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一般都比较短小,结构也比较简单,文后还附有一句话点评,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其中大部分都是动物故事,这些动物都是平常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如狐狸、狮子、狼、羊、狗、驴、乌鸦、猪、猫、乌龟、青蛙、兔子、鸡等,因为贴近生活,所以读起来生动有趣。作者往往根据动物的特征赋予它们某种特定的性格,比如狼的凶残、狐狸的狡猾、驴子的蠢笨、狮子的威严、羊的弱小、鹰的矫健等,但这种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小羊在一则故事里是受害的弱小者的形象,可在另一则故事里可能就变成了以弱胜强、敢于斗争、善于思考的典型了,这与后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样的。 《伊索寓言》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深刻的哲理赢得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著作,对其后的欧洲寓言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再成为后世寓言创作的蓝本。 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20-公元前560),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据历史记载,他原是奴隶主雅德蒙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智慧出众,知识渊博而被赐为自由忆。成为自由人后,他四处游历,为人们讲述寓言厜,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被后世誉为“希腊寓言之父”、“西方寓言的开山鼻祖”。 目录 《伊索寓言》导读 鹰和狐狸 鹰、寒鸦和牧人 夜莺和鹞子 野山羊和牧人 狐狸和山羊 对鱼吹箫 狐狸和葡萄 断尾狐 渔夫和鰮鱼 狐狸和荆棘 狐狸和伐木人 公鸡和松鸡 进去容易出来难 翠鸟 道不同,不相为谋 撒谎的人 与雅典娜同在 无需作证 好恶作剧的人 占星师 农夫的遗产 牛和车轴 黄鼠狼和爱神 北风和太阳 农夫和家犬 一根树枝与一捆树枝 寡妇和母鸡 农夫与蛇 两个行路人 两只青蛙 橡树与芦苇 养蜂人和蜜蜂 海豚和猴子 鹿和狮子 鹿与葡萄藤 猫和老鼠 苍蝇与蜂蜜 狐狸和猴子 猴子和骆驼 下金蛋的鸡 赫尔墨斯和雕塑匠 赫尔墨斯和特瑞西阿斯 青蛙啦啦队 妇人和她的两个女儿 小山羊和狼 卖神像的人 披着彩翎的乌鸦 驴、公鸡和狮子 宙斯和乌龟 宙斯和人 赫拉克勒斯和普路托斯 大鸦和狐狸 冠鸟和乌鸦 冠鸟和狗 穴鸟和鸽子 衔肉的狗 狗和狼 狮子和狐狸 狮子和农夫 狮子和熊 狮子、驴和狐狸 狮子和老鼠 狼和小羊 狼和鹭鸶 狼和绵羊 狮子和狐狸 卖卜者 化缘僧和驴皮鼓 老鼠和黄鼠狼 蚂蚁和鸽子 浪子和燕子 病人和医生 蝙蝠、荆棘和潜水鸟 蝙蝠和黄鼠狼 金斧子、银斧子和铁斧子 许愿与欺诈 驴和种园人 驮盐的驴 不肯分担的骡子 驴和蝉 急中生智的驴子 识驴之道 驴和沼泽地里的青蛙 捕鸟人和山鸡 不服气的驴 蛇、黄鼠狼和老鼠 撒谎的人与霍尔科斯 鹰和屎壳郎 信口开河的负债人 猫和母鸡 狐狸和鳄鱼 有鸟夜啼 老人与死神 偷者不藏赃 发现金狮子的胆小鬼 任性的妻子 禁不起考验的演唱家 兔子与青蛙 狮子和公牛 狮子和海豚 迷惑的核桃树 饥饿的大灰狼 驮神像的驴 咬掉母亲耳朵的死刑犯 猴子与渔夫 牧人与大海 “狼来啦” 绵羊的请求 野猪、马和猎人 两只小猴 蝉和狐狸 骆驼、大象和猴子 蛇的贺礼 孔雀与鹤 天鹅之歌 野猪的獠牙 吝啬的人 龟兔赛跑 乌龟和老鹰 鹦鹉和猫 橡树的伤悲 松树与荆棘 蚊子和狮子 狮子的偏方 狗、狐狸和公鸡 狼性难改 酒鬼 狮子、儿子和父亲 假发与尊严 小牛和公牛 鹰与箭翎 摔破神像的人 头尾之争 战士和大鸦 狮子、普罗米修斯和大象 狼和狗 请求派国王的青蛙 冬天和春天 鞋匠改行当医生 小偷和旅店老板 青蛙和牛 青蛙和老鼠 逻辑学家分鸡 口渴的冠鸟 田鼠和家鼠 鹞子学马叫 老马的叹息 小鹿和母鹿 油橄榄树和无花果树 农夫与鹰 农夫和狐狸 河流和大海 铁匠家的狗 小偷的伎俩 库克洛普斯的财富 猎人与骑士 披着羊皮的狼 做客的狗 射手和狮子 黄蜂与蛇 伪善的狼 别怪我,去怪风 富人和鞣皮匠 声情并茂的哭丧女 舵手的忠告 狐狸与仙鹤 《伊索寓言》阅读检测 参考答案
