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谈作文(精)/王鼎钧散文精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鼎钧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王鼎钧,1925年生于山东省兰陵,曾亲历流亡求学、抗日战争、国共内战;1949年到台湾,曾任广播公司节目制作组长、电视公司节目编审组长、多家报社副刊主编、大学讲师。1979年移居美国,之后定居纽约至今。其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行销极广,至今不衰;《碎琉璃》、《左心房漩涡》等散文创作独树一帜,为其赢得“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之誉;从1992年至2009年,创作发表“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作品陆续在大陆出版后,引起学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回忆录,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了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影响巨大。曾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优良图书著作金鼎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推荐奖、第五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历史嘉年华“历史书写致敬奖”。
目录
就事论理
补习
肌肉
审题
起承转合
推论
章法
说故事
直叙
综合
有隐有显谈比喻
反问
是非法


炼字
读诗
我学习的三个阶段
精彩页
“比喻”是文学写作极重要的手段,作家应该是擅长使用比喻的人,大作家往往是“创造比喻”的人。有学问的人说,语言文字是一种粗糙简陋的工具,只能说个“大概”“仿佛”,它的功能天生是“比喻的”,作家既然擅长使用语言文字,当然擅长使用比喻。这个提示使我发现我们说话几乎离不开比喻,例如“生”这个字的意思本来是“草木生出土上”,我们说“生孩子”,也就是说像种子发芽一样,“发生”,也就是说像竹笋由地下冒出来一样。学生,像新生的小草一样,学派的创始者被人称之为什么什么之父,后继者被人称之为某某精神上的子孙,生生世世,就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动物的巢穴叫“窝”,一个人居住的地方也叫窝,人的家像兽的窝,“外面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一群人的根据地也可以叫窝,这地方是那一群人的家,也可以叫老窝、老巢、老根据地,根据地也是比喻,像树根抓住这一片土地。某地是某人的势力范围,“范围”也是比喻,那地方好像他用围墙围起来,他说出来的话就像法律。我们也说某处是某人的地盘,“地盘”也是比喻,“这里好像是他家盘子里的东西”。
明喻,甲像乙一样,每朵花都像要出嫁的新娘一样。在这个句子里面,花是“喻体”,被喻之物;新娘是“喻依”,用作比喻之物,这些专门术语暂时不要管它。他喝酒就像喝水一样,他花钱就像风飘落叶一样。农夫辛苦得像他的牛一样,也快乐得像树上的鸟一样。学生拥抱考试,就像开山筑路的工人拥抱大石一样。如此这般,我们都做过这样的练习。
倘若只有这一个句式,未免单调,先行者教我们变化。“甲像乙一样”,第一,省掉“一样”,只说“甲像乙”。像大江入海,他走了,像大年夜的烟火,那么快就消失了。第二,“像”也可以换成“似”,五月榴花红似火,冷风急劲,弦也似的走在草叶上。第三,也可以换成“如”,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如南山之寿。第四,也可以换成“想”,云想衣裳花想容。第五,也可以换成“是”,恋爱的时候是四月天,结婚以后是十二月天。
有时候,你可以完全离开“甲像乙”的句式。他的舌头上装了弹簧,这就离开了如簧之舌。雨下得太大了,天河决堤啦,这就离开了大雨倾盆。不说爱情像咳嗽,说“爱情与咳嗽不能久藏”。不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说长江断流的时候我断念。不说江山如画,说挂在墙上的江山。《旧约》诗篇活用比喻:“天离地有何等地高,他的慈爱也何等地深,东离西有多么地远,他使我的过犯也离我多远。”
像开门见山一样,开卷见比喻。以熟悉之物比陌生之物,例如日本关东军跟溥仪的关系,好比手与手套的关系,手套是空的,是死的,要手伸进来才起作用。以眼前之物比难见之物,例如李进文的警句:死亡只不过是猫追毛线球追到较远的角落玩耍而已,始终有一条线与生者相连。以具体之物比抽象之物,例如梁淑华译文:习惯始如蛛丝,终如大厦。为了补救语言文字的缺点,为了把不容易说清楚的事物说得明白一些,理应如此。不过“讲清楚、说明白”并非文学作品唯一的目标,在创作实践上也有人反其道而行。
小说家黄孝阳写《旅人书》,事件不是常情常理想当然耳,语言也不是文从字顺众口一词,他用比喻也不守成规,以地狱火苗比眼神,以“一只微微鼓起、不含有人类感情的眼睛”比月亮,他说,“她的样子像一个好心肠的巫婆”。他形容某人的表情像濒死之人的脸。凡此种种都是用陌生比熟悉,用没见过的比见过的,他这样营造一个地球上没有的人间。井上村树也说,深而冷的沉默,如同被封闭在冰河里的五万年前的石头,谁又见过这样的石头?民间俗语也说,某人的脸像吊死鬼,谁又见过吊死鬼?但是这么一说真能散放出一种气氛来。
