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记 起初思考这篇故事是在2012年初到香港的冬季 ,那时我们还在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读书。 最初只有一些零星的小画,再到后来,朋友建议出 一个系列作品。但是从那之后,总是被其他琐事纠 缠,拖拖拉拉,一直到现在才有了大致的框架,其 实是深有愧疚的。 一晃几年过去,朋友们的生活与境遇也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但无论怎样,希望你(们)看到这个头 上长花的毛线君时,还能回忆起我们一起欢笑打闹 的时光。因为,没有你们便没有毛线君。毛线君是 我们的记忆。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朋友们:老爹、娴雅、雨石 、小雨、包包、小艺、甜甜、亮亮、朱朱。感谢出 版社的欢欣小学妹和设计师黄婧昉,没有她们的青 睐和用心设计,毛线君也不会这么快以如此有趣的 形式和大家见面。最后我想特别感谢胡允缙小朋友 撰写的封面标题,童趣生动跃于纸上,尤其那个瘪 瘪嘴的“国”字,让人一看就想起毛线君圆滚滚的 小脑袋,稚拙天真,可爱至极。 毛线君是我,也是你们,我亲爱的人们。 我爱你们。 圈圈草 2018年2月
目录 第一部分 毛线君 0:00 启 1:00 始 2:00 我的名字叫毛线君 3:00 线条、填充与图案 4:00 这是你的原型吧,我猜 5:00 抹去重来 6:00 体积、重量与广告牌 7:00 冒烟的灯管 8:00 天,地,人,神 9:00 粉色的果冻 10:00 颜色、流淌与彩虹河 11:00 时间与空间 12:00 男人、机器与白盒子 13:00 影子的世界 14:00 表象还是本体 15:00 温度、女人与眼泪 16:00 不喜欢这个家伙 17:00 自我的标准 18:00 初见你时,我在微笑 19:00 我爱你,你是谁 20:00 爱情终使我丢弃了判断 21:00 只因遇到你 22:00 我愿意 23:00 明灿在夜的深处 6:30 启·毛线君的理想国 结束还是开始? 第二部分 理想国 梦 梦与现实之间 未来的梦 说梦 追梦 自我泡沫 语言 自信 痛 悲 一戳即破 懒惰的陷阱 无谓的量化 脆弱的尽头 征程 生活的希望 按道理运行 品质的悖论 可爱的本质 绝对自由 花曲 因爱之名 爱与智慧 花与生命之一 花与生命之二 花与生命之二加一 追忆 平常的事 成为永恒 后记一 后记二 朋友的话
精彩页 时间与空间 当毛线君深一脚浅一脚,好不容易把瓶子从河堤中的淤泥里拔出来时,已近中午。伴随着丝丝蝉鸣,风也不再清凉,而是夹杂着些许热气,与地面蒸腾的水汽混在一起,裹挟着毛线君和瓶子。风很快吸收了他俩身上多余的水分,只剩下一些干涸的颜色还留在瓶子身上。毛线君正想着怎么帮它把这些颜色弄掉,瓶子说话了。它每说一次话,就会震动里面的纸卷晃来晃去。毛线君有点想笑,还是努力忍住了。 “你觉得时间、空间是什么?”瓶子说。 “是这万物于其中,生长成灭的过程吧,我想。”毛线君想起之前在窗外看见的景色。他觉得时间空间并不是一定存在的,比如说能被摸到、被听见、被看见的东西,它们的存在体现在万物的变化中,体现在万物相对的情形里。 “是的,没错,那你觉得,这万物又是从哪里生成的呢?” “天地之间?人神之所?”毛线君又想起灯管的话,万物的生与灭,它们的本质本来就不是单一的原因引发的,处处有因缘,处处有缘因。 “回答的倒没错,却有些模糊了。”瓶子说道,“万物并非从哪里生成的,而是显现出来的。” “显现?比如昏暗的房间被阳光照亮,屋内的东西一下子显现出来的意思吗?” “对,就是从黑暗到明亮的过程。不过要使得万物都能显现出来,它可不仅仅是光线了。我们称它为敞开的领域,就好像一片绝对的毫无边际的澄明领域。”瓶子说道,“过去、现在、将来在这个澄明的光亮之中,就是时间。前后左右,高低远近,在这个澄明的光亮之中,就是空间。这所有的一切,毫无阻隔地连通在一起,即是时间与空间,即是万物能够显现的条件和基础。” 瓶子顿了顿,继续说:“你看这河水,川流不息直至枯竭。我从对岸的上游来到下游的彼岸,如同将自己置于这时间与空间之中。她将我投到水里,便是将我投在这时间空间的本质里,投在这过去、现在、曾经的传送中,投在这从彼岸至此岸的本真时间中。所以我说,她是写给时间和空间听的。” “原来如此,”毛线君自言自语道,“其实现在就是过去的未来,也是未来的过去。三者永远都是统一的,不断传送的。当她写下纸条,就是写给过去、现在、未来,就是写给时间。当她把你丢进河里,就是写给任何一个角落,就是写给空间。是这个意思吗?” “差不多吧。”瓶子觉得有些累了,它都不记得自己在河水里漂了多久,有好几次差点被急流冲到暗石上撞破了。好久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安安静静躺在土地上晒太阳了,它想好好睡一觉。但有什么东西好像让它无法放下,一直在脑子里萦绕。时间、空间、纸条……对!纸条!