,就是具有学养底蕴
、学识功底。凡是具有这种特点、条件的人,所写
出的具有知性价值、文化品位与学识功底的散文,
皆可称“学者散文”。并非强调写作者具有什么样
的身份,在什么领域中活动,从事哪个职业行当,
供职于哪个部门……
以上说的都是外围性的问题,对于外围性的问
题,事情再复杂,似乎还是说得清楚的,但要往问
题的内核再深入一步,对学者散文做进一步的说明
,似乎就比较难了。具体来说,究竟何为“学者散
文”?“学者散文”究竟具有什么特点?持着什么
文化态度?表现出什么风格姿态?敝人既然闯入了
这个文艺白虎堂,而且受托张罗“本色文丛”这个
门面,那也就只好硬着头皮,提供若干思索,以就
教于文坛名士才俊、鸿儒大家了。
……
就感受认知的质量与水平而言,“言之有物”
,是要言出真知灼见、独特见解,而非人云亦云、
套话假话连篇。“言之有物”,是要言出耐回味、
有嚼头、有智慧灵光一闪、有思想火光一亮的“硬
货”,经久隽永的“硬货”。
就精神内涵而言,“言之有物”,要言之有正
气,言之有大气,言之有底气,言之有骨气。总的
来说,言之要有精、气、神。
最后,“言之有物”,还要言得有章法、文采
、情趣、风度……你是在写文章,而文章毕竟是要
耐读的“千古事”!
以上就是我对“言之有物”的具体理解,也是
我对学者散文的存在实质、存在形态的理念。
我们所力挺的散文,是“言之有物”的散文,
是朴实自然、真实贴切、素面朝天、真情实感、本
色人格、思想隽永、见识卓绝的散文。
我们之所以要力挺这样一种散文,并非为了标
新立异、另立旗号,而是因为在当今遍地开花的散
文中,艳丽的、娇美的东西已经不少了;轻松的、
欢快的、飘浮的东西已经不少了;完美的、理想的
东西已经不少了……“凡是存在的,必然是合理的
”,请不要误会,我不是讲这些东西要不得,我完
全尊重所有这些的存在权,我只是说“多了一点”
。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少一点是无伤大雅、无损胜
景、无碍热闹欢腾的。
然而相对来说,我们更需要明智的认知与坚持
的定力,而这种生活态度,这种人格力量,只可能
来自真实、自然、朴素、扎实、真挚、诚意、见识
、学养、隽永、深刻、力度、广博、卓绝、独特、
知性、学识等精神素质,而这些精神素质,正是学
者散文所心仪的,所乐于承载的。
2016年9月20日完稿
导语
收入黑马所著的《书房内外(精)》中的七十篇随笔均在作者近年报刊随笔基础上专门为本书修改增补而成,应该说是笔者非虚构写作的最新成果,基本都围绕书人书事和译书品书两个主题夹叙夹议,算是作者的职业特色吧:记述中外文学名家的书缘传奇,深挖其文学生涯掌故逸事;畅谈文学翻译甘苦与技艺,品味经典,评点新书。以此为己任,也抒情,也感怀,纯属在象牙塔内外悠闲漫步观风景之举。本书收入了《深港书评》专栏的很多作品。
后记
收入本集的七十篇随笔均在我近年报刊随笔基
础上专门为本书修改增补而成,应该说是笔者非虚
构写作的最新成果,基本都围绕书人书事和译书品
书两个主题夹叙夹议,算是我的职业特色吧:记述
中外文学名家的书缘传奇,深挖其文学生涯掌故逸
事;畅谈文学翻译甘苦与技艺,品味经典,评点新
书。以此为己任,也抒情,也感怀,纯属在象牙塔
内外悠闲漫步观风景之举。
多年来从事劳伦斯研究翻译和长篇小说的边缘
写作,却不期受到学界大儒和报纸副刊编辑的青睐
眷顾,被不时约写些有感而发的散文随笔并能结集
出版,于大部头作品之外我又获得了另一片自由挥
洒灵性的天地,甚是心存感激。本集的出版就是受
到了柳鸣九大师的提携,得以忝列“本色文丛”。
丛书中的诸多作者都是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的大师
前辈,我为此深感荣幸,也暗自惶恐,自然更想借
此机会认真拜读本丛书的大家杰作,得其沾溉,效
法追随。
这是我在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本书。第
一本书是1993年海天出版社初创时期出版的翻译作
品《劳伦斯随笔集》。近30年后再续前缘,除了柳
鸣九大师的提携,自然还有我与深圳这座改革开放
前沿城市的缘分使然——当年深圳成为特区时我还
是个刚出校门的外国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根本想不
到这个出入还需要办通行证的地方与我会有什么关
