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学子强军梦(大学生军旅成长访谈录)/微化思政课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李炜//聂迎娉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李炜、聂迎娉主编的《学子强军梦(大学生军旅成长访谈录)》共采访收录了27名应征入伍大学生的军旅生活,主要以讲故事的方式,认真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内心冲突与认识变化,注重挖掘每一位主人公在亲身经历后的思想成长与情感鸣响。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综合兵种、性别、服役地区、故事主战场、专业与兵种契合度等特点,分别选择《沙场点兵》《军中绿花》《强军战歌》三首具有代表性的军营歌曲作为每个篇章的归总,对27位主人公适当做了分理。 目录 上篇 沙场点兵 姚杰:东海前哨的第一缕阳光 夏辉:奔跑在陕北高原上 王震:格尔木的南方“秀才兵” 邵伟:战斗吧!特种兵 刘炜:西部雪域磨利刃 青春邀约装甲兵 林洋:血泪铸成的省军区比武季军 金权志:高原戈壁上的排雷工程兵 蒋忠意:黄沙不负装甲兵 郭增光:流光溢彩的追梦少年 陈童浩:力求数据精确的侦察兵 中篇 军中绿花 徐胜烨:乐观求变化蝶 突破自我砺志 陆琪:不爱红装爱武装 青春赤诚卫香港 史海伦:麻辣女兵 忠诚以待 陆培培:绽放在海岛的木兰花 陈斯:军营“假小子”的成长日记 下篇 强军战歌 章筠翊:默守海岛履忠诚 乘风破浪塑军魂 杨城:红船上走来的消防员 伍嗣帅:彩虹下磨砺出的男子汉 王鑫炜:把青春挥洒在军旗上的防空兵战士 王辉:品尝军旅五味 立志保家卫国 王彬:点将优秀士兵 陶月辉:在无声的对抗中书写青春 连振东:通信工程专业走出的地空导弹有线兵 蒋迪:成就一个优秀的自己 龚建阳:把责任扛在肩上的摩托化步兵 沙照东:南京城里的纠察兵 林盛:蜕蛹成蝶的武警“内卫” 后记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寄语“青年一 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 有希望”,鼓励“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 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 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 中书写人生华章”。青年学子如何把握青春航向,如 何度过璀璨年华,如何走好新时代征程,是每位大学 生朋友的人生命题,也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面向新 时代的核心话题。 古往今来,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是要实现对人的塑 造。然而,塑造人之教育并没有约定俗成的范式。在 课堂上接受知识是教育,在社会里拼搏历练也是教育 。近几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积极探索立德树人 的新途径,开拓育人新方法,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有效性。如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组织 大学生开展宁波地区抗战古遗址寻访与记录活动;结 合家风家训教育,寻访甬城名人名家,梳理家风经典 。学校将这些专访文章按专题编辑出版,成为同学们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辅助读本。这些通过行走采访 让大学生亲身感受、亲耳聆听、亲自记录的新形式, 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化、本地化、情景化”, 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同学们在阅读这些亲历的并 倾注了自己心血的文字时,其感触不言而喻。 作为方法的延续,此次学校将目光聚焦于这样一 批青年学子,他们在韶华之年,选择携笔从戎、奔赴 沙场,践行“强军梦”,到真实的战场上去感悟家国 情怀,锤炼意志和体质,而后,带着军人的气质回到 学校,继续其求学之路。他们用勇敢的选择与内心的 纯粹,换来别样的精彩青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 本任务,就是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以 及培养怎么样的人”这份时代问卷,通过某种方式去 观察应征入伍大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成长,既是一次“ 读题”,也是一种“解题”。全书共采访收录了27名 应征入伍大学生的军旅生活,主要以讲故事的方式, 认真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内心冲突与认识变化,注重挖 掘每一位主人公在亲身经历后的思想成长与情感鸣响 。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我们综合兵种、性别、服役 地区、故事主战场、专业与兵种契合度等特点,分别 选择《沙场点兵》《军中绿花》《强军战歌》三首具 有代表性的军营歌曲作为每个篇章的归总,对27位主 人公适当做了分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入伍9生返校 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校园的学习生活,学校组建了 国旗班、治保队、军训助理教官等团队,鼓励同学们 用在部队的所学所获在新岗位上发挥作用。