序言 寓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体 裁之一。然而,就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以及后来对世界 的影响而言,古希腊的寓言堪称寓言类文学作品的鼻 祖。 《伊索寓言》相传是希腊寓言家伊索创作,伊索 本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奴隶,但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多 次将自己的主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也因此获得自由 之身。伊索与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及法国的 拉·封丹并称为“世界四大寓言家”。 文字的出现和普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 造就了《伊索寓言》复杂的成书过程。伊索恢复自由 之身后就开始了自己的游历,他每到一个地方就会跟 人讲很多的故事,人们再将听到的故事转述给他人。 因此,早期的寓言故事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 的。直到公元前3~4世纪之交,才有了第一本寓言集 ——《伊索故事集成》,这得益于雅典哲学家德米特 里厄斯,但很可惜,这本书已亡佚。今天,我们看到 的《伊索寓言》英译本,是根据14世纪拜占庭的僧侣 普拉努得斯搜集的一百五十个寓言故事,以及陆续发 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集合而成。此后,不断有学者 进行增删。《伊索寓言》的第一个中译本出现在1625 年(明朝天启五年),叫做《况义》,由当时到中国传 教的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口授,国人张赓执笔合作编述 而成。 正因为寓言曾长期在下层社会口头流传,和社会 的底层人民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下层社会的生活和思 想感情在《伊索寓言》里面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伊 索寓言》中的大部分作品是伊索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产 物,展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古希腊世界。故事涉及社 会生活、生产劳动等各个方面:有的寓言反映了穷人 和奴隶的处境,流露了他们对自由的渴望。例如《化 缘僧和驴皮鼓》揭露了富人的苛刻无情和贪婪自私, 同时也描绘了奴隶无可奈何的悲惨境况;有的寓言体 现了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骆驼》 一文中,通过描写人对骆驼的认识过程,形象地说明 了实践出真知,认识来源于实践的道理;更有大量的 寓言是生活中的经验之谈,例如,《狮子和海豚》的 故事教人以择友之道。 与我国古代寓言相比,《伊索寓言》最大的特点 在于拟人化的写作手法。《伊索寓言》中那些流传较 广的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狐狸和 葡萄》《大鸦和狐狸》等都是动物故事,它运用拟人 的手法,赋予各种各样的动物以人的思想、性格和语 言,让它们在故事中像人一样思考、行动和交谈,在 我们的面前构建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阅读这样一本简短而充满智 慧的故事书籍呢?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当我 们读到有所启发的故事时,可以随手写下自己的感受 。更重要的是,不要被书上现有的道德启示所禁锢, 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问题。希望这本充 满智慧的书籍能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芬 芳之花。
