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牛阳主编的《回医基础理论(中医专业本科生适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是宁夏医科大学回医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教学中强调对回医基础理论中的基本理论、体液禀赋、脏器、经脉、气力、病因病机、预防与治法的掌握,特别是基本理论中的“真一元气理论”、“动静理论”、“七行理论”、“体液禀赋学说”与中医相关基础理论的联系与区别,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回医基础理论,为学习回医诊断、回药及方剂、及回医临床各科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简介 牛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现任宁夏医科大学副校长、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现代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回族医学学科带头人,宁夏回族自治区“313”人才,自治区“9·10”教育奖章获得者,宁夏医科大学校级教学名师。先后主持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主编、副主编、参编出版著作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兼任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回医药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回医药分会副会长、宁夏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回族医学理论体系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一、回医药学的起源——阿拉伯伊斯兰医药学 二、回医药学的形成——蒙元时期 三、回医学的发展——明清及民国时代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回医药学迎来发展的春天 第二节 回医学的主要内容 一、真一说 二、元气说 三、阴阳说 四、四元说 五、三子说 六、对人体自身的认识 第三节 回医学的特点 一、中阿合璧 二、体液禀赋辨病证 第四节 回医学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一、《回回药方》的贡献 二、《海药本草》的贡献 三、《瑞竹堂经验方》的贡献 四、《饮膳正要》的贡献 第二章 回医基本理论 第一节 真—元气理论 一、真—流溢说 二、元气说 第二节 动静理论 一、动静的含义与事物属性的划分 二、动与静相互作用 三、动静理论在回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七行理论 一、四元说 二、三子说 三、回医七行与回医五行的关系 第三章 体液禀赋病证学说 第一节 四液学说 一、四液概念 二、四液的基本功能 三、四液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应用 第二节 四性学说 一、四性概念 二、四性分类 三、四性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应用 第三节 四气学说 一、四气概念 二、四气的基本内容 三、四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应用 第四节 体质禀赋学说 一、体质禀赋概念 二、体质禀赋分类 三、体质禀赋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应用 第四章 脏器 第一节 脏器分类 一、回医脏象理论概述 二、回医脏象理论特点 三、中医藏象学说 第二节 主脏 一、脑为主脏 二、脑的生理功能 三、脑的病理 第三节 大脏 一、心 二、肝 三、肺 四、肾 五、胃肠 第四节 小脏 一、胆 二、膀胱 三、胞宫 四、骨 第五章 经脉 第一节 经脉的概念 第二节 经脉的组成 一、纵行经脉 二、横行经脉 第三节 经脉的循行 一、纵行经脉的走向 二、横行经脉的走向 第四节 经脉的流注 一、经脉流注顺序 二、经脉流注特点 第五节 经脉的濡养与辨证 一、经脉的濡养 二、经脉辨证 第六章 气力 第一节 生命力 一、生命力对人体的作用 二、生命力与人体的健康状态 三、生命力的调护、滋养与补充 四、命与形体的关系 五、命与性智的关系 第二节 精神力 一、感觉力 二、运动力 第三节 自然力 一、坚定力 二、营养力 三、生长力 四、性像力 第七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概念与分类 一、病因病机概念 二、病理根源 三、影响健康和致病的两大因素 四、病因分类及各自特点 第二节 内生之邪 一、禀赋体质 二、情志 三、浊液、坏血 第三节 外生之邪 一、外生之邪概念 二、外生之邪的致病特点 三、外生之邪类别及特点 第四节 病机 一、禀性衰败 二、体液衰败 三、脏腑衰败 第八章 预防与治法 第一节 预防 一、回医预防思想 二、回医预防方法 第二节 治疗法则 一、理气调性 二、治病求本 三、表根慢急辨后 四、七因定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