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学前沿·卷 Ⅱ
序
第四篇 激光物理力学
第12章 高能光泵浦气体激光器研究进展
12.1 半导体泵浦碱金属蒸气激光器
12.1.1 DPAL基本原理
12.1.2 DPAL的发展历程
12.1.3 类DPAL激光器
12.1.4 DPAL与物理力学
12.2 半导体泵浦纳米气体激光器
12.2.1 半导体纳米气体激光器概念的诞生和原理
12.2.2 半导体纳米气体激光器的模型分析
12.2.3 半导体纳米气体激光器的底层需求
12.3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化学激光中的物理力学问题
13.1 化学激光反应动力学研究
13.1.1 化学反应速率
13.1.2 分子反应碰撞理论
13.2 气体动力学研究
13.2.1 喷管流场的多组分非黏性模型
13.2.2 多组分气体输运系数
13.3 气动光学研究
13.3.1 腔内非均匀介质光束传输特性
13.3.2 高能激光通道热效应与有效传输效率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第14章 高功率光纤激光研究进展
14.1 常规光纤激光器
14.2 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
14.3 特殊波长光纤激光器
14.3.1 短波长光纤激光器
14.3.2 长波长光纤激光器
14.4 拉曼光纤激光器
14.4.1 常规拉曼光纤激光器
14.4.2 随机分布式反馈拉曼激光器
14.4.3 拉曼光纤放大器
14.4.4 混合增益光纤激光器
14.4.5 新动向
14.5 超快光纤激光器
14.5.1 空间结构
14.5.2 全光纤结构
14.6 2μm光纤激光器
14.6.1 高功率连续光纤光源
14.6.2 高功率脉冲光纤光源
14.6.3 高功率超荧光光纤光源
参考文献
第15章 我国近期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实验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5.1 美国激光ICF点火实验及诊断主要进展简介
15.2 近期国内激光ICF实验研究进展
15.2.1 神光Ⅱ物理实验
15.2.2 神光Ⅲ原型物理实验
15.2.3 神光Ⅲ主机黑腔内爆综合验证实验
15.3 国内ICF诊断技术主要进展
15.3.1 ICF精密诊断特点及组成
15.3.2 近期发展有特色的诊断技术
15.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6章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16.1 激光干涉测速技术
16.1.1 激光速度干涉测量技术
16.1.2 全光纤位移干涉测量技术
16.1.3 双源混频测速技术
16.2 频域干涉测量技术
16.2.1 全光纤静态频域干涉测试技术
16.2.2 全光纤动态频域干涉测试技术
16.3 基于频域维度的全空间电磁波干涉测量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第17章 光电探测系统与激光的相互作用机理
17.1 激光在光学系统内的传播
17.1.1 光学系统中的表面散射
17.1.2 光学系统中的衍射
17.2 激光对光电探测器的干扰
17.2.1 激光饱和干扰的一般规律
17.2.2 激光干扰中的一些特殊现象
17.3 激光对光电探测系统的损伤
17.3.1 激光对探测器的损伤
17.3.2 激光对光学组件的损伤
参考文献
第18章 连续波激光与材料/结构的能量耦合研究
18.1 激光能量耦合的概念
18.2 激光能量耦合系数的反演
18.3 反射率的测量
18.3.1 积分球测量中的不确定度分析
18.3.2 材料表面状态的问题
18.3.3 热辐射的影响及其处理
18.3.4 共轭反射计
18.4 激光辐照金属的高升温率能量耦合特性演化
18.4.1 热氧化
18.4.2 三层膜模型
18.4.3 反射率变化的微观结构分析
18.4.4 “状态冻结”法激光热氧化“历程还原”研究
18.4.5 多层氧化膜模型的再研究
18.5 复合材料/结构的激光能量耦合
18.5.1 涂覆层
18.5.2 树脂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体吸收、面吸收的耦合机制转化
18.5.3 蜂窝夹层复合结构的激光能量耦合
18.5.4 碳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
18.6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篇 空间环境效应物理力学
第19章 空间环境及其效应概述
19.1 引言
19.1.1 地球空间环境
19.1.2 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
19.1.3 空间环境效应
19.2 空间粒子辐射环境及其效应
19.2.1 概述
19.2.2 辐射物理基础
19.2.3 空间粒子辐射环境
19.2.4 空间粒子辐射环境效应
19.3 等离子体环境及其效应
19.3.1 概述
19.3.2 物理学基础
19.3.3 等离子体环境
19.3.4 等离子体环境效应
19.4 真空紫外环境及其效应
19.4.1 概述
19.4.2 物理学基础
19.4.3 真空紫外环境
19.4.4 真空紫外环境效应
19.5 中性大气环境及其效应
19.5.1 概述
19.5.2 物理学基础
19.5.3 中性大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