导语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古老的寓言,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故事中常常闪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启迪着人们的智慧,其中不少寓言故事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大部分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少部分以普通人或神为主人公。通过生动的小故事,或揭示早期人类生活状态,或隐喻抽象的道理,或暗示人类的种种秉性和品行,多维的凸显了古希腊民族本真的性格。 精彩页 断尾狐 有一只狐狸不慎碰到了猎人安设的捕兽器,还好,捕兽器只是夹住了它的尾巴。狐狸知道天亮时猎人就会过来检视捕兽器的收获,便不断地挣扎跳跃,希望尾巴可以挣脱捕兽器的夹子。然而挣扎是徒劳的,这种夹子只会越夹越紧。不得已,狐狸忍痛硬生生咬断了自己的尾巴,成为一只“断尾狐”。 断尾狐带着这种屈辱的印记生活,感觉好难受,后来它认为它难过的根源在于,它跟其他狐狸看上去很不一样。狐狸毕竟有狐狸的逻辑——“如果每只狐狸都像我一样,没有尾巴,我也不会被伙伴们视为另类了。”于是,断尾狐举办了一个烧烤大会,遍邀森林里所有的狐狸,名义上是请它们吃烤肉和烤栗子,实际的目的是为了说服所有的狐狸都割掉自己的尾巴,断尾狐现身说法:“啊,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我们的尾巴是累赘(zhui),它非但没有什么用处,看上去也很不雅观。” 这时,有一只聪明的狐狸插嘴说:“朋友,如果我们都斩去了自己的尾巴,不是都跟你一样了吗?如果这样你还会办一个烧烤大会。竭力来劝说我们吗?” 成长启示 有些人提的建议并不是出于善意,而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就像这只狐狸,不堪忍受断尾的屈辱,违心地宣扬断尾的好处。 渔夫和鰮(wen)鱼 有一位渔夫不断往来于整个海岸,他用苇秆(wei gan)钓鱼,而不是用渔网捕鱼,钓上来的鱼都不是很大。有一次他钓上来一条细小的鰮鱼,鰮鱼请求渔夫放了它,它哀求说:“我对你有何益处?我这么小,你能把我卖多少钱?我还没有来得及长大,春天时我妈妈刚刚把我生下,现在你还是放了我,不要白白杀了我,你瞧这周围的海草多么茂盛,这是我的食粮,你要是放了我,我会迅速长大,以后可以用作丰盛的饮宴;我现在只值几个铜板,未来却可能值几枚银币,那时你再来这里,重新把我捉去,不是对你更有利?” 小鱼一面哭泣,一面蹦跳哀求,但它的花言巧语(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显然没有迷惑渔夫,渔夫用尖细的苇条把它穿起来,说道:“谁要是放弃微小却是握在手中的利益,去追求未来不能得到保障的希望,那他才是一个十足的傻瓜。” 事实上,即使这条鰮鱼未来能值几个银币,它难道会赴渔夫的死亡之约吗? 成长启示 还记得《夜莺和鹞子》的故事吗?鹞子和渔夫都是聪明之人,明白只有抓在手中的东西才是最实在的,哪怕这些东西微不足道。追求虚无飘渺的最大利益无异于画饼充饥,倒不如好好把握当下。 狐狸和荆棘 狐狸追逐一只山鸡,蹿上木槿条编织的篱笆,因为篱笆太滑,狐狸险些摔下来,情急之中,它去抓篱笆上的一根荆棘求救。谁知刚一抓,狐狸便嗷地大叫一声跌了下来。仔细一看,狐狸的脚掌已被荆棘划破,上面竞还留有两根断头的尖刺。 狐狸痛得龇牙咧嘴,咬牙把尖刺拔去,然后怪罪荆棘:“啊呀,危急之中我抓紧你,是希望你能救我一把的。” 风吹来,荆棘发出嘎嘎的、刺耳的笑声:“主人把我编织进篱笆里,本来就不为拯救人,而是用来惩戒人的。朋友,你抓住我求救可是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我的天性,就是要扎人的。” 求助时不仔细打量求助的对象,往往反受其害。 知识链接 荆棘:原来是指两种植物——荆和棘。棘与荆在野外常混生,因此就产生“荆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荆棘丛生最易阻塞道路,因此常被借喻作艰险处境或者纷乱局面,成语“披荆斩棘”和“荆天棘地”由此引申而来。 荆古代又名楚,用采做刑仗,鞭打犯人。因此楚又称“荆楚”,受鞭打又叫“受楚”。“受楚”是件痛苦的事,所以“楚”字又引申有“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荆在古代还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后来还演变成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荆室”“拙荆”,或简称为“荆”。 棘是鼠李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它的枝条多荆,民间常用它作围篱。在科举时代,为了防止考场上传递作弊,围墙上也满插棘枝,故考场也称“棘院”或“棘围”。 P1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