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琳琳编写的《亲近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牵手秦汉》是一本专门为少年儿童打造的普及读物,以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秦王灭六国、大泽乡起义、张骞通西域等)为主线,梳理秦汉历史脉络,讲述秦汉历史故事,展现了一幅立体的、有趣的中国秦汉历史画卷。
本书语言生动风趣,插图幽默活泼,并开辟“历史微课”小栏目,帮助小读者们进一步拓展知识,深入了解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历史是前人实践和智慧之书,愿小读者们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真实而丰富的历史,并学会思考历史,增长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牵手秦汉/亲近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牟琳琳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牟琳琳编写的《亲近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牵手秦汉》是一本专门为少年儿童打造的普及读物,以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秦王灭六国、大泽乡起义、张骞通西域等)为主线,梳理秦汉历史脉络,讲述秦汉历史故事,展现了一幅立体的、有趣的中国秦汉历史画卷。 本书语言生动风趣,插图幽默活泼,并开辟“历史微课”小栏目,帮助小读者们进一步拓展知识,深入了解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历史是前人实践和智慧之书,愿小读者们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真实而丰富的历史,并学会思考历史,增长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目录 引言 1 秦王赢政的统一进程 商人政治家吕不韦 韩国“间谍”修造郑国渠 李斯上奏《谏逐客书》 秦王灭六国 2 千古一帝秦始皇 重视制度建设的皇帝 刘项原来不读书 长城连起来了,平民家庭被拆散了 第一个走遍中国的旅行家 世界第八大奇迹 世界上最古老的有闸运河 3 秦传二世,赵高专权 胡亥篡改诏书做皇帝 指鹿为马,赵高专权 4 秦朝灭亡 大泽乡起义 昙花一现的张楚政权 起义还有后来人 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 刘邦入关,约法三章 5 项羽和刘邦,谁是真英雄? 鸿门宴暗藏杀机 萧何月下追韩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以少胜多的彭城之战 项羽四面闻楚歌 6 汉高祖“创业”与吕后专权 消灭异姓王 陈平巧解白登之围 吕后狠毒出了名 萧规曹随,无为而治 7 文景之治 严于律己的汉文帝 缇萦救父 清静无为治国的汉景帝 崇尚黄老之学的窦皇后 晁错削藩,招来杀身之祸 8 盛极一时酌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独揽大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对匈奴发动的第一次战争 东方朔“上天” 汉武帝的“罪己诏” 9 声名远播的西汉名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张骞通西域 苏武牧羊 昭君出塞 10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为“叛徒”李陵辩护 司马迁著《史记》 11 王莽篡位与复古 不要封地的王莽 从“假皇帝”到“真皇帝” 王莽复古改制 绿林、赤眉起义 昆阳大战,虎豹犀象上阵 12 光武中兴 刘秀重建汉朝 马援老当益壮 硬脖子的董宣 13 东汉的对外关系 取经求佛像 班超投笔从戎 14 外威、宦官轮流专权 大将军梁冀连立三帝 党锢之祸 15 奄奄一息的东汉王朝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袁绍献策除宦官 董卓夺权乱洛阳 王允巧计除董卓 16 汉朝聪明的科学家 张衡测报地震 蔡伦发明造纸术 “医圣”张仲景 17 汉朝的思想文化奇葩 汉赋第一大家司马相如 世界上最早的字书 王充著《论衡》,宣扬无神论 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乐府《孔雀东南飞》 小试身手 序言 秦朝(前221—前206)存在的时间很短,只持续了十 五年。秦朝虽然历时短暂,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封建王朝。它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长达两千多 年。 相比之下,汉朝持续的时间长,前后持续了四百多年 ,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由于王莽篡汉,汉 朝被一分为二,前半段叫西汉(前206—25),后半段叫东 汉(25—220)。汉朝吸取了秦朝速亡的教训,加强中央集 权,注重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富 强繁荣的多民族国家。 秦、汉两代都是英雄辈出的朝代。被誉为“统一中国 第一人”的秦始皇、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家吕不韦、西楚霸 王项羽、汉朝的奠基者刘邦、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大科学 家张衡、写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 这些人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让秦汉的历史变得 鲜活而生动。