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以养正泽后世--王阳明与王氏家风/名人家风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黄漫远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黄漫远著的《蒙以养正泽后世--王阳明与王氏家风》共分七章,从书中内容的叙述中,反映出王阳明形成的王氏家风,这些家风主要有孝悌、忠义、蒙以养正、隐逸无求。王氏家风对当时的王氏族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今天倡导家风建设有积极意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姚江水流圣学绵绵
第一节 追本溯源
第二节 勋贤世家
第三节 秘图山王氏
第二章 风华浊世的翰林清华
第一节 少年才子
第二节 任教祁阳
第三节 忠诚耿直仕宦路
第四节 忠孝两全代代传
第三章 余姚出了个王阳明
第一节 忠孝之性情
第二节 立德 立言 立功
第三节 教导诸弟
第四节 拳拳教子
第五节 赫赫绍兴伯爵府
第四章 不姓王的王家人
第一节 是亲人 数载相依
第二节 是高足 受道传学
第三节 是遗憾 英年早逝
第五章 家风泽姻亲
第一节 姻亲诸氏
第二节 姻亲谢氏
第六章 西风逐晚霞
第一节 身后蒙尘
第二节 平反昭雪
第三节 孙辈后裔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2015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王
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
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并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王
阳明的学术思想。王阳明,这个已远去数百载的名字
,缘何会引起今人如此多的共鸣?
王阳明(1472一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
明,明代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军事家,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
,故又称王新建、王文成。王阳明龙场悟道,“致良
知”奠圣学之始,戎马倥偬,战功卓著,史不绝载,
心学流芳,传诵百年而有余韵,是一位无愧于“立德
、立功、立言”三不朽之称的“圣人”。他这一生,
于君王,是忠臣;于学生,是良师;于百姓,是圣哲
。人们不禁要问,是怎样的家风,熏染出这样一位“
完人”,他的品格情操又带给了王氏后人怎样代代不
移的精神力量?
王阳明出生在人杰地灵、名门聚集的浙东余姚,
其家族亦称余姚王氏、秘图山王氏,上可追溯至东周
时期谦卑恭顺、易“姬”姓为“王”姓的王氏宗祖王
晋(姬宗晋),历经太原王氏、临沂王氏、乌衣王氏
、三槐王氏……由南至北,又由北及南,流衍千年至
王阳明九世祖王季,开始在余姚代代相传。王阳明是
余姚王氏的骄傲,他将践行心学、为国尽忠、宦海浮
沉的一生所铸就的精神品格,融入源远流长的王氏家
风,形成独具特色而又传承既往的余姚王氏家风。几
百年来,王氏族人、王门后学们始终秉持着孝悌、忠
义、谦恭的高洁品德,一代又一代地谱写王氏家族不
朽的传奇。
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
话,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
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
重家教、注重家风……”以王阳明为代表的余姚王氏
家风,正是新时代优秀家风的历史观照,每一个中国
人,都渴望走近王阳明,走近这位旷世圣哲背后那一
片脉脉温情的王氏家风。那么让我们跟随这本书,去
体味和感知照耀指引圣哲王阳明前行的绍泽悠长的绵
绵家风。
导语
黄漫远著的《蒙以养正泽后世--王阳明与王氏家风》为“名人家风丛书”中的一本,重点介绍了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家族历史以及形成了的王氏家风,重点介绍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家风领域的成就及其后人在家风建设领域的重要贡献,对今天的家风建设有一定的助益。
精彩页
一、忠臣的宿命
历史惊人的相似总是让人感叹造化弄人。若论起这一代代王氏豪杰中,与王阳明境遇最为相似的,当属阳明六世祖王纲了。
王纲(1302—1371),字性常,又字德常。要说王纲,不得不提与其命运纠缠在一起的两个好朋友——赵友钦和刘伯温。
赵友钦的来头不小,而且带点神秘色彩,他有着多重身份——宋皇室后裔、科学家、道士。
赵友钦,字子恭,自号缘督,相传是宋太祖第十二世孙,生活在元末明初年间。赵友钦是浙东一带颇为有名的道士,故对人总自称“终南隐士赵缘督”。古代道士都热衷于做些物理、天文“实验”,扮演着古代“科学家”的角色,赵友钦热衷于对天文历法、数学、光学等问题的思考,并提出大胆假设,然后通过做一些实验来验证。赵友钦在龙游鸡鸣山搭了一个观象台和实验室,常年在那里做着各种有趣的实验。比如他提出了用中天观测法以求叵星赤经差的假设,接着他在一个木架上顺南北方向放两根平行的木板,木板中间留一道缝隙,缝隙正对当地子午方向,其宽度只有三四分。另外准备一套特制的漏壶,以作计时之用。在观测时,一人在架下仰视,当一星来到缝隙中时,就发出声响,另一个人守壶,听到声响,即看壶箭刻画数记之。由两次刻画数之差,就可以计算出相应两颗星的赤经差来。这个实验和近代子午观测的原理是一致的。当然,赵应钦被世人认可的身份是道士,而且是个自带仙气的隐居道士,经常云游在浙东一带,有缘与王纲相遇了。
元末某年,兵荒马乱,王纲带着母亲从余姚县城来到了五泄山避乱(今浙江绍兴诸暨附近)。某日晚上,有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来王家投宿,王纲发现这位道士气质不凡,应该是一位得道之士,于是问道:“阁下一定是位得道之士,敢问您的大名?”道士回答道:“我是终南隐士赵缘督。”(终南山,道家的发祥圣地)想来赵应钦的大名在浙东一带是响当当的,王纲赶紧将赵应钦让进屋内,与他深谈了一个晚上。赵友钦见王纲谈吐不俗,便把毕生绝学——占卜之术倾囊相授,末了,还给王纲卜上一卦,“王公您以后定当闻名于世,只可惜不能善终在自己的家乡,如果你随我云游四方,或许可以化解”。
赵应钦之邀确实不错,云游也符合王纲素来淡泊隐逸的性格,而王纲受王门家风影响,是个孝子,想到家中的高堂老母,不免面露难色。赵友钦看王纲如此为难,留下一句“王公俗缘未断,我也就不勉强了”,随后飘然远去。王纲虽然没遁世做道士,不过赵友钦留给他的占卜之书却使王纲的孙子王与准派上了用场,王与准后来靠着这些书自学成才,成为余姚远近闻名的占卜大师。
不知是宿命使然,还是赵友钦的占卜应验了,王纲果然客死异乡,非常惨烈。这段故事,就和王纲的另一位朋友,大名鼎鼎的明代开国元勋——诚意伯刘基有关了。
P24-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3: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