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朱建军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是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创始人朱建军老师30多年的智慧结晶,诚实地呈现了生命中或深或浅的困扰,涉及个人成长、两性情感、人际关系、生命意义等我们关心的话题。朱老师不但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问题所在,还体贴地开出一剂剂心理良方。
一个人如果精神和心灵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显然不会饿死,但是会活得非常空虚、焦躁、愤怒、失落、紧张、恐惧。我们的心灵需要爱,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盐一样。翻开这部心灵多重滋养之书,让你的心灵被滋养,生命被安顿。
作者简介
朱建军,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咨询与治疗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的创始人,这一本土心理疗法促进了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在实践中的发展。主要著作有:《意象对话案例督导集》《寻找中国历史的心灵密码》《焦虑的中国人》《心灵的年轮》《中国的人心与文化》《释梦》等。
目录
推荐序来,干了这碗大补汤
自序愿:心灵被滋养,生命被安顿
第一章 让真实的自我在安顿中欢愉,或是始终伤感流离?
了便是好——心理疾病的起因,都是“未完成”
为自己活——要有为自己而活的勇气,和看见自己需要的智慧
你知道谁是你的母亲吗——像母亲般关怀滋养我们的人,是心理母亲
你和神不一样——忍耐小小的不完美,完美主义者才能真正活轻松
“别人”就是你自己——想象中的“别人”,都是自己的反衬
魔鬼是化了装的天使——心理障碍,为你提供了发现自己的机会
不敢抛弃的烦恼——勇敢面对真正的问题,才不会被莫名其妙的烦恼缠身
美女的心有什么不同——请把美貌兑现为一颗快乐、善良和自信的心
女人扮嫩——掩藏年龄,是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
重现本来面目——时时面对真实自我,才不会被虚假面具侵占
冷漠是疾病——温暖别人,实质是在温暖自己
忧郁是女人的酒——走出被抑郁包裹的自恋,才能体会世间快乐
我的伤痛在快乐背面——想读懂生命这本书,请先了解并接纳真实自我
美人鱼——用牺牲自我的方式换取别人爱的女孩,都是美人鱼
洋娃娃的故事——把赢得别人喜爱当作生活中心,会成为没生命的“洋娃娃”
第二章 用两性情感上的独立将自己持久滋养,还是在脆弱依附中日渐凋零?
爱情是个不结实的东西——不长久的才叫爱情,请用平常心对待
爱情的三个中心——用“三点式”分析法,可厘清所有爱恨情仇
谁是你的真爱——想遇见真爱,先要内心独立而纯洁
美女为何爱“野兽”——别在痛苦的情爱关系中,找寻童年缺失的爱
灵魂的性爱——有心灵参与的性爱会超越生理快感,达至完美
爱情魔法——恋爱成功的秘诀,是尽量多和意中人接触
走出爱情的误区——为了争胜而“爱”,结局注定会输
热恋勿忘心理检查——用四个问题来检测感情的相容度
表里不一是女孩——用相反的态度来掩饰真情,是恋爱伎俩
神仙眷属·凡人夫妻·地狱冤家——别用神仙眷属标准来要求凡人夫妻,否则会成地狱冤家
情感之争——解决情感烦恼,先要把理念问题转化回情感问题
婚姻与信任——治好嫉妒,才能让信任之树开花
两个孩子的故事——真正的爱情,是把自己和对方都看成是成年人
种子年年这样种——想幸福持久,就要勤快地种养爱情之花
虾米、芝麻和绿豆——配偶“缺点”很正常,接纳不足才久远
“相互掷刀”的游戏——拥有情绪定力,才不会在夫妻吵架中恶语伤人
老婆累人——用妻子需要的方式对她好,才会相处轻松
难得糊涂——面对爱人的感情小波动,不争辩是非曲直是良策
走出爱的牢狱——不再浇灌逝去的爱,才能迎来新生
一边美丽,一边等待——学会独自快乐的女人,更易得到爱的眷顾
网上玫瑰艳无香——网上爱人,其实是你心里爱人的投射
第三章 用充满爱与了解的人际关系使自己安宁从容,或在陌生疏离中疲于奔命?
