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锡文,祖籍江苏丹阳,1950年生于上海。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长期从事我国“三农”领域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参与了198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农村改革发展的大部分重要文件起草工作。作为起草组负责人,参与了2004年至2016年13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参加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以及多次中央全会的i决定》《建议》起草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体制、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其与人合著和独著的论著曾4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曾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聘为特聘教授,被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聘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一节 改革前的农村土地制度 第二节 确立农村集体土地的有效经营形式 第三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 第二章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由来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困惑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 第三章 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的创建 第二节 乡村治理机制的变革和演进 第三节 完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 第四章 建设全方位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 第一节 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第二节 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农村税费改革 第三节 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第四节 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第五章 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农民外出务工蓬勃发展 第三节 推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 第四节 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条件 第六章 影响深远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第一节 统购统销制度的由来 第二节 对粮食购销体制及价格的改革 第三节 90年代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第四节 粮食供求中的新问题引发了新一轮改革 第五节 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第七章 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第一节 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第二节 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制度支撑 第三节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 第八章 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节 我国的扶贫事业历程 第二节 我国扶贫开发的基本做法、特点和主要经验 第三节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九章 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严格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 第二节 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三节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第四节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十章 新时代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 第一节 中国的乡村为什么必须要振兴 第二节 我国已具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条件 第三节 乡村振兴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陈锡文、罗丹、张征著的《中国农村改革40年》回顾4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乃至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的历程,深感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处理好两对关系极为重要:一是改革中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关系。改革如不能解决当下面临的突出问题,那就失去了改革的意义;但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而模糊了长远的目标,那就可能会因引起日后的折腾而付出沉重代价。二是看准了目标和如何迈向目标的关系。达到目标的路,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向前走,只是坐而论道永远也接近不了目标;但以为只要主观努力就可以一蹴而就地达到目标,那也绝不现实。所以,关键在于把握从当下到目标之间如何过渡,即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过渡政策。中国的国情和现在所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都决定实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必须既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也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对推进人口的城镇化是如此,对改变“大国小农”的状况也是如此。 内容推荐 40年来的中国农村改革波澜壮阔、宏廓深远。当前的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着数千年来前所未有之巨变。陈锡文、罗丹、张征著的《中国农村改革40年》从中国农村改革伊始的历史背景、逻辑演变入手,既涵盖了农村的土地制度、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乡村治理体系、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粮食购销体制等影响中国农村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度演进,也涉及农民收入和生活、脱贫攻坚、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以及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力求给读者展现一幅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宏观图景、历史缘由和政策脉络,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关心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