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本与视觉--红楼梦人物图鉴 |
分类 | |
作者 | 夏薇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全新视角全面研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的学术专著。本书从《红楼梦》文本出发解读孙温图画中人物的不言之言,从孙温图画出发解读《红楼梦》人物的言内言外之意。该书以跨学科的学术眼光,将《红楼梦》与孙温绘本进行综合审视,深入分析了孙温绘本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红楼梦》原作的思想内容、画家对小说的理解与其他形式的小说解读有什么不同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见解。 作者简介 夏薇(1975-),辽宁大连人。山东大学文学博士,2005-200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担任博士后,2007年出站后留所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罗贯中研究会秘书长,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小说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学术成果200余万字。其中有关《红楼梦》的研究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有《〈醒世姻缘传〉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梦·醒·三国:明清小说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初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成果)。出版学术译著《〈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专著《明清小说中的性别问题初论》获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出版资助,《日常生活史与古代小说研究》获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 目录 第一章 这个女人是谁? 发式 陪房们的态度 林黛玉为什么叫“林怼怼”? 第二章 写出来的和画出来的 众目睽睽下的路遇 丫头泼粪 宝玉的“书包” 跛足道人到底有脚还是没脚 跨时空构图的震撼 模糊的绘画表达 第三章 不能理解和错误的画面 红衣孩童是谁? 要接之人在哪里:题图不一致的后果 甄士隐眼中的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 贾雨村几次进甄府 黛玉弃鹡鸰香串的私密性哪儿去了? 哭泣的贾环? 湘云的金麒麟 “玻璃绣球灯”还是“明瓦灯”:宝玉是来还是离开 第四章 删掉的重要情节 宝黛钗初会也删除 画家和宝玉都不喜欢李嬷嬷 接风宴只画“尾声” 画家的取舍 第五章 淡化文本中的情感 “还泪”的主题不见了? 宝黛情感的淡化 李纨睡觉不许看 祭奠金钏的那一缕散香 袭人的假寐 第六章 庶族的烦恼:被边缘化的贾环 谁是我舅舅:探春和曹寅 消失的贾环 “苦瓠子”赵姨娘 贾环的爱情 谁来袭爵:家族内斗的日常 作者不疼,画家不爱:贾环的各种尴尬出场 第七章 画家的性别意识 从雨村和黛玉的间隔与后四十回宝黛对话看贾府教育 没有女性的祖先像 美丑同框的强烈对比 不穿衣服的贾宝玉 第八章 宝玉不是“万人迷”:那些不爱宝玉的女孩儿们 宝钗:没有前途的男人不可爱 二丫头:富贵于我何加焉 智能儿:我的爱人比你俊 袭人:做贼就离我远点儿 龄官:给你一个教训 彩云或彩霞:再坏的男孩儿我也爱 香菱:你葬花就是“鬼鬼祟祟使人肉麻” 第九章 小红:作者的一把万能钥匙 小红:宝黛情感发端的一个“讯息” 小红心中的两个男人 遗帕的故事:作者的疏忽? 宝钗的烦心事:《红楼梦》里来“遇奸” 贾芸和小红的烦心事 宝玉的烦心事:慎重的男人最可爱 黛玉的烦心事:不能同步的情感最痛苦 第十章 不同性别“遇奸”的差异 宝玉喜窥奸 宝玉再遇奸 凤姐遇奸捉奸 贾琏是否“遇奸”与二尤故事的版本问题 “贞女”还是“淫奔女”:尤三姐 女性与男性“遇奸”的分别 第十一章 黛玉和宝玉的成长、成熟与不可言说的爱情 第一种方式:神话的使用弱化了“一见钟情” 第二种方式:时空的缜密设计 第三种方式:相互重新审视的机会和长大的标志 第四种方式:不涉淫的“言行不一”与“体贴备至” 第五种方式:“还泪”的叙事模式和虐恋关系的第一步 第六种方式:情感人性与礼教风俗冲突的开始 第七种方式;打破宝玉的处事惯性 第八种方式:宝黛与“张崔”的同与异 第九种方式:知己之爱的初步确立 第十种方式:突然“被明朗化”的关系:虎头蛇尾的爱情 第十一种方式;黛玉的矫情和作者的暧昧 第十二种方式:宝玉热恋的开始和二人对危险的共识 第十三种方式:第一个巨大阻力和三足鼎立的形成 第十四种方式:“由近至远”和“由远至近”的对比 第十五种方式:表白的艰难 第十六种方式:美与丑的强烈对比 第十七种方式:威胁和阻碍的因素 第十八种方式;化敌为友 第十九种方式:成熟之后无可奈何的疏离 第二十种方式:长大以后要考虑的内容 第二十一种方式:“不好看”的结局? 