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范勃主编的《色彩(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以当代前瞻性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关于色、色彩、色彩语言的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梳理了色彩文化叙事的历史;系统地阐述了在当今全球社会文化语境背景下,色彩的基础理论与色彩文化、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的深度关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色粉画、彩色铅笔画、综合材料绘画、油画等不同种类的色彩画的发展历史、材料工具、绘画技法、方法步骤等;并用大量的图例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静物画、风景画、人物画等不同的色彩画题材的绘画特点、要求、方法、步骤、技法等。本教材理论和实践并举,在突出核心理论问题时,通过对实践案例的深度分析,以新的视角提升理论,是一本学术性、实操性、原创性极强的教材。 作者简介 范勃,198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200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高研班;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实践类在读博士。现任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油画系主任、研究生处处长、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色彩文化的历史叙事(历史篇) 第一章 色彩文化的本质内涵 第一节 色彩文化的概念 第二节 传统色彩文化叙事 一、镶嵌画(马赛克) 二、哥特式教堂彩色玻璃窗 三、文艺复兴 四、巴洛克艺术 五、18—19世纪的英国风景画 六、19世纪美术 七、印象派 八、新印象派(点彩派、分色主义) 第三节 现代色彩文化叙事 一、后印象派 二、野兽派与马蒂斯 三、蒙德里安 四、康定斯基 五、莫兰迪 六、罗斯科 七、安东尼·塔皮埃斯 八、卢西安·弗洛伊德 第二章 东西方色彩体系 第一节 西方色彩体系 第二节 东方色彩体系 一、东方趣味的传统色彩 二、西学东渐的影响 第三节 东西方色彩体系的比对 一、物质的迥异 二、融合与发展 第二篇 色彩的基本理论(理论篇) 第三章 色彩原理 第一节 色彩与光 一、光的反射 二、色彩的形成 第二节 色彩与颜料 一、颜料的物质性 二、颜料的光学性 第三节 色彩的基本属性 一、色相、明度、纯度 二、原色、间色、复色 三、邻近色、补色、对比色 四、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第四节 色调 一、含义 二、类别 三、调和 四、范例分析 第四章 色彩的性格 第一节 视觉、错觉、幻觉 一、视觉、错觉、幻觉的概念 二、视觉、错觉和幻觉的特点 三、视觉、错觉和幻觉的关系 四、视觉、错觉和幻觉与色彩 第二节 情绪表达 一、情绪与视觉 二、情绪与色彩 第三节 象征意味 一、表象和意象 二、联想和象征 第三篇 色彩画写生与创作(实践篇) 第五章 色彩画的研究现状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色彩画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色彩画的题材与内容 一、静物画 二、风景画 三、肖像画 四、历史画 第三节 色彩画的构图原理 一、从构图的角度理解色彩 二、近现代主要绘画流派的色彩构成特点 第四节 色彩画的光色原理 一、光源的原理 二、光与物体的造型表现 三、关于投影 四、各种角度的光 第六章 水性材料写生与创作 第一节 水彩画写生与创作 一、水彩画的定义和特点 二、水彩画的发展史 三、水彩画的技法 四、水彩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五、水彩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六、水彩人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七、水彩画作品赏析 第二节 水粉画写生与创作 一、水粉画的定义和特点 二、水粉画的发展史 三、水粉画的技法 四、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五、水粉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六、水粉人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七、水粉画作品赏析 第三节 丙烯画写生与创作 一、丙烯画的特点 二、丙烯画的发展史 三、丙烯静物画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四、丙烯风景画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五、丙烯人物画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六、丙烯画作品赏析 第七章 干性材料与综合材料创作 第一节 色粉画创作 一、色粉画的发展历史 二、色粉画的特点 三、色粉画的创作 第二节 彩色铅笔画创作 一、彩色铅笔画的特点 二、彩色铅笔画的创作 第三节 综合材料绘画创作 一、综合材料绘画的特点 二、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发展 第八章 油画写生与创作 第一节 油画基础知识 一、油画材料的制作和准备 二、怎样长期保存油画 三、笔触 第二节 油画静物写生 一、油画静物作品赏析 二、油画静物写生的摆放与构图 三、油画静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第三节 油画风景写生 一、油画风景作品赏析 二、油画风景写生的工具与构图 三、油画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第四节 油画人物写生 一、油画人物作品赏析 二、模特的摆放与人物画的构图 三、油画人物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