我们赶快去看看这些精彩的故事吧。 导语 牟琳琳编写的《亲近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牵手秦汉》是一本专为小学生打造的历史读物,试图为小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地、较为深入地了解中国秦汉历史的机会。全书以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贯串起秦朝和汉朝历史发展的主脉络,可读性强。插图精美,人物形象好玩有趣,让孩子可以轻松地读历史。 精彩页 韩国“间谍”修造郑国渠 最早在关中(函谷关以西的秦地)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战国末年秦国开凿的郑国渠。 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很激烈。关中是秦国的基地,秦国为了增强经济实力,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迫切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近邻,在七国中尤其弱小。眼看秦国国力蒸蒸日上,对其他诸侯国虎视眈眈,一旦秦国打算消灭其他诸侯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韩国。韩王想来想去,决定采取“疲秦”的办法。他把韩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郑国派到秦国,让郑国劝说秦王,在泾水和洛水之间开凿一条大型的灌溉渠,表面上的理由是可以发展秦国的农业,实际上则是要消耗秦国的物力和人力。 秦王赢政本来就想发展水利,郑国的建议正合他的心意,很快,这条建议就被采纳了。公元前246年,秦王征集大量人力和物力,委派郑国主持兴修水渠。 谁知,当工程进行到一半时,郑国的“间谍”身份暴露了。秦王大发雷霆,要杀郑国。 郑国承认自己是韩国派来的间谍,但他对秦王说:“修这条渠对韩国来说只是延长几年的寿命,对秦国来说却是万代功业。” 秦王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而且秦国的技术比较落后,需要郑国在技术上进行指导,于是,秦王饶了郑国一命,准许他继续主持兴修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水渠终于完工了。 这条水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三百余里,可以灌溉农田四百多万亩,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促进了秦国的农业发展,为秦国完成统一大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秦国人为了纪念郑国的功绩,把这条水渠命名为“郑国渠”。 李斯上奏《谏逐客书》 郑国的“间谍”身份让秦王赢政提高了警惕,他接受大臣们的提议,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只要不是秦国人,通通都得离开秦国。 楚国人李斯是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学生,来到秦国后,被相国吕不韦留下来做了客卿,这次也要被驱逐。他心里很不服气,临走前,向秦王上了一道题为《谏逐客书》的奏章。 李斯在奏章中列举了商鞅、张仪、范雎等人在秦国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其他国家的人才通通赶走,对秦国没有好处,反而会助长敌国的威风。秦王觉得李斯说得有理,连忙命人把李斯找回来,恢复他的官职,并且取消了“逐客令”。 李斯继续留在秦国,为秦王出谋划策。他劝赢政先灭掉韩国,以威慑其他国家。 同时,有一个叫缭的人也受到了重用,因为他被任命为秦国尉,所以后人称他为尉缭。尉缭认为,以秦国的实力,六国中任何一国都无法与之抗衡,但是,如果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后果将难以预料。尉缭建议,先派大批间谍前往六国,用金钱收买权臣,扰乱六国联合抗秦的计划,再逐个消灭它们。秦王采纳了尉缭的策略,对于能收买的诸侯、大臣,就用金银财宝收买;对于收买不了的,就派刺客暗杀。 秦王还特别欣赏一个人,就是韩国王室公子韩非。韩非也是荀子的学生,和李斯是同学。他曾经多次建议韩王变法图强,却没有得到韩王的重视。韩非一肚子学问无法施展,觉得十分苦闷,就闭门写下了《五蠹》《孤愤》《说难》等文章,洋洋十万余言。他主张君主要集中权力,加强法治。秦王看到这些文章,非常赞赏,认为韩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了得到韩非,秦王不惜以攻打韩国相威胁,迫使韩王让韩非来到秦国,为其效力。 韩非来到秦国,亲眼看见秦国的强大,就上书秦王,表示愿意为秦国统一天下出力。李斯听说了这件事,担心韩非会因功受宠,抢走自己的官位,就对秦王说了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一定会帮助韩国,不会效忠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把他放走,也会对我们不利,不如把他杀掉。”秦王听信了李斯的话,下令先把韩非扣押起来,准备审问。 韩非到秦国以后,除了遭李斯忌妒,还得罪了姚贾。姚贾为秦国立过功,深得秦王重用,被任命为上卿。韩非却对秦王说,姚贾出身不高贵,当过大盗,在赵国做官时被赶跑了。韩非认为用这样的人很不应该,使得秦王很扫兴。 韩非被关押后,秦王向姚贾问起韩非,姚贾当然不会为韩非说话。在李斯和姚贾两人的串通下,秦王渐渐对韩非失去了好感。这时,李斯又趁机命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韩非就服毒自杀了。 等到秦王想明白,准备把韩非放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P7-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