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著的《山乡巨变》是《暴风骤雨》的续篇。
1955年,在湖南省一个僻静的山乡,农业合作化在这里展开。波澜壮阔的变革涤荡着每一个角落,在父子、夫妻之间,乃至每个人的心灵之内,各种矛盾都浮现出来;而不法分子的造谣破坏,又增加了矛盾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农民们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激烈的斗争,使经济基础、社会习俗、家庭生活、爱情观念,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起了很大变化,整个山乡出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册讲述了年轻干部邓秀梅到清溪乡开展工作,她依靠当地干部李月辉、刘雨生、陈大春和群众积极分子,宣传党的政策,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使清溪乡的农业合作化迈出了第一步。
第二册讲述了邓秀梅发动农户入社,包下了陈先晋一家,本分保守的陈先晋在子女和干部的劝说下,终于抵挡住别人的挑唆而人了社。而一心想单干的菊咬金、秋丝瓜则固执己见,想尽办法拒绝人社,秋丝瓜还把牛偷偷牵走。邓秀梅等坚持党的政策,及时劝阻了秋丝瓜的行为。
第三册讲述了清溪乡在邓秀梅、李月辉、刘雨生等干部的带动下,大部分群众都入了社。个别不法分子还在暗中活动,利用少数私心重的人造谣言、搞破坏。但这一切未能挡住建社的步伐,僻静的山乡终于发生了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第四册讲述了清溪乡成立了常青高级农业社后,面貌一新。但传统的私有观念并未彻底根除,单干户菊咬金依然变着法子与农业社较劲,一味地靠一己之力发家。在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中,菊咬金最终败下阵来。
附录包括以下内容:开篇是作者的创作心得,从选题、生活、表现方法等方面回顾了创作《山乡巨变》的来龙去脉及其艺术思考。随之是顾炳鑫、沈鹏、孙美兰、姜维朴、蔡小容等名家的评论文章节选。这些点评文字以平实、流畅的语气,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山乡巨变》的艺术魅力,指出它不愧为新中国连环画史上的典范之作。最后附有残存的《山乡巨变》第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