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翁茜,200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学士,2005年获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理学硕士,201 4年获瑞典哥德堡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实验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曾在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China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著作章节1篇。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等项目。 目录 第一章 身份认同、惩罚和禀赋分布如何影响团队合作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实验设计 四、行为假设 五、结果 六、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附录A 实验指令 附录B 实验后调查 第二章 实验场次规模及其对身份构建的影响:基于公共物品博弈的证据 一、引言 二、实验设计 三、结果与讨论 四、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附录A 实验指令 附录B 实验后调查 第三章 灵活工作方式能否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参与意愿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实验设计 四、实验结果 五、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由于劳动经济学经验研究通常使用没有人为控制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观测数据,几乎所有劳动经济学的核心研究问题都受到内生性问题的困扰,即是由人力资本积累、自我选择进入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发展有关的个人决策和个人特征同时决定的。此外,劳动力市场行为背后的许多关键变量(如动机、能力和偏好)在标准调查中很难被测量,即使被测量也存在测量误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更好地识别因果关系,实验方法自20世纪20年代被引入劳动经济学研究当中,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劳动经济学主流的实证研究方法。经济学实验是以真人为实验对象,通过给予其激励并控制实验条件比较实验对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行为和决策来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翁茜著的《实验方法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以两个实验室实验和一个自然实地实验为例阐释了实验方法如何在劳动经济学中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