先学会爱自己——只有喜欢自己的人,才会被别人喜欢
学习感谢——好社交不仅需技巧,更要有真情
“未必如此”和“人难免会”——想处处有朋友,就要会说宽容的话
不劝而劝——理解是最大的劝慰,用“意译法”劝人才见效
好心没好报——先关照别人的自尊,才能使安慰到位
脸家三兄弟——“出丑训练”,是克服社交羞怯的法宝
拒绝的艺术——不会拒绝别人,就没有好社交
了解“身体语言”——“猴子技术”,使你对别人的心思洞察秋毫
我们拥有共同点——培植友情,要善于寻找和创造共同点
朋友不是玻璃做的——用“和解”的态度,去应对友谊中的冲突
床下本来没有鬼——别用虚幻的紧张,来干扰社交中的平常心
最温和的批评——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更容易改变别人的态度
社交训练——用“现实检测法”去消除社交中的主观乱想
周末的“三角心理”——听出别人的话外音,才能让彼此舒服
遇到别人尴尬时——社交的高境界,是在别人出丑时假装没看见
莫名其妙的转折——在谈判中轻易让步,自卑是罪魁祸首
为何“人善被人欺”——不敢愤怒和拒绝,是“老好人”的病根儿
“没事找事”社交术——带着爱去创造机会多接触,才能交到知己
脸皮不磨不厚——用“难堪训练”来使薄脸皮变厚
头脑里的监工——克服自我意识的干扰,才能战胜社交紧张
所向无“敌”之术——赞美,是社交的无敌妙术
做自己的局外人——从局外人角度看问题,就会客观处理人际矛盾
“他心通”秘诀——只有足够深地爱一个人,才能和他心灵相通
玫瑰故事——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身份,才能在交往中恰当示好
第四章 用有担当的人生供养出生命的真正意义,或在不自主中空虚至死?
强者的秘密——强者的力量就在人格中
命运不是母亲——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才会被命运眷顾
痛苦带着的财富——厄运,是你打通心理能量的好渠道
永不言败——不承认有失败,才是成功者的秘诀
等待——要相信“该来的自然会来”,千万别焦躁
快乐咒——
序言
多年前,有次偶然看到一段中学生的话:“每天
,我照常地学习、生活,可总觉得心里好像有点不对
劲,似乎我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什么生活,常常有
一种很空虚的感觉。”
“空虚”必定是缺少了什么。比如我们感到肚子
空,是因为缺少食物;考试前感到心里发虚,是因为
缺少知识。而这个空虚的中学生缺少的是什么呢?显
然,这一代中学生是不缺少食物的,他们学的知识也
不少,他们缺少的是别的东西。当时我想,最理解这
个中学生的应该是那些有钱又有闲的贵妇人,她们有
足够的钱,不必为生活奔波,她们本来以为这样的生
活应该是非常快乐的,但实际情况却是,生活异常空
虚,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简直是痛苦不堪。
但几年后,我发现最空虚的人可能并非贵妇人,
而恰恰是当年那些空虚的学生中的佼佼者,也就是考
上了最好的大学的那些大学生。现实中我得到了非常
明确的印证,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徐凯文副教授
,在北大这个中学生们梦寐以求的大学中发现,可能
有近 40%的学生会有空虚无意义的感受,以至于他已
经有足够的案例可以把这命名为一种心理疾病了:“
空心病”。空心病的诊断一出,一时轰动了我的微信
朋友圈和一些新闻媒体,难道无数中学生日夜苦读,
最后等着他们的就是一款时髦新病吗?这也让大家太
难以接受和理解了。
别人不理解也不奇怪,因为站着说话的人不腰疼
,而没有经历过真正空虚的人也不知道空虚的感受是
多么痛苦—中学生的空虚还算不了什么 —北欧的一
些国家是富裕而又闲适的,在发展中国家的民众眼里
简直像天堂,但是,这样的国家中,自杀率却一向是
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因为他们空虚。这些为空虚而苦
的人,最苦的是连诉苦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别人会说
:“你这样成功和幸运,你还有什么苦的呢?”就好
比被群嘲的“悔创阿里杰克马”,在人们心中,他们
应该是完全不知道苦恼为何物才对。
关于空虚,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
有最简单清晰的解释。他说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低
层次是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比如饮食男女、攒
钱防老,都是低层次的需要;中层次是爱和归属的需
要、尊重的需要;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低层次
的需要必须要先满足,不然人连活下去都不可能,还
谈什么心灵?但是,在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人就
必须要满足中高层次的那些精神的、心灵的需要。如
果这些精神和心灵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人显然不会饿
死,但是会活得非常空虚。
马斯洛说,我们的心灵需要爱,就像我们的身体