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人都是先熟识明喻,后操练隐喻,可以说,明喻是隐喻的基础。明喻是“甲像乙一样”,隐喻是不说“甲”,只说“乙”,他的意思是说“甲”,只是字面上看不见。引狼入室,“狼”是一个坏人;云游四海,“云”是一个和尚;风行一时,“风”是一个歌星。拿破仑说:“一只老虎带一群羊,羊也变成老虎,一只羊带一群老虎,老虎也变成羊。”他不是说老虎和羊,他是说将军和士兵。林肯做美国总统的时候,财政部长带领银行代表团晋见,部长说,这些银行家都对国家忠心,《圣经》上说:“你的钱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林肯回答,《圣经》上还有一句话:“尸首在哪里,鹰也在哪里。”他说的鹰应该是兀鹰,专吃动物的尸体。林肯的意思是,什么地方可以赚钱,什么地方有商人,鹰和尸首都是隐喻。
苏东坡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面上是中秋对月,实际上是说,我有罪下放密州,很挂念朝廷,也不知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没有,我很想回到朝廷尽我的心力,只怕很难适应那里的政治生态。宋神宗读到他这首词,认为苏轼对朝廷还是很忠心的。这一番政治表态如果直白说出来就俗
导语
王鼎钧是散文界中的“博尔赫斯”。他仿佛深谙春秋战国的合纵连横术,挽寓言,恋诗体,留日记,兜揽断章孤句,又混杂小说、戏剧、诗歌的血统,真担得起“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豪气,这样的“法无定法”,在大陆出版的众多散文集中,恐怕也是凤毛麟角。王鼎钧也是文学界的大魔法师。他的散文具有非凡的透视魔力,会打通读者记忆中的每一处血栓。仅从一道缝隙,就能窥见天空的美丽与广大。他的文字,娓娓道出,种种对于生活的描绘与想象,使人置身其中,就能找回丢失的记忆,真是神奇。《谈作文(精)/王鼎钧散文精选》收录王鼎钧的《就事论理》、《补习》、《肌肉》和《审题》等21篇随笔。
序言
当今的语文教学,上上下下都不满意。有一次与
余光中先生聊天,说到他的《乡愁》列人教材,学校
考试有标准答案。我说,要是您去回答《乡愁》的考
卷,一定不及格。先生莞尔。
作文又是语文教学中最令学生恐惧的环节。校园
里广泛流传这样一首顺口溜:“学生三大怕,一怕写
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作文为“三大怕
”之首。
作文是否可教,偏向两个极端。认为不可教者放
任自流,引经据典是鲁迅的话:“文章应该怎么做,
我说不出来,自己的作文,全凭多看和练习,此外并
无心得和方法。”而认为可教者,病急乱投医,各种
“补习班”“作文大全”和“教辅读物”应运而生。
学生不堪重负,旧病未去又添新伤。
幸好,我们还有王鼎钧,数十年朝拜缪斯成就卓
著,途中亦不忘与学子分享写作心得。有人认为美食
家不应去吃大排档,音乐家别听呐喊军歌,文章家切
莫改卷子,鼎公却心怀悲悯,把引导青年学子习得中
文,视作救赎志业。
一九六一年,他三十六岁,单身且立志独身,一
心想写一本书,将作文经验传授给青少年。为了让这
本书更贴近中学生,他决定先找一家中学,以授课来
把握他书稿写作的分寸感。
名校当然不会聘他,只有进人差校。刚去授课时
,教室如茶馆,他一说话学生即谈天,他讲课时若说
出“马、吗、麻”时,女生立刻大声叫“哎”,表示
升格为“妈”;若说出“八、拔、罢”,男生亦齐应
,表示升格为“爸”。对此乱相,他并未灰心,而是
设计在讲课时穿插一些小幽默、小典故,终于学生发
现新来老师说的话比同学间瞎聊更为有趣,教学秩序
终于建立。
于是,他开始授课,一连教了几所学校,将教学
与作文经验融会贯通,写指导青少年写作的系列,二
十年不懈,计有《文路》《讲理》《文学种子》《作
文七巧》《作文十九间》近十种。
编选此书与阅读此书,对作者的苦心孤诣戛戛独
造,应当心存敬意。当然动机与效果有时并不一致,
爱心也并不就等于慧心,我们还应检点一下鼎公的成
绩是否亮丽。
亮点一,此书颇为注重引入现代新学科,鼎公将
自己多年揣摩于心的逻辑学、传播学、文体学、语言
学、修辞学等现代人文科学揉入其中,让学子磨砺理
性,学会深入思考,大胆质疑。这是现代智能训练。
亮点二,饱含着丰富的审美熏陶,诗词谚语琳琅
满目,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戏剧场景高潮迭起,方块
字在他的擦拭下,焕发光彩。学子随着他进入文章天
地,熏风初暖,新秧翻绿,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亮点三,循循善诱中有深深期盼,树立起一代宗
师的师道。他立下志向,为学生服务,为文学尽心,
为生民立性情,为万世开文釆。
他说,中国的前途在年轻人是何等人,不在大坝
大桥大楼
大厂。
鼎公当年写此一系列,开笔时亦有效法前贤,如
夏丐尊等名家,当时茅盾、叶圣陶等名家也写过指导
青年作文的小册子,今天读来,鼎公的文字与内容已
逾越前贤。这并不奇怪,在写作时,他的年龄已经超
过前辈写作此类书的年纪,他的阅历和眼界更为开阔
,他对写作的认知也更为深入。
所以,亲爱的青年朋友,我们有幸得到一位思虑
周密、用心良苦的语文老师,他学问大,口才好,有
耐心,他把他多年的心得,用简洁隽永的语言说出。
他的书还很多,我们可以先从眼前的这一本开始,渐
渐扩及到他的全部著述,积以时日,你不但不会害怕
作文,还可能成为一位作文的爱好者,或者竟然发现
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像鼎公一般的文学家,写出经得起
岁月长河冲刷的文章。
是为序。
戌戌年清明于厦门大学
内容推荐
《谈作文(精)/王鼎钧散文精选》是散文大家王鼎钧先生为给青少年写作者而作的心血凝集之作。
作文又是语文教学中最令学生恐惧的环节。校园里广泛流传这样一首顺口溜:“学生三大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作文为“三大怕”之首。幸好,我们还有王鼎钧,数十年朝拜缪斯成就卓著,途中亦不忘与学子分享写作心得。有人认为美食家不应去吃大排档,音乐家别听呐喊军歌,文章家切莫改卷子,鼎公却心怀悲悯,把引导青年学子习得中文,视作救赎志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5: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