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民法典的编纂和民事裁判都在呼吁民法的科学性。民法的科学性表现为民法遵守和反映规律,以及具有逻辑自洽的体系。其中规律维度包括“自转规律”和“公转规律”:体系维度包括“内在体系”、“外在体系”和它们之间的统一。 匡凯著的《民法科学性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回应》是以“民法科学性”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书中综合运用历史分析、历史社会学与比较分析方法,以条分缕析的论述,首先确定科学性、民法科学性以及民法科学性的两个维度,继而从历史的角度讨论民法科学性的演进历程,最后以中国问题作为回应,具有自成体系的逻辑自洽性,对当下我国构建科学的民法体系、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至实现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学术前沿性。 作者简介 匡凯,1985年生,湖南湘潭人。法学博士、社会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南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学、法社会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一项、湖南省社科重点课题一项,主持和参与其他课题若干项。在Law and Policy、European Journal of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Criminology.《法学家》、《环球法律评论》和《当代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译著两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本书研究对象与思路 第2章 科学性与民法的科学性 2.1 科学性概念的厘定:研究的逻辑起点 2.1.1 科学性的语源 2.1.2 科学性的含义 2.1.3 科学性的表征 2.2 民法的科学性之界定 2.2.1 民法的科学性之含义 2.2.2 民法科学性的表征 2.3 民法的科学性之证成 2.3.1 科学性是民法作为上层建筑本质的要求 2.3.2 科学性是民法作为规则体系的要求 第3章 民法科学性的历史演进 3.1 引说 3.2 科学性的萌芽期:古代民法 3.2.1 古代民法的科学性之表现 3.2.2 古代民法的科学性之论评 3.3 科学性的成长期:中世纪民法 3.3.1 中世纪民法的科学性之表现 3.3.2 中世纪民法的科学性之论评 3.4 科学性的成熟期:近代民法 3.4.1 近代民法的科学性之表现 3.4.2 近代民法的科学性之论评 3.5 科学性的进一步发展期:现代民法 3.5.1 现代民法的科学性之表现 3.5.2 现代民法的科学性之论评 3.6 小结 第4章 中国民法科学性的现实回应 4.1 中国近代民法对科学性的回应 4.2 当前中国民法科学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4.2.1 立法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2.2 司法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3 中国提升民法科学性之途径 4.3.1 民法典编纂的科学性保障 4.3.2 以公正司法保障民法的科学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