这方面的 描述正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进一步拉近了书中主人 公与读者间的距离。 办学以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致力于应用型 、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培养,在“知行合一”教育思 想指导下,探索形成“行”与“学”相结合的实践育 人特色。一是理论学习感知化,深化思政理论课教学 改革。积极推动思政理论课“微化”教学,通过具化 思政课程、培养关键导向、同频设计思政课程的实践 内容与形式,化抽象理论为具体问题,化普遍原理为 地方性知识,化单一说教为现场体验,将单向灌输式 教9方式转变为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推进学生的情感 认同和价值实践。二是教学实践体系化,培养高素质 应用型人才。精准构建课程实践、专业实践、产业实 践“三位一体”、分层递进的P3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坚持以专业能力矩阵为牵引、专业学科竞赛为平台、 产业跨界实践为延伸、实践学分考核为支撑,着力培 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研究 能力。三是社会实践主题化,在行走中提升大学生素 质。始终坚持将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的社会实践作 为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紧扣“价值提升”这个 出发点,将红色主题实践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责任主 题教育融入岗位挂职锻炼,公益主题实践融入社会志 愿服务,使命主题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 生亲身参与社会观察与实践体验,培育正确的政治态 度、理性的价值观念和平和的行为方式。 本书如愿出版,是“行”与“学”结合的实践育 人新探索,是学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 、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动“思政课程”向“ 课程思政”转变的又一成果;是学校对坚持“教育为 学生提升价值”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 合型、外向型创新创业人才之初心与使命的笃定和坚 守。 最后,我要借此机会为所有应征入伍的理工学子 点赞,也希望这些故事里的别样精彩能点燃读者们的 青春梦想!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费英勤 2018年6月 导语 李炜、聂迎娉主编的《学子强军梦(大学生军旅成长访谈录)》是宁波理工学院思政课“微化”教学改革的系列成果之一,主要是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7名参军入伍学生为对象,通过访谈等形式,记录大学生士兵在两年军旅生活中的心路历程与点点滴滴,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大学生在部队服役以及复员返校后这段青春时光里的个人成长。 后记 记得是2017年4月的一个傍晚,我从挂职单位回 学校,巧遇思想政治理论部主任伍醒老师,两人便聊 起刚刚召开的全国以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情 况,特别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要提升思想政治 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我们畅谈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 ;其间,伍老师提及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微化”教 育教学实践已经有所收获,希望能继续做些尝试与积 累,并正在考虑新一期的话题。来往之间,我们几乎 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退伍返校大学生这个较为特别的 群体,一是考虑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与 “微化”教育教学实践本地化导向做些结合,挖掘寻 访大学生中的典型;二是当时正是学期中期,学生课 业繁忙,要在课余时间到校外寻访难度较大,“就地 取材”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一拍即合,趁热打铁 ,我们对后续的大概安排也一并做了讨论。 这一想法得到学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以及 教务处、团委的认可与支持,各部门均给予了指导和 帮助。从寻访对象的选择到采访提纲的拟定,从团队 成员的招募到采访技巧的练习,从范文的解析研究到 写作的培训辅导,大家都极为用心,百般磨砺。只是 ,其中一些意料之中又意想不到的困难,对进程多少 有些影响。