需要盐一样。
未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早就预言了
世界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我们看到他的预言正在
渐渐变为现实。在 21世纪,这个变化将成为世界发
展的主流。这就是计算机技术将使这个世界变为信息
化的社会。
在农业社会,人们所生产的主要是粮食。农业社
会主要满足的是人们的生理需要。当然也不是满足所
有生理需要,只不过“吃”是农业社会的中心问题。
在工业社会,人们主要的产品是工业品,是各种
生活中要使用的器物。它满足的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
,更多的是满足人们虚荣心的需要,我们要更好的汽
车和名牌服饰,不仅仅是为方便和保暖,更是为了让
别人羡慕。
而在信息社会,人们生产的将主要是信息。王大
妈(或者李家婆姨、赵大娘)也许会不屑地说:“信
息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服穿啊?”是的,信息不可
能填饱我们的肚子,不可能穿在身上当衣服,但是它
可以提供心灵的营养。
在 21世纪,吃饱穿暖将不是太大的困难,于是
人们开始探寻心灵的需要。
实际上除了爱,我们的心灵还需要许多其他的东
西,需要在痛苦的时候,有倾诉的地方,有一个人能
倾听自己;需要有一个朋友,可以在闲暇的时候无边
无际地漫谈;需要知道新的有趣的东西,让我们的好
奇心得到满足;需要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这些都是心灵所需要的营养,所需要的“盐”。
大地不仅仅生长粮食滋养我们的身体,也生长鲜花滋
养我们的心灵。黄山谷说过,人三日不读书,便觉面
目可憎,语言无味。黄山谷所说的书,显然不是指高
考复习题集,也不是地摊上半裸女郎封面的杂志,而
是滋养、安顿我们心灵的书。
心灵的需要并不是阳春白雪的奢侈品,而是每一
个人的需求。
它是我们感动时的眼泪,是在美的事物面前的惊
讶,是我们喜悦时脸上的阳光,是我们痛苦悲哀时的
安慰,是我们握着朋友的手的温暖……
而心灵最深的需要,可能就是人生的意义感。只
有意义感能带来最持久和深刻的满足。是的,吃饱穿
暖是生存的基础,但是吃饱穿暖了又能怎么样呢?是
的,有人可倾听自己是好的,但是如果我们的人生从
根本上没有意义,我们又有什么可以和别人说下去呢
?是的,手机上的东西也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但
是那又怎么样呢?“杰克马”就算是有几百亿在手,
那又怎么样呢?他自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消
费,几十万一年已经足够。而如果他询问自己的内心
,我做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没有得到一个让
自己无比充实的答案,那么这所有的钱也无非是一个
可能有用的条件而已,而不是生命本身。
那么,什么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有意义呢?
最有意思的心理学原理出现了,那就是:每个人
都需要自己选择或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没有任何人
,能够告诉一个人什么是他的生命意义。这个人能从
中获得意义的事情,对于另一个人也许会毫无感觉
—就好比一个人所贪恋的美味,可能对另一个人来说
不能下咽。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去体验,自己主动选
择而不是盲目听从别人,他就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发现
:啊,这就是我所要的,这就是我想得到的人生。然
后他就感到了心灵被滋养,生命被安顿,而他会明确
无误地知道:有了这样的生命,我没有白活。
为什么有人会得空心病,会空虚,会感到无意义
,不是他们得到的太少,而是他们没有和自己真正的
心在一起。他们追寻着父母告诉他们应该去追寻的东
西,或者追求着社会上多数人所追求的东西,但是当
自己的心灵没有参与选择的时候,心灵会拒绝这些东
西,于是心灵不能从中得到滋养,于是枯竭而空洞化

所以心理学不能告诉你,什么对你是好的,但是
心理学可以告诉你,你应该勇敢地去投入生活,勇敢
地选择,你选择的结果对于你最终才总会是好的。因
为你的心会感觉到哪个更好,而感觉真的得到了生命
,从而感到活得有意义。而对你自己更好,也必定会
对别人更好,因为一个充实的、满足的、幸福的和有
意义感的人,总是选择去爱而不是恨。
去活出自己吧,去发现自己的意义,人生就是一
个最奇妙的发现的历程。也许你能从这本书中发现一
些有意义的东西。
导语
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创始人朱建军经典作品全新修订
李子勋、武志红、曾奇峰、施琪嘉、张久祥、林紫鼓掌推荐
附赠心理自助小手册
92处全新升级点、79篇心理美文、112条心理洞见、12种心理治疗法……
《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是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创始人朱建军老师30多年的智慧结晶。