宝玉是怎祥爱黛玉的? 养鸟的黛玉和扑蝶的宝钗 为什么黛玉可以喝,宝钗却不能喝? 晴雯和袭人的“争”与“不争” 晴雯和袭人的“宝玉读书观” 第十二章 宝玉、黛玉和曹寅、曹雪芹 林黛玉:“愁病瘦”的曹寅 “祖孙相似”模式与重文轻武的“一代不如一代” 曹策“群臭”和宝玉“浊臭”以及被删掉的“别集” “不涉户外一事”的曹寅对徐元文《感蝗赋》的态度 凤姐点戏与“代君受过”的主题 第十三章 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成书与创作思想的嬗变 缘起 作者受“风月宝鉴”启发而创造的甄贾宝玉的相反游历 以“风月宝鉴”为喻体的《红楼梦》作者“二元对立”的政治观 “二元对立”政治观的文学表现形式 附录 俞平伯对《红楼梦》研究的重要贡献 纪念俞公平伯百廿年诞辰 后记 序言 夏薇的《文本与视觉:< 红楼梦>人物图鉴》是迄今 为止国内外第一部专门研究 清代孙温彩绘全本《红楼梦 》图的学术专著。 孙温的二百三十幅彩绘 《红楼梦》图在社会上流传 已经很多年了,随着数字时 代的开启,不仅各大出版社 争相出版画册,各种文创用 品上的图案对这些画的使用 频率也越来越高,使得孙温 的画几乎成为唯一为广大群 众所熟悉的、最能代表《红 楼梦》这部文学经典的古代 绘画作品。 可是越是经常能看到的 东西,其中的细节就越容易 被人忽略。孙温绘本的色彩 虽然绚丽,但它到底和《红 楼梦》文本有多少差距,在 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小说作者 的创作意图,又是否存在我 们所不曾注意到的问题等等 ,就一直少有人关注和研究 。 夏薇的研究让我耳目一 新。这本书的章节设置非常 精巧,而且章节之间的内在 联系十分紧密。孙温是以一 个画家兼读者的身份用绘画 这种方式将自己对《红楼梦 》的读后感画给我们看,因 此他的画就是他对小说的理 解,他喜欢哪个情节就画哪 个情节,不赞成的或是不在 意的就忽略掉。如果不是读 了夏薇这本书,我确实不曾 注意到孙温竟然忽略掉或者 说淡化了如此多的重要情节 ,有时这些情节还都是《红 楼梦》的精髓所在;同时也 要承认看孙温的画比阅读文 本多了很多让人重新认识作 品的机会。 最让我感到有趣的是, 我们一直在谈宝黛爱情,已 经认为那是理所当然一样的 存在。但到底宝黛是如何恋 爱的,二人到底经历过怎样 的心路历程,后来又怎么发 展成张爱玲所说的“不好看” 的结局,而所谓的“不好看” 其实确实是最好看的部分, 这些始终不曾有人掰开来揉 碎了去分析。夏薇在书中提 出了宝黛恋爱过程的二十一 种方式,也是他们所经历的 二十一个阶段或者说问题。 正是在这些不易被人察觉的 发展中,他们经历了情感的 发芽、开花、结果的全部过 程,这种细腻的分析让我们 理清了曹雪芹对人物关系的 设定初衷,比如宝钗是何时 被作者推到读者视野中的, 她和湘云充当了什么角色等 ;也看明白了宝黛爱情其实 并非仅仅是情感问题,其中 杂糅着家族命运、利益链、 等级关系、性别问题等一系 列复杂的内容。尤其是对书 中提出的形成悲剧结局的原 因,包括古代贵族恋爱的表 达方式、礼教的作用、事态 发展的必然规律等都让我们 再次看到《红楼梦》能够成 为一部伟大的传世的现实主 义作品,能让几代人扼腕不 已的深层内在机制。小红的 问题也是第一次谈得这么深 刻和清晰,以前总是认为小 红只会是脂批所指示的、在 八十回后才肩负了重要使命 的人物,但现在看并非如此 ,前八十回中的小红已然是 一把极为重要的钥匙,打开 了几个主要人物的人生。 书中最后两章都是围绕 作者的创作思想展开的讨论 ,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最有 意思的是贾宝玉和甄宝玉的 两个梦,以及贾府先祖的教 育方式,从前没有注意到, 二人的不同梦境竟然是作者 有意设置的与作者要表达的 政治理念相统一的情节。而 关于《红楼梦》和古代劝诫 小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劝诫失 效、小说人物坚持理想、悔 与不悔的抉择、《风月宝鉴 》与《红楼梦》思想的关系 等观点的提出,为从根本上 解决《红楼梦》创作思想问 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夏薇这本书从画面细微 处出发,对《红楼梦》中的 各种细节展开有趣的思考, 显示了她足够的学术敏感性 。该书的观点都是全新的, 既揭示出孙温绘本的得失和 视觉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又 在人物性格、具体事件和情 节等方面给出更新鲜的解读 。该书为中国通俗文学图像 和文本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极 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 究所 刘世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