比如,很多受访同学当时已临近毕业,既 要忙于毕业论文,又要奔忙于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 采访时间实难预约;再有就是团队中的同学虽然经过 培训,但是毕竟专业所限,采访与写作能力各异,进 度很难保证一致;还有就是很多受访同学或因离开部 队时间已有几年,或因部队有保密要求等,一些细节 自己也已不尽详知、不便多述,在服役期间的照片也 极为有限。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令人鼓舞的是,整个团队自始 至终都坚守着那份初心与热情,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 在一起,相互支持,相互助力;受访的退伍学生也竭 力配合,纵使已经前往异地求学,或是正在艰辛创业 ,都能有求必应。这期间,伍醒、吴新林、朱美燕、 金慧燕老师在前期的策划与指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个精彩故事形成初稿的过程都倾注了指导老师和 采访写作同学的大量心血;后期,朱笑燕同学又对缺 补素材做了统一的收集与整理,吴新林、聂迎娉、芦 美丽、金慧燕等几位老师还集中精力对文稿做了相对 一致的修改与校对;成稿的图文经同学们编辑后已经 在“淘思想吧”微信平台上逐个推送,起到了很好的 传播效果。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们迎来新时代的春风, 和煦、温暖、有力量!在此背景下,我们将文稿整理 成书,并撰此后记,向携笔从戎的学子们致以崇高的 敬意,向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劳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由 衷的感谢。书中不足之处,也敬请指正。 李炜 2018年6月于甬 精彩页 2012年,仅有17岁的姚杰还未来得及踏人大学校园,就收到了入伍的通知。当得知自己要去参军而不是像一般人那样走进大学时,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军旅生活的好奇,然而还有一丝畏惧,因为人伍就意味着他要开始与高中时完全不同的生活了。可是怎么没来由就被“应征人伍”了呢? 原来姚杰的亲属中也有军人,拥军爱民是姚杰家人的信念。在他大学人学前,家里人就在未征询姚杰的意见的情况下帮他报了名,而他直到要去体检才知道。入伍的消息,像是“当头一棒”,完全打乱了自己已经规划好的未来,他要到截然不同的环境里重新开始。他十分迷茫,在这个本该享受青春的年纪,却因为家里人的决定,便去接受苛刻的军事化生活。纵然军队艰苦,但他已被家人“扫地出门”,只能硬着头皮去当兵。 姚杰说,他原本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高中期间还被别人打趣是“小胖子”。入伍当天,他依依不舍地与家人告别,坐上了开往军营的卡车。因为从小在外读书,他养成了自立、理性的性格。比起其他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他更像个成熟坚忍的大人。因此,尽管在离别时,他舍不得离开家里的温馨,舍不得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亲友,舍不得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但是他心底里倒也没有太多伤感,只是在车里想象迎接自己的将是怎样的军旅生活。 当满载着新兵的卡车缓缓地往军营深处驶入的时候,所有人的思绪都随着卡车慢悠悠的车速飘荡着。大家都好奇新兵营是什么样的,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盼。可是,当新兵们下车看到满目荒山的时候,很多人都被艰苦的环境所震惊。但内心坚忍的姚杰明白:这就是自己要走的路,无路可退,哪怕硬着头皮,也要走完。正是因为他的顽强坚忍,军营的三年成为他青春成长里最精彩的三年。 军营建在一处荒山脚下,山坡上零星地养了几只牛羊。姚杰看了看军营的大门,心中不由感慨:这就是自己军旅生活开始的地方。投身军营后,他渐渐养成了严谨、认真的习惯,无论是在进行科目训练时,还是在日常生活作息中,他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进取。在姚杰心中,军人的形象永远是伟岸坚强的。所以,每当他承受不了过重的训练和精神重压想要放弃的时候,一想到自己是一名军人,而且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他就倔强地咬咬牙坚持下来。或许就是凭着这份执着与坚持,他不仅成了一名合格的军人,还当上了副班长。 入伍后,姚杰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在各项军事科目训练中都表现抢眼。当时,班长非常欣赏他,总是帮助他,指导他,告诫他要诚心诚意地当好一名军人。姚杰明白,既然担任副班长,在以后的生活以及各项训练中就更要起到突出的表率作用。对于新兵班里产生的一些分歧或者问题,他都及时妥善地去化解,带领大家积极迎接每一场挑战,再苦再累都鼓励大家一起坚持下去。姚杰服役的地方远离市区。由于兵种的特殊,军队长期驻守在海防线上,在每日的军事训练中除了听到吹响的号角就只能看到长长的海岸线和一望无际的大海。尽管如此,提及生活了三年的军营,他依然满怀深情。 在新兵营的头三个月,既是对新兵的考验,又是让新兵能尽快适应部队生活。新兵们每天都要按照计划开展训练,从热身到军事体能锻炼,甚至半夜也有负重跑步训练。刚开始,姚杰也难以适应,但每次他都没有退却放弃,哪怕是最后跑到腿麻头昏,只要自己没有倒下,就一定要冲向目的地。随着训练的展开,姚杰的体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渐渐地他觉得这些训练活动已不再是负担了,他开始主动安排自己的训练计划。慢慢地,他从一名刚毕业的高中生成长为本领过硬的军人。 P4-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