后记
这本书是再版的。
内心中很感谢出版机构和编辑。
记得一个古老的故事,说有一个人发明了一种“
不皲手的药”,冬天可以让入的手不生冻疮不皲裂。
他把这种药卖给了农村妇女,止那些女人可以在冬天
冰冷的溪水中(适用于南方,北方冬天溪水不能洗衣
服)洗衣服时用,也还能赚一些钱。有个很有商业意
识的人,想花大价钱收购他的这个药方。发明者很奇
怪,你花这么多钱不会赔本吗?但他不知道那个优秀
商人销售渠道不同,他转手就把这药卖给了国王的军
队,军队很多人啊,一下子销量增加了上万倍,价格
也高了——军需品和民用品价格能一样吗?结果这个
商入一下子发了大财。
我说这个段子,不是为了证明商业天才中国古而
有之,也不是为了讲财富之道什么的,我是想说,不
要小看了传播中介的价值。
学习心理学,运用心理学,天天都会有一些小小
的领悟。这些东西对我们的生活是有一些启发作用的
。我也会在茶余饭后,和老婆偶尔聊上几句。这也是
不皲手药的使用,但是范围很小。把它变成书籍印刷
出来,发行出去,那一下子就多了几万人在听我讲这
些,而可能的启发作用也就万倍地增长了。出版的作
用,岂可小觑。
本来一本书出版后,一批人看过了,逐渐也就消
失在书店了,但是因为有编辑的工作,有出版机构的
工作,让这本书又增加了数以万计的销量,让数以万
计乃至十万计的人去读这本书,这本书的价值就又陡
然增加了这么多。这个意义,岂可小觑。
这本书中所讲的内容,当然也不过是一些心理的
小知识小应用而已。但人生在世,其实很多人的不幸
福,也未必是犯了多大的错误,而不过就是在一些小
的心理方面,一时为情绪所遮蔽,为冲动所遮蔽,或
者因无知而犯了一些小错误而已。
精彩页
《红楼梦》一开始,写甄士隐女儿被拐,家被火烧光,投奔岳父,岳父又势利,于是他便得了我们称之为抑郁症的心理疾病。当时还没有心理医生可寻,他只好忍耐。这天他上街,偶遇一跛足道人,听那道人自言自语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那道人笑道:“你如果听到了‘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名叫《好了歌》。”说也奇怪,听了这些怪话,甄土隐的抑郁症竟然不药而愈。
数百年后,生活在遥远的欧洲和美洲的心理学家,在进行心理治疗时,竟然也发现了和跛足道人相同的原则: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格式塔疗法创始人皮尔斯指出:心理疾病的起因都是一种未完成。如果有一个人怨恨他的父亲,却不敢当面指责父亲,这就是未完成。它将会使这种怨恨越积越深,会毒害这个人的心灵,进而还会使他处理不好和与他父亲相似的人,如老师、老板、领导的关系。这种怨恨会像一条饥饿的蛇死死地缠着他,使他不能解脱。如果有一个人爱某人,却埋在心里,这也同样是一种未完成。这段爱也会越积越重,成为心理负担,并且妨碍他以后的爱。如果一个人悲伤却没有痛哭过,他会时时在想着去哭。同样,当一个人渴望金钱而未能富裕时,他的心灵会被金钱缠绕而不得安宁,因为在金钱上,他有件“事”未完成。
完成就是了结、了断,就是“了”。
未完成就是“不了”。不了,人就会时时念之,就会有烦恼,就会有情绪困扰和心理疾病。“了”了,人就可以把这段“事”放下,就可以不被纠缠,就可以轻装上阵而面对现在的生活,了便是好。
每当我们有了一个愿望,就会投入一股心理能量去追求它的实现。如果愿望实现了,这股能量就被消耗了或消散了。但是,如果愿望遭到阻碍,这股能量就会淤积,成为泛滥成灾的根源,也成为破阻而出的动力。遭阻,就是不能“了”。
心理治疗就似疏导河水,让它“了”。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在治疗时就是让患者回忆过去创伤性经历,宣泄淤积的情绪。通过倾诉,将淤积的心理能量得以消耗掉或释放出来。心理学家赖克引导患者通过发怒、哭泣把过去没有表达的愤怒和悲伤尽情表达出来。当人能倾诉、能哭泣了,就会觉得“好多了”,因为至少他对情绪表达了,在情绪表达上“了”了。
格式塔疗法让患者想象空椅上坐着人,如果他怨恨父亲却没有说过,让他想象空椅上坐的是父亲,让他对着“父亲”说话,说出他心中的怨恨。当他说够了,他的心愿就完成了。“了”了,于是他也就放松了。虽然想象不是事实,但是如果想象得栩栩如生,却可以得到真实的效果。与想象中的“父亲”说话,虽然不如和真父亲说话,但也可以让淤积的心理能量从“渠道”中流走。
《红楼梦》中跛足道人是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河水淤积”问题的。他宣称世人所追求的一切事物都是空幻的,无意义的,不值得去追求,从而使心理能量不再向目标放送积聚,如同在上游切断水源,河水自然不会淤积了。
如果我们在街上任意问一个人,问那匆匆忙忙走过的干百人中的一个,看他有没有什么未了的心事,我想肯定会有。那么请告诉他不要把心事埋在心底,不要以为恨可以像尸体一样被埋葬,也不要以为爱可以像金银一样被收藏,所有不了的心事会在心里呼喊,会像种子一样发芽生长,越长越大,了结它才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心愿有可能实现,就实现它。如果不能实现,就想象它,向别人倾诉,让自己痛哭。把种种心情发泄在日记上,这也是“了”。当一切心结都已了结后,就可以以儿童一样纯洁的心面对这个世界了,就可以忘掉过去,让困扰纠缠你的情绪如过眼云烟。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9:28