瓶子很不情愿地睁开眼睛,看了看又到河边不知去做什么的毛线君,“你一会要再把我放回河里……” 毛线君正在清洗手上刚刚触碰瓶子所沾染的颜色,有趣的是,他发现水只洗掉了瓶子沾在他手上的颜色,而其他颜色——看起来像是他自己身体的颜色——始终稳固地附着在他身上,好像本来就那么存在的模样。毛线君很高兴,它想跟瓶子说自己不再掉色了,可以和它一起再去河里游水了。可是一回头,瓶子已没了踪影。即将干涸的堤岸上,除了留下一个瓶子底部的圆形凹陷,还有一排硕大的鞋印。 男人、机器与白盒子 这些鞋印让毛线君想起画家来,但当时只顾看他的褐色卷发,脚具体长什么样还真没太留意。也是,谁没事会去研究别人的脚啊!而现在的毛线君,确实在仔仔细细研究这些脚的痕迹,他还有一些问题想问问瓶子呢。 从河堤到草坪,从草坪到公路。沿着这一路的泥泞,来到一个白色的大盒子跟前。此时太阳正高悬在天际,不偏不斜于当中,炽热地烘烤着大地。没有一丝角度能够切出白盒子落在地面上的阴影边缘,毛线君觉得自己快要融化了,他想找个什么凉快的地方一头扎进去。大概在盒子后面吧,毛线君想。逐渐加快了脚步想要从盒子边上绕过去,却在拐角处与什么东西结结实实撞了个正着。 “嘭!” 有亮晶晶的在飞,有嗡嗡声在响。P44-48 导语 《毛线君的理想国》讲述了一位名叫“毛线君”的小朋友眼中理想又隽永的世界。他的思考清新脱俗,耐人寻味;保持着简单的逻辑,又蕴藏着不俗的哲理;充满天真的童趣和成人的深刻。“毛线君”这一形象是艺术家曹璇玑和撰稿人李杨洋共同创作的一种全新的图文阅读方式,以中国古代文人画中图像与题跋之间独到的交融方式为创作灵感,试图寻找画面与文字间的新颖关系。这些插画看上去天真烂漫甚至稚嫩可笑,但转眼见到的文字却精辟异常,这时画面与文字间形成了一种紧张感,让我们回看画面时,会产生新的反思。 序言 记忆之墟:抓住一只毛线头 从前玩过一款名叫Unravel(解开)的PS游戏, 中文翻译成“毛线小精灵”。游戏中有生命的毛线 团要靠解开自己身体上缠绕的线,来爬上树梢、越 过水池、荡过障碍,并解开隐藏在每一重关卡后面 的谜题。现在,我的手边也有一团被吹入灵气的毛 线,他也在自己的路上与天、地、人、神相遇,寻 找着生命的答案。 我们都不记得毛线君的缘起是基于怎样的一次 谈话。卡尔·荣格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人从不 知一切如何来临。生命的故事始于某处,始于恰巧 忆及的某点,那里早已复杂至极。”在毛线君睁开 他亮晶晶的双眼之前,无数促成这一结果的“因” 已在无形中汇聚,而人只能靠不那么可靠的记忆去 捕捉自己在无垠时空中的存在感。能被记住的生命 瞬间多半充满强烈的心理情绪或肉体感知,如同历 史总是记载那些波澜壮阔而对静水深流熟视无睹。 于是,我们的生命便被这些记忆碎片拼凑着,当我 们回顾一生时,那些仅占我们生命千分之一甚至万 分之一的瞬间填充了记忆的洼地,昭示着人无论如 何也不甘于平凡的执念。 现代人有录像、照片,这些均可建构起一些记 忆场景,若舍弃一切外在的凭借,我们还记得什么 ?或许疼痛的记忆是最为深刻的,我自己的生命记 忆就起始于三岁时不慎被火烧伤屁股,似乎疼痛瞬 间让人开了窍,所谓“从记事起”,也即宣示自己 正式成人,以后的经历可以通过理性来回溯和整理 ,并为自己的现状在过去寻找借口。无法舍弃时间 感可能是人最大的不自由,以至于现代人要制定精 确的时间表才感到安全。《记忆碎片》的男主人公 陷于时间的牢狱,他只能记住十分钟前发生的事情 ,他的生活全部依赖于自己写下的日程表。他并不 在乎日程表的真实性,只是想找一个目标让自己活 下去。如果有一天,科技达到科幻电影里的水平, 记忆可以植入和重塑,你的过去、未来皆成梦幻泡 影,你如何在当下确证自己的“存在”? 懂不懂佛学的人都可以用一种心灵鸡汤式的自 信大声喊出:“活在当下!”所谓“当下即是”, 除了佛陀,俗人讲出来皆像打妄语。生命的答案, 要用尽“全幅”生命去求得,而生命是否成为一个 “问题”,并非只有哲学家才应该去思考。我们的 童年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疑问,长大后反而不爱提问 ,这可能是一种“成熟”的表征。友人看我童年的 日记竟然落泪,问之则曰:“在童言无忌中看到了 ‘本真’。”不知不觉间,我的语言也历经规训, 终难回头。毛线君也许要傻傻地问,为什么你不会 说人话了呢?我将哑口无言。如果语词破碎处不存 万物,那么线条、色彩、影子与温度之间,是否还 有生命存在?至少,我见到毛线君从时空的裂缝中 露出他长着鲜花的圆脑袋,眨巴眨巴眼,怯生生地 问:“你是谁?” 雨石 2018年5月
内容推荐 《毛线君的理想国》由艺术家曹璇和撰稿人李杨洋共同创作,以中国古代文人画中图像和题跋之间的交融方式为灵感,试图寻找画面与文字间的新颖关系,呈现一种全新的图文阅读模式。书中的图画看上去天真烂漫,可爱至极,转眼再看文字,又透露出精辟深奥的哲学意味。画面与文字间的紧张感,产生于两者互相诉说的补偿之中。 这既是一本孩子的故事书,也是一本大人的哲学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