系。没想到几年之后深圳就有了出版社,我翻译的
《劳伦斯随笔集》就在这里出版了。之后深圳的报
纸副刊向我约稿,前几年我又开始为深圳《晶报》
的《深港书评》撰写专栏随笔,本集就收入了很多
这些专栏作品。这说明我已经深度融入深圳的文化
生活了,为此感到幸福并且要感谢深圳的朋友们。
其他文章发表于《文汇读书周报》《中国社会
科学报》《悦读MOOK》和《南方周末》等报刊,借
此机会一并致谢。
黑马 2018新春 于北京
精彩页
朱光潜与陈聘之的都市蓬莱
从北海公园门口蹬上一辆共享单车,上北海大桥,早不见“金鳌玉炼”二牌楼,但见绿树红墙掩映的中海和北海,向前到故宫筒子河畔,我这是沿着老舍《四世同堂》里瑞全杀了少年恋人、成年后的日本汉奸特务招弟后走出北海的路线向东行着。蓝天白塔红墙,基本还是老舍笔下的那幅老景象。不过我仅仅是走过这段路,就告别老舍,北行绕景山向地安门内大街骑行,去寻找当年朱光潜先生在这附近的慈慧殿三号故居。
朱先生1933年得了博士坐海船回国后的第一个居所就是这里,因为这里离他执教的北大红楼不远,可以穿胡同步行去沙滩上课。当时早他一年从欧洲回国在北大任教的大才子梁宗岱就住这里,他热心地拉朱光潜来同租这套院落。朱光潜一眼就看中这个凋敝但浓荫密布的市井荒园,闹中取静,适合吟诗读经,还有老友做伴,便欣然来此居住。但不久梁宗岱因为胡适强行干涉他离婚,公开指责他,便离开北大与沉樱去了日本,从此这个院子就由朱光潜家独自居住。
这条街并没有殿,但因为西边有一座小庙而得名慈慧殿街。慈慧殿三号的主人是一位家道衰落的皇族子弟,早就穷困潦倒,一家人仅住大院中一座院子,其余房子都出租“吃瓦片儿”。朱光潜租的是大院里单独的东院,古木参天,野草丛生,朱先生说完全可以用“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几句诗形容这个环境。但每天进出要通过的那道大门里则由一些劳动者居住,有卖煤的,有租车的,有看大门的,一派市井杂乱生活场景。但朱先生就是不愿意另开辟个新门,而喜欢每天从这里通过,他在著名的散文《慈慧殿三号》里深情地写道:“因为我舍不得煤栈车房给我的那一点劳动生活的景象,舍不得进门时那一点曲折和跨进园子时那一点突然惊讶。”
有朋友描述朱的院子“旷废无居人,久之蓬蒿渐满,双扉常闭,白昼亦无敢入者……”,但朱光潜恰恰对此怡然自得,还兴冲冲地在这里组织起了北平的读诗会,每月一次,偶尔两次,为大家准备好茶点美食,吟诗、读剧本,讨论时髦的文艺现象,一时间名流云集,与北总布胡同三号的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成为两处风雅的文艺沙龙,而参加者大多重合,包括林徽因也常光顾。来客的不完全名单里就包括了梁宗岱、冯至、孙大雨、罗念生、周作人、叶公超、废名、卞之琳、何其芳、徐芳、朱自清、俞平伯、王了一、李健吾、林庚、曹葆华、林徽因、周煦良。
这段生活记录我是偶然得知的,那是因为前几年试图在微博上发起一个寻找《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下简称《查》)首译者饶述一下落的活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界朋友举出很多可能的证据,试图证明朱光潜就是饶述一,令我对这座可能诞生了这部世界爱情名著中文译本的荒凉院落产生了兴趣。
据这几位学者列举的“旁证”,从归国时间、精通英法文、在英法逗留期间见证《查》书在英法出版引起的骚动到朱先生彼时在北大讲授劳伦斯作品和译文中有些遣词造句与朱先生文章里词语的使用偏好高度重合,这些都指向饶述一与朱光潜的高度重合。看着这片依旧破落但浓荫密布的城中心老园子,我多么多么希望他们能拿出“大数据”的证据证明饶述一就是朱光潜!这样荒芜没落的贝勒府,与《查》里面凋敝的拉格比府邸很有一比。在夜深人静的荒园里伴着冷月蛙鸣翻译这本英国森林木屋中激情澎湃的爱情故事,实在是天赐良机。但愿这些人的推断能进一步得到证实。但在没有得到完全证实之前,我脑海里已经多次浮现了朱先生在此处焚膏继晷翻译这书的景象了,他们的推断至少令我的想象得以具象化,这想象本身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0: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