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当代著名散文家,“中国哲学散文”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长期隐居终南山下,过着瓦尔登湖般纯净与轻灵的生活,心静如水,沉迷先贤,追求生命、自然、哲学的深邃和广袤,被誉为“终南隐士”。已发表小说、散文六百余篇,出版了《小城文化人》《思想者的彼岸》等十余部著作。其中,多项作品分别获得了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二届孙犁文学奖等,另有百余篇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等举办的文学评奖活动中获奖,数十篇作品入选全国散文随笔年度选本。
其哲学散文优美舒畅,充满智慧,极富洞察力,连续多年被全国各大文学刊物转载,入选全国中考和高考模拟试卷,并受到了陈忠实、贾平凹、林贤治、王蒙等著名作家的盛赞。曾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柳青文学奖。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河流记/绿水青山生态文学书系》,响应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文明思想,是赵丰的一本自然哲理散文集。书中描述的山川、花草、风雨等物象皆与哲学、历史、人文相结合,让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之美,也能体悟到哲理之思。
本书是一部文学性与思想性兼备的作品,不论是自然中一花一叶的妙趣,还是高山大河的宏伟,以及意境哲理的感悟,都在作者笔下自然流淌于文字。山川风物与哲学、历史相互交融,是一部以作者切身体验为基础的自然哲理散文集。
还有山西芮城境内的黄河古渡,晋陕交界的壶口,济南的黄河大桥,内蒙古境内的黄河乌海段,我的足迹都到过。前些年听说作家于坚在青藏高原探索澜沧江的源头,时隔四五年,他拿出了一本沉甸甸的《众神之河》。看过书我明白了,于坚在为一条河撰写精神传记。这打动了我的心思,我的人生梦想之一,就是在有生之年徒步走完黄河,是从源头开始,一直走到它的入海处,为它写一部精神传记,记述它的前世今生。这个梦想,以我有限的人生可能无法实现了,心中总是有无尽的遗憾。
河流是原乡的标记,是一个人生命的根系。时空的转换无法隔绝一个人对故园和母语的记忆与牵系,文学的家园时常被视为作家精神之河的发祥地。河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物,经过作家审美情感的观照和艺术心理的同化,提升为具有生命形态的艺术实体。作家苏童是写小说的,竟也写出了一篇好散文《河流的秘密》,文章里写到他的母亲在很脆很薄的冰层上行走,听见脚下发出危险的碎冰声。她畏缩了,可是退回去更危险,于是她祈求着河水顺利地过了河。苏童以为是天方夜谭,问母亲当时是怎么祈求的,母亲笑着说,能怎么祈求?我求河水,让我过去,让我过去,河水就让我过去了。文章是这样结尾的:“河流的心灵漂浮在水中,无论你编织出什么样的网,也无法打捞河流的心灵,这是关于河流最大的秘密。”
苏童笔下的河流意象,是物象与心象的融合,携带着作家的生命信息和艺术趣味,负载着文化内涵和隐喻意旨,成为叙事与言说的支点。这让我想起荣格说过的一段话:“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它就像心理中的一道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在这条河床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而不是像生前那样在宽阔而清浅的溪流中漫淌。”
说到原乡,我想到了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在异乡,她沿着记忆之流回溯释放着故园之思。长江、嘉陵江是她的原乡,河流的延伸和流动不拘的特性激活了她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力,触动了她的离乡情怀,故乡之河化为她奔波于异域的原动力,她在双重文化背景中的书写大都与河流有关。在《失去的金铃子》中,苓子沿长汀逃难而来,又顺长江而去漂泊,生命成长的印痕铭刻在心底。在她看来,“江水有很多象征意义,因为江水象征流动的历史——像江水一样不停地流,不停地变换。人生也是流动的。这对历史、对人生都有象征的意义,对我自己来讲也有意义,我从长江一直流到爱荷华河,流了这么远,也有流浪的意思,浪也与水有关。”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生命体验,聂华苓把汀水化作与人生历史以及女性意识水乳相融的意象贯穿于作品。她运用东方人睿智的凝视与发现,创造出了河流意象,体现出“被放逐的中国人”独特的心路历程。
P3-5
赵丰著的《河流记/绿水青山生态文学书系》是绿水青山生态文学书系中的一本。
这部作品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多层次的观察:对地理环境如山川河流的观察,对生命如草木鸟虫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现象如白云、风雨、时令的观察。作为一部文学性思想性兼备的作品,无论是自然中一花一叶的妙趣,还是高山仰止的宏伟,以及意境哲理的感悟,都在作者笔下自然流淌于文字。山川风物与哲学历史相互交融,为读者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